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德昂族(崩龍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06年04月17日 10時49分   來源:國家民委網站

    概況   

    德昂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德昂族共有17935人(2000年),比較集中的分布在保山地區的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市、瑞麗市、盈江縣、隴川縣、梁河縣,臨滄地區的永德縣、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其中潞西市的三臺山德昂族鄉和臨滄市鎮康縣的軍弄鄉是德昂族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

    德昂族是一個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圍非常廣,雖然德昂族只有1萬多人,卻分布在云南省3個地州9個縣市。除潞西市的三臺山和鎮康縣的軍賽兩地外,其他德昂族與景頗、漢、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數村寨間雜在壩區傣族村落之間。德昂族是一個跨境民族,緬甸有一定數量的德昂族。

    德昂族由于居住分散,自稱他稱很多。居住在德宏地區的德昂族自稱“德昂”,鎮康、耿馬的德昂族則自稱“尼昂”或“納昂”,此外,還有“崩龍”、“昂”、“冷”、“梁”、“布雷”、“納安諾買”等稱呼。根據德昂族婦女的裙子上所織線條的不同色調特征,當地漢族人民分別稱他們為“紅崩龍”、“花崩龍”、“黑崩龍”等。新中國成立后進行民族識別,沿用了“崩龍”這個名稱。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1985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崩龍族”正式改名為“德昂族”。

    云南西部的高黎貢山和怒山山脈的廣大山區,是德昂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區。氣候屬亞熱帶,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礦藏豐富,森林茂密,自然條件優厚。這里所產的龍竹,干粗梢長,直徑一般在四、五寸以上,尤以鎮康地區所產龍竹最負盛名,大者如柱,直徑盈尺,二千年來即為著名特產,史書稱之為“濮竹”。它既是建筑材料,又是家庭用具和生產工具的制作原料,肥嫩的竹筍還可食用。

    德昂族很早就在自己的土地上開田墾地,栽種水稻、旱稻、玉米、蕎子、薯類以及核桃、黃麻等作物。新中國成立后還種植橡膠、紫膠、桐果、棉花、咖啡等。德昂族人民尤善種茶。住宅周圍,是菜地也是果園,除各種蔬菜外,還有香蕉、黃果、芒果、菠蘿蜜、番木瓜、梨及石榴等;四季都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德昂族的語言屬于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分為“布雷”、“汝買”、“若進”三種方言。德昂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長期與傣、漢、景頗等民族相處,許多人通傣語、漢語和景頗語。

    歷史沿革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與“哀牢”有密切的關系。清代以前,有關記載把云南境內南亞語系的德昂、布朗、佤等民族統稱為“濮人”、“蒲”或“蒲蠻”。“濮人”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居住在怒江兩岸,早于阿昌、景頗等族進入這一地區,是開發保山、德宏一帶較早的民族。隋唐時稱為“茫蠻”、“撲子蠻”、“望苴子蠻”,他們先后臣服于漢、晉王朝及南詔、大理國,德昂族先民還在宋朝后期建立起自己的區域統治,即“金齒國”。元以后成為傣族土司的屬民。“濮人”漢代屬永昌郡(今云南保山市),唐宋至元明時期,德昂族先民“茫施蠻”活動于瀾滄江兩岸。元代在今潞西地區設“茫施路軍民總管府”,封阿利(傳說是德昂族的頭人)為土官。元代中期,“白夷”(傣族先民)迅速強盛起來,德昂族被迫逐漸向山區遷移。明代,中央政府封傣族刀姓為茫施(今芒市)長官司長官,傣族土司又封德昂族頭人為“老”,以代表土司管轄德昂族人民,于是德昂族先民成了傣族土司的屬民。

    從14世紀中期開始,新興的茫施傣族土司逐漸控制了今德宏州潞西、盈江一帶的德昂族地區。到了清嘉慶年間,傣族土司采取極端蠻橫的手段強占了德昂人的許多田地。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塔崗瓦振臂一呼,德昂人應者云集,組成了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武裝。他們提出了“官家不公平,殺死官家解不平”的口號,聲稱“不把土司殺得七零八落決不收兵”。不久,塔崗瓦就指揮起義軍攻破了茫施土司衙門。土司放過法狼狽不堪地逃往永昌府向清軍求援。起義軍乘勝追擊,一舉擊潰了負隅頑抗的土司武裝。緊接著,他們又挫敗了梁河傣族土司和西山景頗山官武裝的多次進攻,從而牢牢控制住了茫施壩區。但塔崗瓦和德昂族人民一直對清朝地方政權抱有幻想,他們希望清朝官吏能出面主持公道,嚴懲傣族土司。這種心理為傣族土司的反撲提供了機會。時間不長,各地傣族土司武裝、景頗山官武裝和漢族地主武裝就聯手向起義軍發動了猛烈的圍攻。塔崗瓦帶領起義軍將士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由于力量懸殊太大,起義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半年多后,這一場正義的民族起義烈火最終被撲滅。這次斗爭雖然失敗了,但是這次斗爭極大地削弱了茫施土司的統治,在反抗封建統治者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近代以來,德昂族與景頗族等各族人民,曾共同抗擊英帝國主義對我云南西部地區領土的侵略。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從緬甸侵入我國德宏地區,當時淪陷區的德昂族人民參加了漢、傣等各族人民組織的一支二千余人的游擊隊,用銅炮槍、長刀及弩弓,同日本侵略軍進行了多次斗爭。抗戰勝利后,德昂族人民為反抗國民黨軍隊的鎮壓,各村組織了自衛隊,經常伏擊敵人,迫使他們不敢任意進村。新中國成立前夕,德昂族人民積極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圍殲向云南西部逃竄的國民黨軍隊,迎來了德昂族地區的解放。

    風俗習慣

    德昂族在長達兩千多年的發展變遷中,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表現了本民族特有的審美觀及其對美的追求。德昂族男子多穿藍 、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德昂族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 。

    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個、甚至數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其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里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后來天神將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男人們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編成圈將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現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時的篾圈發展而來的。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象征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標志。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說明她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并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伙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制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蔑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飾品中,五彩斑斕的絨球也頗具特點。男子包頭巾的兩端、胸前,婦女衣服的下擺、項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墜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裝飾有彩色的絨球。

    德昂族婦女與許多南方少數民族婦女一樣喜著筒裙,但不同的是她們的筒裙為彩條水波橫紋長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顯得新穎大方,鮮艷奪目。不同支系的婦女筒裙的紋飾有明顯的差異。自稱“梁”支系的婦女筒裙上,橫織紅、綠、黃、黑等顏色的寬線條紋飾;自稱“別列”支系的婦女的筒裙上,橫織大紅線條紋飾;自稱“汝買”支系的婦女筒裙,則以黑線做底色,夾雜有紅、白色細線條紋飾。因此,當地人們根據德昂族婦女筒裙上的線條紋飾顏色特征,分別稱之為“花德昂”、“紅德昂”和“黑德昂”。

    德昂族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做擺、燒白柴等。

    潑水節(當地人稱“澆花水”)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時間在每年清明節后的第七天。節日一共有三天。儀式開始這天,德昂群眾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背上從井里打來的清水,帶上自己準備好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鮮花,匯集到本寨的佛寺(奘房)去過節。儀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老主持,并致祝詞。致罷祝詞,男青年們敲響了象腳鼓,跳起了象腳鼓舞。女青年合著鼓聲,跳起了“堆沙舞”。其他人手捧竹水筒,舉過頂,依次往雕龍畫經的水槽里倒水,為象征佛祖化身的佛像沖浴,意即緬懷先輩的恩德,預祝來年風調雨順。其間,人們還提著空竹筒,爭先恐后地去接從佛像上淌下來的水,或喝進肚,或洗臉洗手,以示避開病魔,來年吉祥。潑水首儀過后,人們開始將所帶食物置于供盤上,供于佛像前,齊聲朗誦祭詞,然后讓參加潑水節的人們品嘗。以上儀式過后,人們便以象腳鼓隊為前導,排成長隊,翻山越嶺,來到井邊、泉邊、河邊取水,以取水來歡度自己的節日。其間,每取一次水,都要舉行取水儀式和供物儀式。還要舉行傳煙和對歌的儀式。取水的程序有一定的規矩。第一天只能分別在寨邊的井里取水,第二天到山箐里的泉水邊取,第三天再到河邊取水,先近后遠。意即要靠自己的雙手開發水源,不要等待大自然的恩賜。潑水有著嚴格的規定,第一天只能先向佛像澆水,再為佛爺、和尚洗手,不能澆到身上。群眾之間更不能相互潑水。第二天一早,男女青年或小孩,提著竹水筒,分別到長老們的家中,為他們洗手、洗臉,意即感謝他們所作的奉獻,預祝他們健康長壽。從第三天開始才以花束著水灑在對方身上的方式,相互澆水,而澆水的主要對象又是新婚夫婦,意即祝賀他們和睦相處,永遠幸福。澆水時,新婚夫婦不得隨意拒絕或反抗,否則,將會被人們視為不懂規矩的人。

    關門節,德昂語稱“進洼”。每年傣歷九月十五日(農歷六月中旬)始,為期3個月。關門節是農業生產最忙的時候,它要求青年男女們自我約束,集中精力,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即關起愛情、婚姻之門,節日期間不準談情說愛,不準男娶女嫁,也不準僧侶們到村寨中留宿,他們要凈居佛寺,專心念經,提高德性。關門節中的前3天,眾人到佛寺賧佛,不下地勞動,青年男女們則集中在一起唱“別桿柴”(德昂族民歌),跳舞。3天過后,每7天眾人都要用花、香、燭等小供一次佛,第八天要到佛寺去祭佛,聽佛爺誦經,祈禱佛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

    開門節,德昂語稱“出洼”,是在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農歷九月)舉行,為關門節最后一天,節期3天。開門節即啟開愛情婚姻之門。這時,農忙已經結束。頭天,德昂村寨舉行宗教儀式,慶祝糧食豐收。次日未婚少女都要到佛寺燒香敬佛,感謝佛爺開禁愛情婚姻之門。最后一日早晨,青年男女們要聽佛爺講經布道,而后當地群眾進行趕擺(集市)和賧佛。

    做擺,也就是做大貢,又稱“趕擺”,一般在農歷二、三月份農閑時間里擇日舉行。做擺是以村寨為單位。在做擺前,村寨里要事先準備好糧食、經費和黃牛、肉等用品,以便為遠近其他寨子趕來參加者提供食宿。頭一天為迎佛,次日拜佛后,眾人聽佛爺講經。最后一日,客人離開,寨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據說做擺可以使本村寨群眾清潔平安,免遭災禍,并能驅鬼邪。

    燒白柴,德昂語稱“孔通”,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十四日晚舉行。所謂白柴就是一種無皮、表層為白色的樹木。節日之前,德昂村寨派人上山砍白柴,按“井”字形狀架在村寨附近。節日當天晚上,吃完晚飯,眾人到佛寺將佛像“請”到白柴堆旁,點燃白柴堆,村寨中的人們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寺院中的僧侶當夜也要參加燒白柴,為大家誦經祈禱,愿佛保佑德昂人吉祥如意;眾人待到柴堆燒盡,才將佛像抬回寺院,各自散去。次日,由佛寺里的佛爺將炭灰置于土罐中,供于神壇,以示給佛祖取暖。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飲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婦女幾乎一日不可無茶,而且好飲濃茶。他們喝茶時,常常將一大把茶葉放入一個小茶罐里加水少許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時,再將茶水倒在小茶盅里飲用。由于這種茶非常濃厚,所以一般人喝了極易興奮,夜晚會徹夜難眠。而德昂人因經常飲用,卻喝上了癮,只要一日不喝,便會手腳酸軟,四肢無力。相反,如果在勞累之時煮一罐濃茶,喝上幾口,便立刻心高氣爽,精神倍增。

    茶不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飲品,在他們的社會生活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幾乎時時、事事都離不開茶。德昂人講究“茶到意到”,賓客臨門,必先煨茶相待;走親訪友和托媒求婚時,必以茶為見面禮;若有喜事需邀請親朋光臨,一小包扎有紅十字線的茶葉便成了“請柬”;如兩人產生矛盾時,有過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對方的諒解。可見,茶的作用是其他錢物無法替代的。

    由于茶葉的這種特殊地位和作用,致使茶葉的消費量很大,因此德昂族人民家家戶戶都習慣在房前屋后、村頭寨邊栽上一些茶樹。德昂人好飲濃茶,善于種茶,因而被周圍的民族稱為“古老的茶農”。

    在住室方面,德昂族以竹樓著稱。長期以來,竹樓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鎮康地區是由若干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屋中間有寬敞的走道,兩邊為各家庭的住室,間壁而居,各有火塘。這樣的竹樓較大,有的占地400多平方米,現在,這種大竹樓已為各家各戶的小竹樓所代替。

    德昂族的竹樓多依山而建,坐西向東。主要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形式,具有對稱、和諧、嚴謹、莊嚴的美學特征。比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區為代表的一戶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樓。這種竹樓分主樓和附房兩部分。主樓呈正方形,樓上住人,樓下圈養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樓的一側,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腳碓。這種竹樓外形別致,美觀大方,據說很像古代中原地區儒生的巾帽。關于它的來源,德昂族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故事:諸葛亮當年率兵南征,來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襲擊,受傷遇險,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諾相救,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短暫的接觸中,二人產生了感情。當重任在肩的諸葛亮不得不辭別心上人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帽子留給阿諾作為信物。癡情的阿諾苦盼18年,等來的卻是心上人的死訊。從此心碎腸斷的阿諾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頭,望著心上人東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雨過天晴之后,阿諾不見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卻出現了同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樣的房子,這就是德昂人后來居住的竹樓。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戀愛自由,女子在選擇對象上有一定自主權。本民族內部沒有嚴格的等級婚,只要對方愿意,貧富人家可以聯姻。男青年到十四五歲時開始串姑娘,晚上他們到女青年家門外吹蘆笙,引出姑娘來談戀愛。雙方建立感情后,互贈手鐲、腰箍、項圈、篾籮、織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后再請寨中老人往女家說媒。

    德昂族盛行的“毫味尼別”(串姑娘)制度,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男青年頭頭“叟包腦”帶領一群小伙子去串一群小姑娘,集體對歌,一般多在婚禮晚上或節日活動中進行;另一種是小伙子單獨“串姑娘”,一般是當夜幕降臨時,小伙子攜帶蘆笙或蕭到所選定的姑娘家的竹樓后門,輕吹蘆笙,以作試探。若姑娘有意,就把小伙子請進家,此時,女方的父母兄弟皆要回避,之后男女即對唱情歌小調,互相傾吐衷情。經過一段時期的戀愛后,若雙方情投意合,愿意結為終身伴侶,小伙子就贈給姑娘一包茶葉或其他禮物。姑娘將茶葉掛于床頭,父母也就知道女兒有了對象。如果同意女兒婚事,即將茶葉取下,否則,便叫女兒將茶葉退回。同時,小伙子也把找到對象之事告訴父母,父母即在本村內物色兩位有聲望的老人去說媒。只要女方同意了,家長一般是不反對的,他們認為姑娘愛著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稱心如意,那是女兒命定的,父母無能為力。倘若女方父母反對,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結婚時,男方要給女方聘禮,德昂族稱為“奶水錢”,習慣上不給是不行的。數量根據男家經濟情況決定。娶親時還要給女家一二百斤肉,一定數量的茶葉、砂基、蘆子、草煙、鹽巴和雞蛋。若姑娘屬外寨,還要給寨里送些谷子。新媳婦接到家,要宴客三天,請全寨人來進餐,客人送些煙草、蔬菜和木柴作為禮物。

    德昂族一般行土葬,兇死者則行火葬。對正常死亡者,先停尸于房內,并將房中間的籬墻拆掉。尸體頭朝東停于火塘右方,橫放,用艾葉浸水浴尸,剃光頭發,穿上新裝。然后將尸體放于棺內,用白線或紅線栓在死者的兩個拇指、膝蓋上。其目的是使死者的靈魂不得返回家中。還要在死者嘴里放碎銀,作為死者的擺渡費。女尸放入棺內,取臉朝天式;男尸則臉朝地。裝棺后,鳴槍通知諸親友。這時,解除所栓的線,將手平伸。通常停棺3日,并請和尚念經超度。出殯時,棺木從東方抬出,棺尾部朝前,沿途撒草煙以示請諸鬼開路。由老人念咒經,大意是指給死者道路,不要再回家里、寨里作亂。葬法是在選定地點挖一長方形穴,以系在棺木兩端的四根繩索把棺木輕放入穴內,放正后,砍斷繩子和抬棺用的竹擔,丟入穴中,然后掩土,不壘墳。埋葬時要取頭東腳西位,不得面向本寨。葬后7天,要超度此魂。此后,不再認墳,也不上墳。各村均有一塊公共墳地,德昂語稱為“納溫”,不分等級、姓氏或家族,凡本村成員皆可葬入。德昂族還認為,靈魂有善惡,靈魂作祟導致兇死,所以對非正常死亡者行火葬,而且不得葬入公共墓地。

    德昂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許多具有本民族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學與藝術。

    德昂族文學以口頭的民間文學為主,傳統的民歌、神話、傳說、故事占很大比重。民歌中情歌比較發達。青年男女交往、戀愛,大都離不開以歌傳情。這些情歌多屬短篇即興之作,但也有長篇悲歌,如《蘆笙哀歌》。敘事長歌有敘述民族遷徙的《歷史調》、描寫幫工生活的《下緬甸調》等。德昂族神話以《葫蘆育人》、《天王地母》神話較有代表性。前者說人是從葫蘆里出來的;后者說人是由天上刮下的一百零二片樹葉變成。而另一篇《龍女人祖》神話則說:上古時有一個仙女住在山洞里,隔三年出來一次,她被另一仙人的后代看見,二人結合,生出子女,就是德昂族的祖先。德昂族的民間故事比較豐富。影響較大的如幻想故事《青蛙和繡花姑娘》,通過怪孩子青蛙與繡花姑娘異類婚配故事,歌頌勞動者善良、忠厚的品格。生活故事《三次奇怪》深含哲理。德昂族與傣族、景頗族交錯雜居,其文學作品,在風格上兼具傣族細膩與景頗族豪放的特色。此外,傣族的《娥姘與桑格》、漢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和《三國演義》中的一些故事,都廣泛流傳在德昂族人民中間。

    德昂族的藝術,主要有音樂和舞蹈。德昂族喜好的樂器一般是象腳鼓、铓、鈸、磬、葫蘆笙、蕭、小三弦、口弦等,多在唱歌和“串姑娘”時使用。德昂族有在重大節日中跳舞的風俗,較有代表性的是象腳鼓舞,由敲鼓,打著铓、鈸的男子帶頭,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勢繞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兩圈,男子組成外圈,女子組成內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其他男子跟隨,提起大褲腳,露出腿上所剌花紋,繞場歡舞。婦女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铓鑼,與擊鼓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并排而舞。

    水鼓舞是德昂族獨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語叫“嗄格楞當”,多系喜慶時舉行。舞蹈時,將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邊敲邊跳,大硭、大鈸伴奏。鼓聲深沉、莊重。可以單獨跳水鼓舞,也可大家跟隨水鼓節奏起舞。

    圖案雕刻是德昂族民間藝術的另一表現形式,在腰箍、耳墜、銀手鐲等裝飾品及銀煙盒、衣服等生活用品上雕刻繪制的圖案多是對稱的雙鳥、雙虎、花草之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在佛寺里,掛枋、板壁上常見有浮雕,圖案多為“二龍戲珠”、“雙風朝陽”之類,雕刻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德昂族人們酷愛體育運動,射弩、打銅炮槍和泥彈弓是長期生活在崇山峻嶺中的德昂族人們生活、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自衛武器,也是一種狩獵工具,因此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德昂族的泥彈弓是獵鳥工具,形狀略似弓,制作也較為簡單,用一竹片繃上麻線或牛筋作弦,弦的中部用篾編一小方框,用來安放泥土搓成的圓形泥彈丸。

    武術在德昂族人們中間較為流行。德昂族武術除拳術外有棍、刀、劍、叉、勾鐮。拳術有梅花拳、四門拳、白晝拳、簸箕拳、左拳、狗拳等;棍有德昂棍、十二步棍;刀有單刀、十二動雙刀、十七步刀。拳術和器械具有防守嚴密、出擊利索,堅韌勇猛的特點。梅花拳始于明朝末年,因在半米高、大碗口粗的梅花樁上練習拳腳,故稱梅花拳,此拳一直沿襲至今。左拳是德昂族的看家拳之一,拳路靈活多變,迎戰對手時,最后都以左手出擊的絕招取勝,故德昂族有左手定乾坤之說。

    德昂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德宏州以及臨滄市的德昂族信仰的是嚴格的山地小乘佛教教派,禁止殺害或傷害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在這一點上,與當地傣族信仰的可殺牲的小乘佛教教派有別,雖然其教義是共同的。德昂人崇拜天堂、憎惡地獄。他們認為好人死后可入天堂,還可再轉化為人;壞人死后,則入地獄,受盡煎熬。因此,在德昂人生活的地方社會安定,民族和平,勤勞勤儉,蔚然成風。

    德昂族篤信佛教,寨中最好的一幢建筑物是供著佛像的奘房。多數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佛爺以及小和尚(入寺為僧的兒童)。佛爺都識傣文,誦傣文經書。他們的生活,除宗教節日群眾布施外,平日由全寨人家輪流供食。各地德昂族信奉不同的教派,有的可以喂豬養雞或殺牲,有的則嚴禁殺牲,甚至野獸嚴重危害莊稼也不許打獵;每逢宗教節日和忌日都不從事生產。

    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一般選在春季,屆時要殺豬、殺雞,由祭司畫紙龍,眾人叩拜,然后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罵,發泄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別人勸阻,直到雙方斗得筋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寨神是德昂族村寨的保護神。德昂族把村寨附近或寨中的一棵大樹視為寨神的棲息之所,每年春節舉行祭祀活動。禁止砍伐寨神樹,也禁止在其周圍大小便。德昂族村寨還有寨心神“早務曼”,一般是用一尖形木樁立于寨子中央的沙堆上表示。寨心神也是寨子的保護神,禁止觸摸,禁止在附近大小便。社神“舍猛”一般供于寨邊森林中的小茅草竹樓內,以兩罐清水供獻。此神圣之地一般不允許外人進入,也不能允許觸動供物。“舍猛”周圍的森林禁止砍伐。

    發展現狀

    1950年春,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德昂族地區迎來了解放。獲得新生的德昂族人民積極配合黨的工作,開展清匪肅特斗爭,積極安定社會秩序,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1956年,根據德昂族人口少、居住分散、各地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采取了不同的方針,對德昂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革。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壩區的德昂族,因過去直接隸屬于傣族土司,其政治經濟結構與傣族相同,因此和傣族一樣,實行和平協商的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和平協商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取消封建領主、地主所有制,把田地分給德昂族農民,使他們成為土地的真正主人。不久在這些地區又實現了農業合作化。德宏州半山區和畹町鎮的德昂族,受傣族土司和景頗族山官的統治;同時這一地區荒地可以自由開墾,土地并不缺乏,因而改革和景頗族地區一樣,實行向社會主義直接過渡的方針,即在黨的領導下,認真依靠貧苦農民,團結一切勞動人民,團結和改造一切與群眾有聯系的民族頭人,在國家大力扶持下,通過互助合作,大力發展生產,以及加強與生產有關的經濟文化工作,逐步消滅階級和原始落后因素,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民主改革后,德昂族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政治、經濟、文化事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的民族自治政策保證了德昂族人民享受到平等的政治參與權利和民族自治權利。1953年7月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5月改自治州)成立,其中德昂族代表有12名;在德昂族居住比較集中的州、縣各級人民政府中,都有德昂族的干部,各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也有德昂族代表參加。1987年12月,在潞西市三臺山建立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單一德昂族民族鄉。1988年3月,在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有由佤族、拉枯族、傈僳族、德昂族聯合建立的軍賽民族鄉。民族鄉是民族區域自治的補充形式。德昂族民族鄉的建立,標志著這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也行使了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

    德昂族地區的經濟在新中國成立后也有較大的發展。以潞西市三臺山德昂族鄉為例,1956年開展農業互助合作化運動后,德昂族和當地漢、景頗族人民一起,親密團結,艱苦奮斗,共同開發三臺山,把三個荒壩子改造成了良田。人民公社化以后,廣大社員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治山治水,德昂族地區出現一派興旺景象。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德昂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更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1999年10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正式提出推進“興邊富民行動”。“興邊富民行動”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個配套性工作,同時,它又是以加快邊境縣域經濟建設為著眼點,由政府領導,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和支持,加大對邊境地區的投入和對廣大邊民的幫扶,使邊境地區盡快發展起來,邊民盡早富裕起來,最終達到富民、興邊、強國、睦鄰的目的的行動。這一行動對于德昂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無疑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配合中央的“興邊富民行動”,云南省委、省政府也相應作出了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的決定,德昂族的發展又迎來更好的機遇,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德昂族地區交通設施明顯改善。到2005年,潞西市公路總里程達1782公里。已經實現了鄉鄉通彈石路的目標,基本形成了以國道省道為依托、市鄉道為干線、鄉村道為基礎的公路交通網絡。該市還加強建制村和自然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建設,鄉村公路行車條件明顯改善。

    德昂族地區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特別是水利設施保障農業生產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如在2002年,鎮康縣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民族鄉新修水利工程完成計劃列項就達92件。到2005年,潞西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4.33萬畝,水利化程度達44.15%,比“九五”末提高3.8%。工業方面,潞西市到2005年已經基本形成了以制糖、制茶、建材、礦冶、水電為主的工業骨干企業群。

    各級政府還設立德昂族脫貧發展民族專項資金,以項目帶動和扶持來促進德昂族地區的脫貧步伐。潞西市在2005年扎實開展扶貧工作,實施民族貧困鄉1個、邊境貧困鄉3個、溫飽村21個、整村推進13個、重點村6個、安居工程1241戶、易地扶貧搬遷1020戶4779人,3750戶1.7萬人實現了脫貧。農村電氣化建設步伐加快,農村電價從1元降到0.52元。2004-2005年,潞西市還創建了三臺山德昂族鄉允欠三組“興邊富民”示范村。這些措施使得德昂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得提高,以三臺山德昂族鄉為例,2005年農村經濟收入1593.19萬元,人均收入2503元,農民所得總收入為579.54萬元,人均純收入911元,糧食總產2288噸,人均口糧304公斤。其中全鄉人均純收入比2003年的750元增加了161元。2006年,云南省還爭取到上海市的對口幫扶項目,對7個德昂族聚居的自然村進行重點扶持。

    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是德昂族人民的驕傲。新中國成立前,廣大德昂族群眾連基本生活都沒有保證,更談不上學文化、講衛生了。當時僅有佛爺和一些小和尚認識一些傣文。新中國成立后,德昂族子弟在各級學校中受到關懷和照顧,優先入學,在較集中的村寨還辦起了小學。許多德昂族成年人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教育,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德昂族也有了本民族的大學生、教師、醫生等。在醫療衛生方面,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多次派出醫療隊到德昂族地區。現在德昂族地區的適齡兒童都有了上學的機會,特別是近年以來,在義務教育免收學費的基礎上,云南省實施了對德昂族中小學生免除教課書費、雜費、文具費的扶助政策。“三免費”使得德昂族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鞏固率大增,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以三臺山德昂族鄉所在的潞西市為例,2005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初中毛入學率為68.1%。調整中小學校點144個,新建中小學校舍4.6萬平方米,改造危房1.37萬平方米,配備遠程教育衛星接收站18個、多媒體教室8個,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新中國成立后,德昂族地區的醫療條件大為改善。在歷史上,德昂族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非常落后。在長期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德昂族人民雖然也積累了豐富的診斷病情和利用草藥驗方治病的經驗。但因為缺少交流,醫療技術相當原始落后。新中國成立之前,德昂族各地瘟疫流行、疾病猖獗,人們無醫無藥,只好求神敬鬼。1942年,潞江壩大中寨德昂族死于惡性瘧疾的達120人,占全寨人口的40%;因天花流行,多數兒童夭折。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德昂族所在的州、縣都建立了醫院,鄉和村設立了衛生所和醫療站,醫生等科技人員隊伍茁壯成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逐步推行,2005年農民參合率達87.2%。

    潞西市還積極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和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扎實推進精神文明“三大創建”工作,認真組織實施“百縣千鄉”文化工程、“村村通”工程和“電視進萬家”工程,穩步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民族文化、廣場文化、節慶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豐富多彩,德昂族人民生活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長期以來,德昂族群眾一直就住在高坡上,環境封閉,信息不靈。自然條件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德昂族的村寨都進行了整體搬遷,這為德昂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扶持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的部署,加快德昂族脫貧步伐。目前正以整村推進方式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加速推進德昂族地區的發展進步。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的具體規劃和政策措施,切實幫助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2005年8月國務院在京召開全國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工作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會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中央領導同志關于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貫徹實施經國務院批準的《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05—2010年)》,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以改善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農牧民收入為重點,按照“國家扶持,省負總責,縣抓落實,整村推進”的方針,扎實做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各項工作,大力促進人口較少民族加快發展。在國家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德昂族的發展迎來了歷史上最明媚的春天。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