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社述評: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必將開得更加絢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09年03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述評:格桑花必將開得更加絢爛
--寫在第一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到來之際

    3月27日,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新華社拉薩3月27日電(記者 李斌 薛文獻 趙超)格桑花,是藏族人民心中最美麗的花,也是雪域高原的象征——

    第一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到來之際,西藏,中國版圖上這片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次牽動世人的視線。

    “緊緊抓住發展和穩定兩件大事,確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和西藏社會穩定,確保各族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建設團結、民主、富強、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征途上邁出新步伐”--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時鄭重表示。

    這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對雪域高原的深情囑托,為今后西藏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喜迎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日子里,從海內到海外,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群眾,億萬華夏兒女表達著一個共同的心愿--祝愿生活在西藏這片廣袤神奇土地上的287萬姐妹兄弟,生活越過越好,日子像格桑花一樣絢爛美麗!

    讓格桑花開得更加絢爛美麗--以民主改革為起點,在建設團結、民主、富強、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征途上,各族兒女奮勇前進……

    3月25日,藏族小伙們圍著剛剛搭起的帳篷跳起舞蹈。當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丹東鄉的藏族群眾搭起剛剛領到的免費新帳篷。據了解,四川省2009年實施“帳篷新生活行動”,向全省10萬藏族牧民無償提供新帳篷,并配給現代化生活設施,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煮起香醇的酥油茶,跳起熱情的鍋莊舞,牦牛與拖拉機犁開沉睡的土地……

    3月15日,藏歷正月二十,西藏農區春播的日子。藍天白云下,一場盛大的春播儀式正在拉薩堆龍德慶縣馬鄉設興村展開。村民每人手中端起一小勺糌粑撒向田地。“將糌粑撒入土地,代表著藏族人對豐收的期望。”村主任洛桑丹巴說。

    土地期待收獲,春天孕育希望--

    這一切,都緣于50年前的那個春天: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改組后的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地方政府職權。

    “這標志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一個新時代的興起,由此拉開了一場舉世矚目、波瀾壯闊的社會大變革,西藏百萬農奴從此翻身得解放。”北京北四環外,一棟藏式風格的建筑內,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王小彬博士說。

    從廢除封建農奴制到實行土地改革,從廢除政教合一制度到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短短幾年間,一場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消滅了在西藏延續數個世紀的封建農奴制度,迅速蕩滌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泥濁水。百萬農奴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都獲得了解放,西藏社會的面貌煥然一新,西藏邁入了發展的新紀元。

    人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

    在舊西藏,全部耕地、牧場、森林、山川、河流、河灘以及大部分牲畜,都由占人口5%左右的官家、貴族、寺廟上層僧侶三大領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農奴超過舊西藏人口的90%,不占有土地,沒有人身自由,“能帶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腳印。”

    是轟轟烈烈展開的民主改革,使百萬農奴翻身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格桑花迎來了春天--

    “貴族的太陽落下去了,我們的太陽升上來了!”1959年,當舊的地契、債約被扔進火堆時,“民主改革第一村”西藏山南地區乃東縣克松村的443位翻身農奴分到了土地,圍著火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50年過去,克松村變成了今天的克松居委會。克松人依靠科技種植大蒜,人均年收入達到近5000元,房子越來越大,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波瀾壯闊的西藏民主改革,使百萬農奴第一次昂首挺胸站了起來,真正成為這片雪域高原的主人--

    正如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公布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書所說,“這不僅是中國人權發展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篇章,而且在國際禁奴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疑是人類走向文明進步的歷程中彪炳千秋的一個偉大壯舉。”

    “民主改革50年來西藏的發展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半個世紀的發展,比過去政教合一體制下幾百年的發展還要快。”60歲的西藏社科院研究員格桑益西曾是農奴,憶往昔,不禁感慨萬千,“沒有民主改革就沒有新西藏,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50年風雨兼程,50年滄桑巨變。50年來,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態迸發出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熱情,推動西藏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社會制度實現歷史性跨越,西藏人民當家作主權利有了制度保障。

    --經濟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社會面貌日新月異。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存和發展狀況得到極大改善。

    --傳統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弘揚,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現代教育和新聞文化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

    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奴役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

    “回顧1959年廢除西藏封建農奴制、實行民主改革這段歷史,審視西藏5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們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云說。

    1959年3月28日,49歲的阿沛·阿旺晉美被國務院任命為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第一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到來之際,這位親身經歷了新舊兩個西藏的世紀老人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西藏人民才能真正當家作主;只有生活在祖國的大家庭當中,西藏才會發展進步,人民才會幸福安康。”

    讓格桑花開得更加絢爛美麗--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必須緊緊抓住“兩件大事”,實現“三個確保”,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道路

    西藏山南地區乃東縣的一名農民開著農用拖拉機從克松村口經過(3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標準化的廚房,成套的真皮沙發,巨大的液晶電視……

    這是一個典型的藏式院落,樓房雕梁畫棟,上下兩層,足有500平方米。院落的主人是43歲的農奴后代、堆龍德慶縣羊達鄉村民阿努。

    民主改革前,阿努父母“每天吃不飽穿不暖,日子苦得很”。現在,他種起了大棚蔬菜,建起了苗圃基地,住上了別墅,開上了汽車……

    兩代人的生活,折射出50年來西藏的跨越式發展和西藏社會的巨大變遷。

    “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把西藏的事情辦得更好。”3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時發表講話。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特定歷史時刻的這一講話,再一次向世人鄭重宣示:

    --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

    --把西藏的事情辦得更好,讓格桑花開得更加絢爛美麗,中國人民有這個決心,也有這個信心!

    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引起強烈反響。3月11日和3月18日,西藏自治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自治區黨委會分別召開會議,學習講話精神。大家一致認為,自1993年以來的連續17年間,胡錦濤總書記每年都來到西藏代表團和西藏的人大代表們一起參加審議,共商國是,這充分體現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西藏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西藏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更高的要求,為西藏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使西藏工作的思路更明,方向更清,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西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動力之源、信心之源,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并且貫徹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中。

    從自治區到市縣鄉鎮,西藏各級干部在學習后一致認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持中央關于新時期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堅定不移抓發展,旗幟鮮明反分裂,盡心竭力保民生,進一步做好西藏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確保西藏穩定,加快西藏發展,以更加扎實有效的工作,讓黨中央放心,讓全國人民滿意。

    讓格桑花開得更加絢爛美麗,一幅清晰的西藏經濟發展“路線圖”已在人們眼前呈現:

    --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多搞一些能夠直接改善群眾特別是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解決一些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使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要把思想上的弦繃得緊而又緊、把各項工作做得實而又實,同時謀長久之策、行固本之舉,筑牢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固長城,推進西藏從基本穩定走向長治久安。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認真落實中央關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此舉意味深長。”王小彬博士分析說,“面對繁重的任務,我們要狠抓落實、落實、再落實,把各項工作做得實而又實,細而又細,切實解決突出問題,真正見到實效。”

    一個目標,兩件大事,三個確保——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新一輪的發展正在雪域高原上孕育。

    37歲的央金是西藏米林縣扎繞鄉多卡村村民,以往,央金一家主要從事青稞、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的種植,一年的收入還不到1000元。2008年,政府幫助多卡村的36戶村民建起溫室大棚,并提供優良種子種植葡萄、蘋果、桃子等水果,啟動了優質水果產業帶工程,農民只需要付出勞力就可獲得收益。

    近年來,西藏大力發展高原綠色農牧業、礦產、旅游、藏醫藥和民族手工業等高原特色產業,培植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十個民生項目、十個經濟項目和十個戰略性項目……不久前,日喀則確定了具有代表性的30個項目,總投資達16億多元。

    從日喀則到昌都,從藏北那曲到“江南”林芝,謀發展、促穩定,強基固本,一場科學發展的浪潮正在席卷整個高原……

    發展是解決西藏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翻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僅從新聞標題就可以看到從自治區到市縣各級政府所作出的努力:“西藏確定185億擴內需政策突出民生為重點”“西藏自治區投入1個億提高公路搶險保通能力”“拉薩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明年全部完成”……

    一個目標,兩件大事,三個確保--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正在成為西藏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和諧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制定的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使反分裂斗爭由被動應急轉向主動治理,保持了社會局勢的基本穩定,使西藏經濟連續18年實現快速發展,為西藏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基本保障。

    發展是穩定的基礎,是解決西藏一切問題的根本。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使西藏各族人民徹底認清了達賴集團的丑惡圖謀,深刻感受到了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性。

    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這是西藏各族人民從民主改革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歷中得出的一條寶貴經驗。任何干擾破壞活動只能暫時減緩西藏發展的速度,但無法撼動西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無法改變西藏人民跟著中國共產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正如西藏自治區乃東縣澤當鎮居民邊巴次仁所說:“民主改革使我們成了自由、文明的公民,過上了好日子;跟著共產黨走,西藏才有美好明天。誰想破壞我們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破壞民族團結,誰就是與人民為敵,是注定要失敗的!”

    “長期以來的社會穩定,使大家能夠一門心思搞生產、忙致富。如今村里的房子大了,車子多了,人們的錢包也鼓了,這樣的日子誰不喜歡?”

    昌都縣藍尼巴村村委會副主任洛尼的話,代表了西藏人民的切身感受,表達了西藏人民渴望穩定的愿望和維護穩定的決心。

    一個目標,兩件大事,三個確保--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向民生傾斜,各項確保各族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措施陸續出臺。

    珞巴族是主要分布在西藏山南、林芝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目前僅有2900多人。在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才召村,前幾年已建成了現代化的民族新村,道路平坦,房屋整齊。一座民族風格的二層小樓里,建有村文化室,里面圖書、雜志、電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南伊珞巴民族鄉副鄉長林勇說,過去珞巴族是生活在高山上的,扶貧搬遷到山下后,珞巴族群眾的生活漸漸好起來,去年才召村村民的人均收入達到5700多元。生活好了以后,他們開始追求文化生活的滿足,村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

    才召村的變遷,是西藏農牧民生活日益改善的最好見證--

    數字雖然枯燥,卻最有說服力。民主改革50年來,西藏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生活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25年前,西藏在全國率先免除了農業稅,近年來又率先實現城鄉義務教育、農牧民免費醫療制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農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西藏有20萬戶、百萬農牧民住進了安全適用的新房,102萬農牧民的飲水困難和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2008年,西藏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76元,是1994年的3.8倍,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來自西藏自治區發改委的消息,西藏今后將圍繞“水、電、路、訊、醫、教、文”七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力度。2009年解決25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力爭完成5萬戶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到2010年,基本解決飲水安全問題,使20萬戶農牧民用上沼氣能源,基本實現鄉鄉通郵、通光纜,村村通電話。

    “自治區歷來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將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群眾,財政資金重點突出保障民生,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正得到有效解決。”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說。

    讓格桑花開得更加絢爛美麗--動員各級領導干部發揚光大“老西藏精神”,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把西藏的事情辦得更好

    3月25日,在西藏拉薩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院之一的哲蚌寺,數十名僧人代表舉行學習《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書座談會。新華社記者 龔兵 攝

    自從2月24日拉開帷幕以來,民族文化宮內,一場名為“西藏民主改革50年”的展覽,吸引了10多萬觀眾前來觀看。

    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記載著坎坷的歷史,閃耀著精神的光芒,將人們帶回那段十分難忘的歲月……

    精神的光芒,精神的力量--

    3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西藏代表團審議時,要求西藏各族干部發揚光大“老西藏精神”,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把西藏的事情辦得更好。

    西藏各級干部在學習過程中一致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胡錦濤總書記要求發揚光大“老西藏精神”,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必須高度重視,加以落實。

    西藏和平解放后,為支援西藏的革命和建設事業,許多內地干部跋山涉水來到西藏工作。在特殊的自然環境中,面對尖銳復雜的斗爭形勢,一代又一代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在開發、建設和保衛祖國這塊神圣領土的斗爭中,用青春、生命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的本質是艱苦奮斗、服務人民--

    從農奴居住的牛棚馬圈到城市矗立起的座座高樓,從帳篷里的酥油燈火到現代城市里的霓虹燈光,從騾馬行走的荒山古道到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

    一部社會主義新西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老西藏精神”的傳承史。踐行“老西藏精神”,既是前輩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期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動力。

    如今,面對新的形勢,胡錦濤總書記再次提出發揚光大“老西藏精神”,意味深遠,令人警醒。

    西藏的發展關系到全國的發展,西藏的穩定關系到全國的穩定--民主改革50年后的今天,面對西藏繁重的發展任務,面對復雜的斗爭形勢,更需要弘揚“老西藏精神”,將中央關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來自廣東省的第三批援藏干部、時任林芝地委副書記的邱志勇為了開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旅游業,2001年,他帶著專家和投資商,冒著危險,徒步三天三夜進入大峽谷,忍受著蚊子、螞蟥的叮咬,睡覺要打地鋪,最終爭取到了投資。

    在西藏各地,與援藏干部有關的感人故事一直在群眾中流傳。十多年來,廣大援藏干部發揚了“老西藏精神”,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精神狀態。他們遠離故鄉和親人,把真情和汗水灑向了西藏,把智慧和力量獻給了西藏各族人民,與西藏干部群眾同心同德,艱苦創業,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和感情。

    從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到現在,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08年底,已有3747名援藏干部進藏工作,奏響了西藏各民族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強音。

    西藏的發展關系到全國的發展,西藏的穩定關系到全國的穩定--民主改革50年后的今天,面對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更需要弘揚“老西藏精神”,團結帶領各族群眾迎難而上,共創美好的明天。

    2008年是西藏自治區發展史上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拉薩“3·14”事件、地震暴雪災害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等重大挑戰與考驗,西藏自治區沉著應對,攻堅克難,團結拼搏,突出抓維護穩定,著力抓恢復生產,始終抓改善民生,在艱難曲折中實現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全區依然保持了發展的良好勢頭,保持了社會局勢的基本穩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更大的改善。

    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說:“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來自中央的關心和各民族人民的支持以及西藏人民艱苦奮斗打下的堅實基礎,在今后的發展征程上,我們充滿信心。”

    “我們要像傳遞奧運圣火一樣,把‘老西藏精神’和維護民族團結、軍民魚水深情的優良傳統代代傳承下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經常這樣勉勵自己。

    進藏32年,李素芝主刀外科手術13000多例,先后獲得科技成果獎30多項,開展新技術134項,其中17項創世界醫學奇跡、32項屬國內首創、34項填補高原醫學空白,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20項,還跑遍了西藏邊防連隊和哨所,行程逾百萬公里,為軍民巡診21萬余人次。

    西藏已經有了歷史性的跨越式發展,但與全國發展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2007年,西藏人均生產總值在全國排名第27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7%。特別是一些地處偏遠的農牧區,群眾的生活還比較貧困。加上西藏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經濟發育程度偏低,都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朱曉明研究員坦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根本任務決不能動搖,而要抓住這個“中心”,自然離不開艱苦奮斗、吃苦耐勞、團結奉獻,離不開繼續發揚“老西藏精神”。各級干部要深入群眾,聽民聲,解民憂,和普通群眾打成一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大昭寺前廣場上,矗立著建于公元823年的“唐蕃會盟碑”。

    西藏人民會堂前廣場上,中央政府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區贈送的“民族團結寶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時光飛度,一越千年。從“唐蕃會盟碑”到“民族團結寶鼎”,人們在歷史中見證了團結對于西藏的特殊意義。

    蒼松經霜綠,寒梅歷雪紅。經過民主改革50年的風雨洗禮,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實踐,今天的西藏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在這個新起點上謀劃未來,開辟西藏人民的美好新生活,需要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堅持中央確定的新時期西藏工作指導思想,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使西藏實現從小開放到大開放、從溫飽有余到繁榮富裕、從基本穩定到長治久安的偉大跨越。

    山南地區乃東縣結巴鄉結巴村是西藏第一個“朗生(家奴)互助組”所在地,被譽為“百萬翻身農奴的榜樣”。

    3月23日,一場盛大的篝火晚會在這里舉行,人們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到來。熊熊的火焰,點燃了人們心中的熱情,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無限向往……

    青草、小河、田園……高原上,樹葉漸漸綠了,春天正翩翩而來。

    春風吹過,美麗的格桑花將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綻放……

黨中央關懷下西藏人民命運變遷:農奴到國家主人

    上世紀50年代初,西藏仍然維持著黑暗、落后、慘無人性的封建農奴制。占人口95%以上的百萬農奴和奴隸,只是農奴主“會移動的財產”,動輒遭受剜目、割耳、斷手、剁腳、剝皮等駭人聽聞的酷刑。如今,從舊西藏沉重枷鎖下解放出來的他們及其后代,永遠擺脫了剝削和壓迫,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民主改革以來50年過去了,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已經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日新月異的新西藏。翻身的農奴和西藏各族群眾一道,過上了自由、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詳細閱讀

 
 
 相關鏈接
· 記者在西藏扎什倫布寺喇嘛“學習班”的見聞
· 紀念西藏百萬農奴解放50年座談會舉行
· 民主改革50年 西藏發生偉大變革
· 國家投入巨資保護西藏民族文化遺產
· 西藏:“流動法庭”到牧區
· 黨中央關懷下西藏人民命運變遷|達賴的欺世之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