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共和國的足跡——1969年:崇山深處汽車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09年08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第二汽車制造廠的一角(資料照片)。

 精彩圖集(1969年:崇山深處汽車城)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 為適應國防建設的需要,1969年10月,來自全國30多家工廠、設計院和建筑單位的建設者以及竹山、竹溪、隨縣、大悟、棗陽、漢川、漢陽等縣的2.5萬多民工,匯集在十堰周圍數十公里的工地上,拉開了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的序幕。  

    當時,人們這樣形容十堰這個偏僻的山區小鎮:十堰真奇怪,一條馬路直通外;說它是城市,種瓜又種菜;說它是農村,工廠山溝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的十幾萬建設大軍,揮灑血汗,開山辟地。由于當時沒有鐵路,建設物資運到鄧灣后,全靠工人手拉肩扛。幾十噸的重型設備,工人們在底下墊上圓木,然后幾十人喊著號子,像拉纖似的拉到工地。技術工人也常常在工地上搬磚挑沙扛木頭,就連領導干部和高級知識分子也不例外。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二汽的建設采取“包建”和“聚寶”的方針。所謂“包建”,是指二汽的20多個專業廠分別由第一汽車制造廠、南京汽車制造廠、北京汽車廠及上海、武漢等地的30多家工廠負責,從設計、安裝、生產準備、人員培訓、設備調試直到投產都“包”下來。各專業廠的工藝設計、設備選型按照吸收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技術的原則,把全國27個省份的140多家工廠、設計、科研和教學單位的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集中移植過來。同時,還注意引進國外的關鍵設備和少數生產線。所謂“聚寶”,是指國家組織了558家技術、設備先進的機械廠,為二汽制造了2萬多臺設備,組成了500多條生產作業線和117條自動生產線。“包建”和“聚寶”的方針,使二汽建成后就成了我國第一個現代化的汽車制造廠。  

    在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的領導與大力支持下,經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1975年形成了第一個基本車型--2.5噸越野車的生產能力。又經過3年的努力,1978年7月形成了“東風”5噸載重汽車的生產能力。第三個基本車型--3.5噸越野車在試驗的基礎上于1980年經國家鑒定定型。

    1979年初,二汽決定調整產品方向,將“軍品為主”轉為“軍民結合,以民為主”,制定了“保質量、上能力、降成本、增產量”的生產方針。調整產品方向和大力發展生產不僅使二汽闖過“虧損關”,而且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規模巨大的第二汽車制造廠的建設,形成了華中地區一個新的機械工業中心,成為“三線建設”的一顆明珠,對于改善我國的經濟布局,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中外參觀者來到鄂西北的十堰市,幾乎無一例外地發出感嘆,共產黨人居然在大巴山和秦嶺之間這片荒山野嶺,建成了這樣一座漂亮的現代化汽車城!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