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建筑業高質量大發展 強基礎惠民生創新路

2022-09-19 23:57 來源: 統計局網站
【字體: 打印

建筑業高質量大發展 強基礎惠民生創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我國建筑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結構和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吸納就業作用顯著,支柱產業地位不斷鞏固,對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正由“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持續邁進。

一、建筑業保持平穩增長,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更加穩固

(一)生產規模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筑業積極應對國內外市場風險挑戰,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實現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始終保持在7%左右,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持續穩固。2021年,全國建筑業企業總產值29.3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14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長8.8%;實現建筑業增加值8.0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2013—2021年年均增長5.9%。

隨著建設規模的持續擴大,建筑業市場主體蓬勃發展。2021年末,全國各種類型建筑業企業達到226萬家,其中有施工活動的具有建筑業企業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以下簡稱建筑業企業)12.9萬家,比2012年末增加5.3萬家,2013—2021年企業個數年均增長6.1%,實現了行業規模的跨越式發展。

(二)行業結構不斷優化

建筑業在做大做強的同時,行業結構也不斷優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筑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特、一級建筑企業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2021年,我國特、一級建筑業企業數量達到1.6萬家,較2012年增長84.3%,占全部建筑業企業個數比重為12.1%,比2012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建筑業產值比重達到68.0%,比2012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龍頭企業對建筑業全行業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分行業看,土木工程建筑業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快速發展。2021年,全國土木工程建筑業產值8.4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41倍,其中海洋工程建筑業、鐵路道路隧道和橋梁工程建筑業、架線和管道工程建筑業實現了翻番,分別比2012年增長4.09倍、1.59倍、1.21倍,為我國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力量。2021年,房屋建筑業產值17.9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06倍;建筑安裝業產值1.5萬億元,增長90.1%;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產值1.4萬億元,增長99.6%。

(三)區域布局持續改善

各大區域板塊均衡性持續改善。2021年,東中西部地區建筑業產值均比2012年翻番,其中,東部地區增長1.03倍,中部地區增長1.67倍,西部地區增長1.60倍;東北地區建筑業總產值有所萎縮,比2012年減少36.0%。中、西部地區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國比重分別為24.7%和21.6%,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4.9和3.9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后發優勢明顯,地區間發展更趨均衡。

(四)吸納就業作用顯著

建筑業的平穩發展不斷為社會提供新增就業崗位。2021年,全社會建筑業企業用工人數達8180萬人,在國民經濟行業門類中位居第二,僅低于制造業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其中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6194萬人,比2012年增長33.8%,2013—2021年年均增長3.3%。建筑業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執業資格人員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末,全國建筑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達到682萬人,比2012年末增加75萬人;全國注冊一級建造師超過74萬人,增加30多萬人。同時,建筑業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家統計局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29251萬人,其中建筑業農民工年末從業人員占比為19.0%。

二、經濟效益穩中有進,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筑業經濟效益不斷優化、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持續發力,“走出去”戰略扎實推進,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一)經濟效益平穩增長

建筑業企業勞動生產率明顯提升,經濟效益不斷優化。2021年末,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達到47.3萬元/人,比2012年提高17.7萬元/人,提高59.6%;按建筑業增加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達到12.9萬元/人,比2012年提高5.0萬元/人,提高62.3%。生產效率提高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盈利水平,建筑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均較快增長。2021年,全國建筑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0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07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長8.4%;利潤總額8554億元,比2012年增長79.1%,2013—2021年年均增長6.7%。

(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建筑業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奮力做優做強,綜合實力得到穩步提升。一是企業家底更加殷實。2021年末,全國建筑業企業資產總計達到31.0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77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長12.0%。二是建筑業行業的市場容量達到歷史新高。2021年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達65.7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6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長11.5%。三是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工程與建筑行業有10家中國企業上榜,比2012年增加4家。

(三)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持續發力

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建筑業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水電、水利、機械等建筑行業布局逐漸完備;建造流程逐漸向上游勘探設計和下游工程監理拓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信、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不斷提升。一批重大建筑技術實現了突破,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工程項目接踵落成,部分領域施工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如標志著中國工程“速度”的高鐵工程,標志著中國工程“跨度”的以港珠澳大橋為代表的中國橋梁工程,代表著中國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廈,以及代表著中國工程“難度”的自主研發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等。高速、高寒、高原、重載鐵路施工和特大橋隧建造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離岸深水港建設關鍵技術、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術、長河段航道系統治理以及大型機場工程等建設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我國綠色建筑快速發展,建筑節能改造有序推進。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建成綠色建筑面積超66億平方米,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超過238億平方米,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例超過63%;全國城鎮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為減少碳排放,逐步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四)“走出去”勢頭強勁

我國建筑業堅持統一開放的發展原則,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引領,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從“一帶一路”建設看,我國已同1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經過多年合作開發建設,已基本形成“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互聯互通架構。從國際營業額看,據《工程新聞紀錄》(ENR)發布的國際承包商250強榜單,2021年度有78家中國企業上榜,我國上榜企業數量和國際業務總額均居全球首位,國際業務總額占250家上榜企業的四分之一強。我國建筑業企業積極拓展海外業務,深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大項目的規劃和建設,陸續建成了中緬油氣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橋、蒙內鐵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羅奇馬湄公河大橋、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項目,“中國建造”品牌在國際上穩扎穩打、逐步生根。

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建設成就惠及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筑業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建設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城鄉居民出行、通訊、教育、醫療條件和居住環境。

(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我國建筑業持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民生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2021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1萬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5.3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4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三分之二以上;公路里程528.1萬公里,增加104.3萬公里;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48個,增加68個。截至2020年,全國城市供水管道長度100.7萬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41.5萬公里;天然氣供氣管道85.1萬公里,增加50.8萬公里;排水管道80.3萬公里,增加36.4萬公里;污水處理廠2618座,增加948座,處理能力提高64.2%。信息基礎設施快速普及,2021年全國光纜線路長度5488.1萬公里,比2012年增長2.71倍;移動電話基站達996萬個,其中5G基站142.5萬個,5G網絡已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全民共享發展成果,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

(二)居民住房更加宜居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筑業住房建設能力明顯提升,人均居住面積持續增加。2021年,全國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57.5億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59.7%,2013—2021年年均增長5.3%。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2012年的32.9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的41.0平方米。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穩步實施,城市更新有序推進。2015—2021年,全國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3100多萬套,安置約6000萬居民。2019—2021年,全國累計開工改造了城鎮老舊小區11.5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000萬戶。城市更新改造在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同時,也優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鎮綜合承載能力,讓更多人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三)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深入推進

建筑業通過改善鄉村居住水平、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推動實現城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自2016年起,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600多萬戶,2020年已提前全面完成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農村基礎設施覆蓋更廣,截至2020年建成村鎮供水管道259.0萬公里,比2012年增加72.1萬公里。加強鄉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截至2020年,全國鄉鎮排水管道長度22.2萬公里,比2012年增加7.5萬公里。同時,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新進展,行政村通光纖、通4G比例超過99%,村村通寬帶全面實現,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也提升至57.6%。

(四)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健全

我國教育、文化、醫療等社會領域工程建設大力推進,促進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加快普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國建成普通高等學校2756所,2013—2021年年均增加30多所;普通高中1.5萬所,年均增加100多所;學前教育29.5萬所,年均增長1.1萬所。醫療衛生機構103.1萬個,年均增加0.8萬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數量分別達3215個和5772個,分別比2012年增加139個和2703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建筑業持續發展,成長壯大,建設成就斐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國建筑業將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向著“建造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穆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