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讓教育贏在"未來"--湖南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2年11月05日 10時20分   來源:湖南日報

    從信息社會特征來考量,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上升到與道路交通、水電管線同等重要的地位。對于泱泱湖南基礎教育而言,800萬學生,49萬教師,22000所學校,創建教育信息化環境,尤其是網絡環境,是深化湖南省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之舉和重要突破口。

    數年來,省教育廳以“農遠工程”、“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建設為抓手,力促完成全省中小學校全面實現“校校通”,76%的中小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計算機數量達到59.98萬臺,生機比達13:1,多媒體教室座位數達100.45萬個,為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創造了基礎條件。

    新時期,湖南基礎教育立足實際,著眼未來,以新思路、新舉措、新成績續寫著信息化建設新的宏偉篇章。

    強基礎 構建共建共享大環境

    “我們注重由課堂向課外、由學校向家庭、由教學向管理延伸,追求更大范圍的網絡互聯互通,全面帶動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式的變革,力求實現更廣泛意義、更高層次的數字化教育。”說起基礎教育信息化,省電教館館長、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主任陳德平如數家常:全省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全部接入互聯網,各市州及縣市區全部建立了教育網站,基本實現了教育業務管理、電子政務、信息發布等網上運行,形成了區域互通、校校互聯、資源共享的基礎教育管理信息化格局。

    隨著湖南基礎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的逐步普及與不斷完善,全省中小學校及廣大教師對教育教學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長,省教育廳堅持“平臺上移,服務下行”的發展思路,積極組織實施教育資源云建設計劃,為各中小學建立一個資源共建共享、交互式學習網絡平臺——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

    網站采用省、市、縣、校四級平臺架構,實現全省基礎教育教學資源的互聯互通,為全省中小學教師免費提供教育教學資源,是全省中小學教師使用、發布、評價、交流教育教學資源的平臺,也是全省各級教育部門掌握教師應用資源、開發資源情況的網絡化管理平臺。

    在推進資源建設上,省電教館、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多頭并舉、多方發力。不僅實行政府采購,更注重自主開發和對已有資源的整理,還組織專家對開發的教學資源驗收入庫,并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資源開發與教師成長的互利雙贏。據了解,僅此前舉辦的湖南省第一屆優質教育資源征集活動,征集資源67萬條,遴選優質教育資源5萬條。目前,網站注冊教師49萬,資源總量137萬余條,日均訪問量20萬PV,日均上傳量2800余條,日均下載量6萬余條,基本覆蓋基礎教育各學段、各學科。

    “我代表全省中小學老師感謝你們打造了一個覆蓋全省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公共服務平臺,這是實施基礎教育資源建設的新策略,為新課改提供了強大的智力資源支持。”去年11月,省教育廳廳長王柯敏在對省基礎教育資源網建設與應用曾如此贊譽。

    事實上,該網已成為湖南省基礎教育領域功能最強大、資源最豐富、訪問量最大、互動最活躍的網絡資源平臺,且通過一年多的運行實踐,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從而奠定了在湖南省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地位。

    重應用 增強信息化支撐能力

    應用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省電教館、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堅持以應用為導向,不斷鞏固完善硬件環境、促進隊伍建設、推動資源建設、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把課題研究、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師生教育技術及教學競賽活動作為重要抓手,在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上走出了一條新路。

    早在“十一五”時期,湖南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以教學應用為重點,覆蓋了中小學各個學科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各個層面。僅省電教館組織開展的《區域教育信息化策略研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質量與效益研究》和《中小學學科課程信息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三個課題的研究工作,全省就有560余所中小學校、5000余位教育技術專家、教育技術專業人員和中小學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始終堅持從湖南省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入手,探索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和規律,促進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

    為促進廣大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水平與信息素養的整體提高,省教育廳在第一輪全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考試工作后,適應信息時代對中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要求,突出教師教育的新重點,于2011年5月全面啟動了湖南省“十二五”期間最大規模的教師繼續教育項目——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

    陳德平表示,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重在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實現了與之前信息技術培訓的有效銜接,實現了培訓目標及任務由基本技能與信息素養向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的過渡與轉變,以適應教育教學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

    以賽事來推動應用是湖南省的強項,其中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是一項旨在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激發學生科技興趣、提升學生科技素養的全國性賽事,湖南省將此作為推動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校的推廣與應用的重要載體和常規性賽事來抓,教育廳多次被評為最佳組織獎。2011年,全省就有近9000所中小學校、近200萬名中小學生直接參與活動,制作各類電腦作品近100000多件,參加全國競賽湖南省中小學生代表榮獲4個全國一等獎、21個全國二等獎、17個全國三等獎。

    推試點 以點帶面區域推進

    在地區之間經濟水平、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省域范圍內實施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整體推進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此,湖南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采取以點帶面、區域推進的發展策略,實施分區域、分層次、分階段推進,逐步提升全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

    實驗校建設是世紀之交湖南省“以點帶面”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突破口。實驗校在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教學資源開發、新課程教材建設、信息技術教育、師資培訓、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在當地推進教育信息化中發揮著示范、引領與輻射作用,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中小學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實踐和研究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的逐步普及和深入發展,實現了區域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在點上的突破。

    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推廣和應用,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整體水平,湖南省在實施實驗校建設的基礎上,從2008年開始,啟動了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縣市區建設,制定了《湖南省教育技術實驗縣市區評估細則》。目前,全省已開展了3輪實驗縣市區的申報評審工作,先后有隆回縣、芙蓉區等11個區縣通過檢查評審,成為湖南省推進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示范區,有力地推進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推進基礎教育信息化是一項耗資巨大的系統工程,建立經費保障是區域推進信息化的重要條件。在實驗校與實驗縣創建過程中,各縣市區立足區域實際,積極探索與建立了各具特色、值得推廣的信息化區域推進經費保障機制。國家級貧困縣桂東縣創建實驗縣時,堅持“政府唱主角,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創出“政府撥一點、教育籌一點、社會捐一點、企業墊一點”四輪驅動的籌資新路子。

    對于未來和關系“未來”的基礎教育信息化,陳德平表示,湖南要積極拓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思路,朝著強基礎、建資源、重應用的道路上大膽探索,以教育信息技術普及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讓湖南教育真正贏在“未來”。 

 
 
 相關鏈接
· 安徽省基礎教育三項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臺
· 黑龍江省基礎教育英語教材將于2012年秋啟用
· 教育部與四川蒲江建立"農村基礎教育改革試驗區"
· 上海教育投入將達700億元 基礎教育占"絕對主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