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送一江清水到北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09年08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為送一江清水到北京
――來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的報告

    新華社湖北丹江口8月20日電(記者田建軍、魏夢佳)這是一項跨世紀的宏偉工程。從論證規劃到設計施工,它歷時半個世紀,貫穿豫、冀、京、津4省市,創造了世界水利工程建設史上的奇跡。

    這是一次拯救人類水危機的環保行動。為緩解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危機,讓北方群眾喝上“放心水”,在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上游丹江口庫區,正掀起一場防污治污生態保衛戰。

    這是一曲庫區移民無私奉獻的精神贊歌。為支持國家建設,繼上世紀五十年代起的一期移民之后,丹江口庫區人民舍小家顧大家,再一次背井離鄉,奏響了一曲華彩樂章。

    南水北調 世紀夢圓

    我國是一個貧水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黃淮海流域人均水資源僅為全國人均的1/5,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人口密集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長期深受水危機困擾。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決策層與水利工作者一直在編織著一個江河相濟、南北調配的水網夢,并于1952年首次提出南水北調的偉大設想,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由此上馬建設。1992年,南水北調被列入我國跨世紀骨干工程,到2002年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距當年首次提出南水北調設想已過去半個世紀。經過50余年的反復規劃、設計、論證,我國南水北調之夢終于起航。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工程建成后,三條調水線路將與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4大江河相互聯系,構成“四橫三縱”的中國大水網布局,總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相當于一條黃河的水量,將全面緩解京、冀、魯、豫等10多個省份的水危機,惠及全國3億人口。

    負責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建設、管理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張小廳介紹,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工程由丹江口大壩加高、水庫移民和陶岔樞紐三大項目組成。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是中線標志性工程,2005年開工建設,計劃通過加高大壩抬高水位,增加庫容,使水庫蓄水,具備向北方供水條件。

    與其他兩線不同,中線工程主要通過丹江口水庫引水,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4省市供水,重點解決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問題。

    恢弘的丹江口大壩承載著中華兒女“同飲一江水”的夢想,凝聚著無數大壩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工以來,為確保工程進度,早日實現向北方地區供水目標,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咨詢西北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等6家單位先后投入到大壩加高工程的設計、監理、施工中,建設高峰期參建人員達3000多人。

    葛洲壩集團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項目部副經理朱云飛介紹說,在施工最緊張繁忙的時候,該公司1200多名工人在大壩上日夜搶工,四五個壩段同時開倉,30臺運輸車輛上下穿梭,月澆筑混凝土5.3萬立方米,創下丹江口大壩混凝土澆筑單月最高記錄。

    目前,整個大壩需加高的54個混凝土壩段已有53個加高至176.6米設計高程。左岸土石壩填筑高程已達170米以上。整個大壩預計今年底將全部加高至設計高程。

    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要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于2013年完成主體工程,2014年汛后通水。屆時,總長3442米的丹江口大壩將“長高”近15米,正常蓄水位從157米提高至170米,相應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一期工程年均可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調水95億立方米。

    至此,作為世界最大的生態調水工程,集防洪、發電、航運功能于一身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將首次發揮調水功能,后期調水規模可達年均130億立方米,堪稱世界水利工程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

    扼守“北中國生命之井”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建成后,丹江口水庫總庫容將增至290億立方米,成為北中國最大的一口“水井”。為扼守“北中國生命之井”,丹江口庫區打響了一場拯救中國北方水危機的生態保衛戰。

    位于中線水源地的湖北十堰市曾是全國有名的黃姜產區,黃姜種植和加工成為當地支柱產業,200萬農民因此受益,但傳統的黃姜加工對庫區造成的水污染十分嚴重。

    為此,十堰從大局出發,強制性關閉不具備治污能力的小黃姜加工廠,對年生產能力在50噸至100噸且治污資金投入在150萬元以下的企業采取“關、停、并、轉”。2007年底,全市未能實現達標排放的60多家黃姜加工企業被全部關閉。

    位于庫區腹地的丹江口市,也將發展目標由原來定位的“工業旅游城市”改為“生態旅游城市”,嚴格實施《丹江口庫區以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確保庫區水質長期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要求,并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

    近年來,該市大力調整工農業結構,加強水污染防治,先后關停100多家對漢江水污染嚴重的小冶金、小造紙、小制革、小化工等企業,并先后投入水污染治理資金2000多萬元。

    同時,積極封山育林,還林造林,營造生態紀念林基地,提高森林覆蓋率,并大力發展柑橘、茶葉、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和無公害農業,構筑水源地生態屏障。目前,全市累計建設戶用沼氣池1.2萬戶,省柴灶保有量達8.6萬戶,每年保護40萬畝森林免遭涂炭。

    如今,丹江口庫區水土流失現象已得到有效控制,水源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在被譽為“亞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庫放眼遠眺,碧波蕩漾,茫無涯際。當地水務部門評價結果顯示,丹江口水庫庫區7個斷面水質均穩定達到Ⅱ類水標準,水質狀況優良,完全符合南水北調的調水標準。

    唱響水都奉獻之歌

    8月20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啟動移民搬遷。這一天,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均縣鎮3個村的333名移民正式搬入了荊門市和棗陽市的新家,成為南水北調中線湖北庫區的首批外遷移民。

    半個世紀以來,為了實現南水北調的夢想,鄂、豫兩省約38萬移民肩挑背扛,或就地后靠,或舉家外遷,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作出了巨大犧牲;今天,為了讓甘甜的漢水滋潤北方干渴的大地,他們又扶老攜幼,背井離鄉,遠離家鄉和親人,再次默默為國家重點建設獻出自己的家園。

    丹江口庫區移民是南水北調中線三大工程項目之一。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水庫水位抬升,庫區淹沒涉及河南、湖北5個縣、市、區,淹沒和影響土地約300平方公里。庫區約33萬人需動遷安置,其中湖北省18萬人,河南省15萬人。

    2008年11月,河南、湖北兩省分別啟動庫區共2.3萬人的移民搬遷安置試點工作,其中湖北省安排搬遷安置農村移民1.2萬人,涉及丹江口市和鄖縣的4個鄉鎮,計劃2009年9月底完成。

    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封溝村3組46歲的村民王典國告訴記者,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他家就隨著庫水的不斷上漲連續搬了好幾次。看著面前將被淹掉的20多畝綠油油的莊稼,他雖然心里有些不舍,卻沒有一點怨言:“我們在這住了大半輩子,不能讓娃們也住在這大山里。這兒路不好走,看病、上學都太遠,交通不方便。為了兒孫后代走路不爬坡,我們愿意搬出去。”

    在丹江口庫區,不少移民是在丹江口大壩建設初期就搬遷過的老移民。習家店鎮龍口村一組組長何大根說,他們組就是典型的移民村,全組村民中后靠移民占了七成。除了上一輩子的老移民,現在的年輕人和孩子們又趕上試點搬遷成了新移民。有的村民甚至一家4代人都是移民。

    為做好移民搬遷試點工作,在丹江口庫區,至今活躍著一批在移民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移民干部。今年4月起,丹江口市從市直各部門和各鄉鎮共抽調1008名干部,組成移民工作隊,深入農戶開展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來自市直56個部門的162名移民干部還實行駐組包點責任制,駐在移民點協助村組干部開展移民搬遷工作。

    52歲的均縣鎮懷家溝村書記程時華身患癌癥,仍堅持在打針之余,挨家挨戶地去為村民做工作。在他的帶動下,全村此次移民外遷戶主全部順利簽訂了建房合同。然而,就在庫區移民搬遷前夕,程時華卻永遠地倒在了移民工作的崗位上,最終沒能兌現他向移民作出的“帶頭搬遷”的承諾。

    “我們村是小家,國家是大家。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我們都有責任支持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盡一份力。”程時華生前的一番話,表達了庫區廣大移民的共同心聲。

    “首都水都心連心,一江清水送北京”,在有著“中國水都”美譽的丹江口庫區,水都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唱響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水都奉獻之歌!

 
 
 相關鏈接
· 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首批333名湖北移民外遷啟動
· 南水北調辦:加強監管 進一步加大節約工作力度
· 南北調配東西互濟——南水北調工程造福沿線群眾
· 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入住啟動儀式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