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專訪國土資源部部長:正視地球家園不能承受之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1年04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正視地球家園不能承受之重
——專訪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王立彬)在4月22日第42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工業文明鼎盛、地球資源過度消耗的現實,人類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守護人類自己的地球家園。

    上天、入地、下海,夢想實現與地球過度消耗

    “同地球的古老歷史相比,人類出現后的歲月是短暫的,然而卻占據了自然大舞臺的中心位置。”徐紹史說,在數千年發展文明史中,人類最大化地利用地球資源,卻常常忽略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特別是近百年來,工業化快速發展,人類涉足的疆域迅速擴張,上天、入地、下海夢想實現同時,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遭受破壞。

    “油荒、電荒、氣荒、糧荒,世界經濟發展陷入資源匱乏的窘境;海洋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破壞了人類引以為榮的發展成果;極端氣候事件不斷發生,地質災害高發頻發,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地球人面對的共同命題。”

    徐紹史說,我國正處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巨大資源需求,同時資源供給的剛性制約也不斷加劇。我國地域遼闊,資源總量大、種類全,但人均占有量少,稟賦總體不高。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積和淡水資源分別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礦產資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別是煤67%、石油6%、鐵礦石50%、銅25%。礦產資源品位低、貧礦多,難選冶礦多;土地資源中難利用地多、宜農地少,宜居面積僅占國土面積20%;水土資源空間匹配性差,資源富集區多與生態脆弱區重疊。“特殊的國情,對我國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

    完善調控機制,以資源杠桿撬動發展方式轉變

    “經濟發展方式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資源利用方式,粗放的發展方式往往導致資源大量消耗和粗放利用;資源利用方式反過來也深刻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徐紹史表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任務,迫切要求加快資源利用方式轉變。

    徐紹史說,“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要完善國土資源宏觀調控機制,加強土地政策與財政、貨幣、產業等相關政策的協調配合,進一步發揮土地宏觀調控作用。加強礦業權設置管理,優化礦產資源開發結構布局,完善礦產資源參與宏觀調控政策。抓緊編制實施國土規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海陸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徐紹史說,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要求嚴格保護耕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嚴格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從嚴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要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進基本農田質量建設。要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征地制度改革。

    尊重市場,力爭新發現500處以上大中型礦產地

    徐紹史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力爭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500處以上,新形成10處以上大型能源資源基地。而其中的關鍵,是要靠市場化機制,不斷提高市場化配置程度,提高資源保障能力。

    徐紹史說,“十二五”期間,要深化基礎地質調查評價,實施地質礦產保障工程,加大對石油、天然氣等大宗緊缺資源和重要成礦區帶的勘查投入力度,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后備基地。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系,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扎實推進地質找礦新機制和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盡快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同時著眼全球,積極拓展我國資源安全供應渠道。

    徐紹史強調,要不斷提高市場化配置程度,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控制總量、增加流量、盤活存量,形成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倒逼機制,嚴格控制城市用地擴張。抓緊研究制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管理辦法。推進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完善房地產用地有償使用方式。與此同時,要完善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要素市場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強化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要嚴格水資源保護,實施地下水監測工程,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

    每年地熱減排2.1億噸,從采掘資源邁向修復地球

    2010年,我國遭受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地質災害,而冬春連旱使西南地區石漠化以水土流失問題更顯突出。呵護地球,必須使國土資源和地質工作從傳統的“地球采掘術”,加快向“地球修復術”進化。

    徐紹史說,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要求我們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力度,實施地質災害防治重大工程。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加大防災知識宣傳普及力度,提高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繼續開展地質災害易發區詳細調查,嚴格易發區工程建設和城鎮規劃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和信息發布系統建設。

    “要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我們還要充分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我國地熱資源豐富,20年來我國地熱直接利用的能量始終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目前通過應用地源熱泵每年減少近40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要大幅度提高地熱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力爭‘十二五’期間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1億噸。”徐紹史說。

 
 
 相關鏈接
·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主持召開第11次部長辦公會
· 徐紹史:改革創新善治善為 管好用好國土資源
·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10日到海南測繪局視察工作
· 徐紹史:強化土地開發管理 促進國際旅游島建設
· 徐紹史強調:礦產資源開發要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
· 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總結大會在京召開 徐紹史出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