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海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3年04月09日 16時40分   來源:海南省人民政府

 

放大圖片

 

省長:蔣定之

省會:海口市

省政府地址:海口市國興大道9號

電話:0898-65342277

省政府網址:http://www.hainan.gov.cn

 

海南省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于臺灣島的第二大島。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

環境

地 形

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氣 候

海南是我國最具熱帶海洋氣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熱,雨量充沛,干濕季節明顯,臺風活動頻繁,氣候資源多樣。海南島年日照時數為1750至2550小時,年平均氣溫在23-26攝氏度之間,全年無冬。全島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東多西少,中部和東部相對濕潤,西南部沿海相對干燥。降雨季節分配不均勻,冬春雨少,夏秋雨多。

土 地

海南省是全國最大的“熱帶寶地”,土地總面積353.54萬公頃,占全國熱帶土地面積的42.5%,人均土地約0.44公頃。由于光、熱、水等條件優越,農田終年可以種植,不少作物年收獲2-3次。按適宜性劃分,土地資源可分為7種類型:宜農地、宜膠地、宜熱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他地。已開發利用的土地約330.90 萬公頃,未被開發利用的土地約22.64萬公頃,其中可用于農業開發利用的約占90%。待開發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連片,便于開墾和機耕。海南土地后備資源較豐富,開發潛力較大。2012年6月2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地級市“三沙市”。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正式揭牌成立,其涉及島嶼面積1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60多萬平方千米,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小、總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

山脈與河流

海南島的山脈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間,屬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霸王嶺、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為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于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米。霸王嶺山脈位于島西部,主峰海拔1560米。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于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 條,其中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 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集水面積均超過3000 平方公里,三大河流流域面積占全島面積的47%。南渡江發源于白沙南峰山,斜貫島中北部,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等市縣至海口入海,全長331公里,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里。昌化江發源于瓊中,橫貫島中西部,流經瓊中、保亭、樂東、東方等市縣至昌江昌化港入海,全長230公里,流域面積5070平方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均發源于瓊中,兩支流經瓊中、萬寧、屯昌等市縣至瓊海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3683平方公里。

海鹽資源

海南島是理想的天然鹽場,沿海港灣灘涂許多地方都可以曬鹽,主要集中于三亞至東方沿海數百里的弧形地帶上。已建有鶯歌海、東方、榆亞等大型鹽場。

動物資源

海南陸生脊椎動物有567種,其中兩棲類37種(11種僅見于海南,8種被列為國家特產動物),爬行類104種,鳥類344種,哺乳類82種(21種為海南特有)。世界上罕見的珍貴動物有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和坡鹿。水鹿、獼猴、黑熊、云豹等亦珍貴。1998 年5 月公布的海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結果,共記錄了4個綱、32個目、77個科、320種動物。320種動物中,有7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2種屬省級保護動物。發現歷史上沒記錄過的鳥類14種。

南藥資源

海南動植物藥材資源豐富,有“天然藥庫”之稱。4000多種植物中可入藥的約2000種,占全國的40%,藥典收載的有500種,經過篩選的抗癌植物有137種,南藥30多種,最著名的是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動物藥材和海產藥材資源有鹿茸、猴膏、牛黃、穿山甲、玳瑁、海龍、海馬、海蛇、琥珀、珍珠、海參、珊瑚、哈殼、牡蠣、石決明、魚翅、海龜板等近50種。

水產資源

海南的海洋水產資源具有海洋漁場廣、品種多、生長快和漁汛期長等特點,是全國發展熱帶海洋漁業的理想之地。海洋水產在800種以上,魚類就有600多種,主要的海洋經濟魚類40多種。許多珍貴的海特產品種已在淺海養殖,可供人工養殖的淺海灘涂約2.50萬公頃,養殖經濟價值較高的有魚、蝦、貝、藻類等20多種。淡水魚(不包括溯河性的魚)有15科57屬72種。

礦產資源

海南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全省共發現礦產88 種,經評價有工業儲量的礦種70種、產地396處,其中列入2010年礦產資源儲量統計的58 種、產地451處。海南礦產資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冶金輔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其他非金屬礦、地下水、熱礦水和飲用天然礦泉水等種類。探明儲量居全國前列的優勢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玻璃用砂、鈦鐵砂礦、鋯英石砂礦、寶石、富鐵礦、鋁土礦(三水型)、飾面用花崗巖、飲用天然礦泉水、熱礦水等。海南島周邊海域已探明的天然氣田主要有崖-1、東方1-1、樂東15-1等。玻璃用砂已探明大型礦床4處,主要分布于儋州、東方、文昌等地。鈦鐵砂礦主要分布于海南島東海岸,已探明礦床24處,其中大型礦床3 處、中型1處。鋯英石砂礦已探明大型礦床3處、中型6處、小型19處,主要分布于文昌、瓊海、萬寧、陵水等市縣。已探明寶石大型礦床1處,位于文昌境內。富鐵礦分布于昌江石碌鎮一帶,保有儲量2.31億噸,是國內少有的富鐵礦之一。已探明鋁土礦大型礦床1處,位于海南島北部的蓬萊地區。飾面用花崗巖主要分布于屯昌、瓊中、三亞、樂東、白沙等市縣,花色品種主要有崖縣紅、翠玉紅、翠白玉、四彩花、玫瑰紅、芝麻白等。飲用天然礦泉水各市縣均有發現。

植物資源

海南的植被生長快,植物繁多,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到目前為止,海南島有維管束植物4000多種,約占全國總數的1/7,其中630多種為海南所特有。在4000多種植物資源中,藥用植物2500多種;喬灌木2000多種,其中80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特產與珍稀樹木20多種;果樹(包括野生)142種;芳香植物70多種;熱帶觀賞花卉及園林綠化美化樹木200多種。植物資源的最大蘊藏量在熱帶森林植物群落類型中。熱帶森林植被類型復雜,森林植被垂直分帶明顯,且具有混交、多層、異齡、常綠、干高、冠寬等特點。熱帶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等林區,其中五指山屬未開發的原始森林。熱帶森林以生產珍貴的熱帶木材而聞名,在1400多種針闊葉樹種中,喬木達800種,其中458種被列為國家的商品材,屬于特類木材的有花梨、坡壘、子京、荔枝、母生5種,一類材34種,二類材48種,三類材119種,適于造船和制造名貴家具的高級木材有85種,珍稀樹種45種。

環境狀況

2012年全年造林綠化面積4.4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99.6%。森林覆蓋率達61.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4.0%,提高0.1個百分點。2012年末全省有自然保護區49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2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70.25萬公頃,其中國家級10.36萬公頃,省級258.47萬公頃。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4種;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8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05種。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所有監測城市(鎮)的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或優于居住區空氣質量要求的國家二級標準,有96.4%的監測日環境空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達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空氣質量水平。2012年末全省有環境監測站20個,其中國家一級站1個,國家二級站2個,國家三級站17個;環境監測人員434人。

旅游資源

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熱帶濱海度假勝地。這里四季無冬,陽光充沛,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堪稱人間天堂、南海明珠。海南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海岸帶景觀:在海南島長達1823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18℃~30℃,陽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當今國際旅游者喜愛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這5個要素,海南環島沿岸均兼而有之。自海口至三亞東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環島沿海有不同類型濱海風光特色的景點,在東海岸線上,還有一種特殊的熱帶海岸森林景觀——紅樹林和一種熱帶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觀——珊瑚礁,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海南已在海口東寨港、文昌清瀾港等地建立了4個紅樹林保護區。

2、山岳、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的有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哥嶺,奇石疊峰的東山嶺,瀑布飛瀉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嶺、尖峰嶺、吊羅山、霸王嶺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的勝地。海南的山岳最具特色的是密布熱帶原始森林,最著名的有樂東尖峰嶺、昌江霸王嶺、陵水吊羅山和瓊中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樂東尖峰嶺最為典型。

3、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利于觀賞,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其中有昌江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東方大田坡鹿保護區、萬寧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屯昌養鹿場等。

4、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萬泉河風光聞名全國。大山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密布,瀑布眾多,尤其是五指山太平山瀑布和瓊中百花嶺瀑布久負盛名。海南島上還有不少水庫,特別是松濤、南扶、長茅、石碌等水庫具湖光山色之美,不是湖泊勝似湖泊。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是位于海口的石山,石山有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石山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海南有不少喀斯特溶洞,形態各異,其中著名的有三亞的落筆洞、保亭的千龍洞、昌江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大多屬于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有興隆溫泉、官塘溫泉、南平溫泉、藍洋溫泉等,適于發展融觀光、療養、科研等為一體的旅游。

6、古跡名勝: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跡主要有:為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海南島的李德裕等5 位歷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瓊遺址——東坡書院以及為紀念蘇東坡而修建的蘇公祠,為廣東分巡雷瓊兵備道焦映漢所修建的瓊臺書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明代大清官)之墓,相傳受漢武帝派遣率兵入海南的將軍馬援(別名馬伏波)為拯救兵馬而下令開鑿的漢馬伏波井,以及崖州古城、韋氏祠堂、文昌孔廟等。革命紀念地有中共瓊崖“一大”舊址、瓊崖縱隊司令部舊址、紅色娘子軍紀念塑像、金牛嶺烈士陵園、白沙起義紀念館、陵水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還有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張云逸大將紀念館等。

7、民族風情:除漢族外,世居海南島的少數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許多質樸敦厚的民風民俗和獨特的生活習慣,使海南的社會風貌顯得獨特而多彩。海南是全國唯一的黎族聚居區。黎族頗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有獨特的旅游觀光價值。

8、熱帶作物及田園風光:海南島上生長著大量的熱帶作物,極大地豐富了自然景觀。游人上島既可欣賞熱帶田園風光,增長見識,又可品嘗熱帶水果,一飽口福。

海南為游客提供各種旅游線路,有濱海旅游、熱帶雨林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商務會展旅游、紅色旅游、溫泉SPA旅游、郵輪游艇旅游、潛水旅游、高爾夫旅游、鄉村旅游、自助旅游等。2013年年初,海南分界洲島旅游區榮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中國首個5A級海島型旅游景區,這也是繼三亞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三亞市南山文化旅游區和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之后海南第4家5A級旅游景區。

人口

人口統計

2012年末常住人口886.55萬人,比上年增加9.17萬人。全省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到51.6%。

人口增長率

2012年,全省人口出生率14.66‰,死亡率5.81‰,自然增長率8.85‰,控制在年初預期目標9.2‰以內。

教育程度

2012新建、續建和改建幼兒園254所,新增學位2.6萬多個;8所思源學校建成開學,新增學位1.82萬個;14.4萬名中職學校城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涉農專業學生和農村戶籍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海南大學被列入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專項規劃。全年普通高校(含成人教育)招生5.09萬人,在校學生19.46萬人;中職學校招生5.11萬人,在校學生14.1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6.30萬人,在校學生17.55萬人,高中毛入學率85.2%;普通初中招生11.94萬人,在校學生36.4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2.25萬人,在校學生75.22萬人,小學凈入學率達99.7%。

經濟

國內生產
總值

2012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5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11.47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803.67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1340.12億元,增長9.4%。

 

貧困人口及扶貧

2012年末全省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70個,比上年增長2.9%;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4萬人,增長8.7%;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5.77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4.7萬人,農村五保戶供養人數3.3萬人。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59.32萬人次,其中城市醫療救助24.77萬人次,農村醫療救助34.55萬人次。全年救助災民86萬人次,投入救災救濟資金0.74億元。發放物價聯動補貼和臨時生活補貼4039萬元。10所農村敬老院改建擴建工程全部建成,省托老院即將完工,4所城鎮中心養老院開工建設。

失業率

2012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

財政收入

2012年全年全口徑公共財政收入770.8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409.44億元,增長20.4%,增速高于年度預期目標。

工業產值
和增長率

2012年,全年工業完成增加值521.15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2.05億元,增長8.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6.17億元,增長14.5%;重工業增加值375.88億元,增長7.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25.4%,集體企業下降33.6%,股份合作企業增長25.5%,股份制企業增長15.4%,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下降0.6%,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17.1%。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達99.2%。

農業產值
和增長率

2012年,全年農業完成增加值711.47億元,比上年增長6.3%。

外資利用
狀況

2012年,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143.3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出口總值31.43億美元,增長23.7%;進口總值111.87億美元,增長9.5%。在出口總值中,對香港出口9.75億美元,增長31.6%;對中東出口1.14億美元,增長21.5%;對東盟出口6.07億美元,增長89.8%;對歐盟出口4.44億美元,下降4.1%;對美國出口3.39億美元,增長40.2%;對日本出口1.54億美元,增長2.0%等。全年全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8%。新簽外商投資項目74宗,比上年增長19.4%;協議合同外商投資額12.3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8.0%。

 支柱產業

旅游業、房地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礦產資源加工、信息產業、漿紙和紙制品、生物醫藥、汽車及裝備制造、油氣化工、熱帶農產品加工等。

電訊

電話擁有率

2012年末全省固定電話用戶173.01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21.99萬戶,農村電話用戶51.0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775.62萬戶,增長15.5%。年末擁有互聯網用戶725.30萬戶,增長17.3%。固定電話普及率每百人19.3部,移動電話普及率每百人86.6部。

交通

公路

 

全省通車里程為24264.6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為757.397公里,國道里程1651.532公里,省道里程1784.329公里,農村公路里程為20828.802公里。全省共有各類橋梁5397座,176521.56延米。其中,特大橋梁3座,3631.64延米。全省初步形成以環島高速公路為主動脈,以“三縱四橫”為主骨架,高等級公路溝通市縣和輻射開發區、旅游區,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縣鄉村道支干相連,貫通東西南北的島內公路網絡格局。

鐵路

海南主要鐵路為海南西環鐵路、海南東環高速鐵路。海南西環鐵路始建于20世紀40年代,之后經過改修,于2004年12月5日正式投入客運,并入全國鐵路網;海南東環高速鐵路于2010年12月30日投入運營;海南西環高速鐵路于2010年12月31日舉行奠基儀式。2012年7月1日,海口至長沙K408/K407次列車、海口至西安K1168/K1167次列車分別首發,這是繼海南開通至廣州、上海、北京、成都方向進出島旅客列車后,再次開通的兩列進出島旅客列車。2012年新增高速鐵路308公里。

海運

全省有天然港灣68個,近年來已形成“四方五港”格局,即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八所港,南有三亞港,東有龍灣港。2012年,新增萬噸以上港口泊位4個,全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36.71萬箱,同比增長22.06%。其中海口港集裝箱年吞吐量首破百萬標箱。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18億噸,同比增長8.38%。海南正向區域性國際航運樞紐和物流中心的目標邁進。

航空

海南省的航空事業發展飛快,2012年海南新增空中航線120條,海口美蘭與三亞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雙雙突破千萬人次大關。南部的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于1994年7月1日正式通航。2012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完成1134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2012年底,鳳凰機場已開通航線201條,與國內外110個城市通航,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國內航線網絡及國際航線基礎網絡。北部的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于1999年5月25日建成并通航。截至2012年11月中旬,美蘭機場共開通航線111條,其中國內航線97條、地區航線5條、國際航線9條,與63個城市通航。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