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5月10日電(記者滕軍偉)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山東省政府近日出臺《關于促進海洋產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擬建立6大海洋科技產業試驗示范區,培育10至15個海洋高技術產業集群,推動創建20至30個高科技含量的名牌海洋產品。
針對目前海洋產業中存在的海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海洋新興產業規模較小,產業增加值占產業總量的比重較小;技術含量低、低水平重復建設、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業項目較多;人才結構、產學研合作體系尚待進一步發展等問題,山東省提出完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以青島為龍頭,以環渤海的濰坊、東營、濱州為西北翼,以黃海沿岸的煙臺、威海、日照為東南翼的山東半島海洋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布局。到2011年,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居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建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
山東省將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長山列島海洋科技綜合開發區、榮成灣海洋水產技術密集區、濰北鹵水化工技術產業區、膠州灣海水利用示范區、日照海域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示范區等6大海洋科技產業開發示范區。重點發展現代海水養殖及精深加工、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精細化工、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材料、海洋儀器裝備制造等9大海洋產業,培育10至15個海洋高技術產業集群。
目前,山東省已形成集海洋漁業、海洋鹽業和鹽化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開采業、濱海旅游及海洋科教等服務于一體的門類較為齊全的海洋產業體系。其中,海洋漁業、鹽業和鹽化工業、海洋港口運輸業、海洋科研教育等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海洋經濟總量多年來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