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含金量在提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6-01-23 07:4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近期,2015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陸續公布。對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重要指標,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服務業增加值占比等24項主要指標基本完成,部分超額完成。第三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創新驅動貢獻增多,都體現了GDP增長背后的重要變化。不只要增量,更要質量;不只看總量,更看結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匯聚,含金量在提升。

GDP超額完成十萬多億元:五年增量相當于一個德國

“十二五”規劃確定的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5.8萬億元,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近數據,“十二五”中國經濟總量實現了從2010年39.8萬億元到2015年67.67萬億元的大跨越,GDP總量超過規劃預期目標11.87萬億元。

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經濟的增量達到27.87萬億元(合4.2362萬億美元),相當于增加了一個德國的經濟總量。

從人均GDP看,2014年,我國已有八省區市邁入“人均1萬美元”行列,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蘇、內蒙古、廣東、福建。以北京為例,2010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到2015年,這一數字超過1.7萬美元。

盡管很多人認為部分省市的水準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仍需理性看待——2015年我國人均GDP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對所謂“中國GDP總量將超越美國”的言論,中國更多了一分理性。引領新常態,苦練內功、提高品質,才是立身之本。

服務業占據半壁江山: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

“十二五”規劃明確了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47%的目標。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這一數值實際已達到50.5%,服務業已占據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從2010年43%增加到2015年的50.5%,五年增加7.5個百分點——體現了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

具體來看,京滬等發達地區的特點更加鮮明——

2015年,北京第一產業增加值140.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526.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30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79.68%,彰顯了第三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

1月20日,上海市統計局公布數據,2015年上海GDP增速為6.9%。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該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達到67.8%,創下歷年新高,第三產業對于上海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高達94.9%。

從中西部部分省市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速接近或超過兩位數——2015年,湖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12736.79億元,增長10.7%;重慶市第三產業增加值7497.75億元,增長11.5%;四川省第三產業增加值12132.6億元,增長9.4%。

拉長時間的縱坐標,則可清晰觀察到中國工業化的進程。1952年時,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比為50.5%,屬于典型的農業社會;1970年,第二產業占比達到了40.5%,成為最大產業,中國工業化加速;2012年,服務業占比達到45.5%,首次成為最大產業;2015年,中國的這一數字達到50%以上。相關專家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國工業化正在進入中后期,中國經濟從過去的兩位數增長步入中高速階段特征將更加明顯,減速的同時結構更趨合理,質量更加優化。

2015年城鎮化率達56.1%:2010年以來最快的一年

“十二五”規劃明確了2015年實現51.5%的城鎮化目標,而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6.1%。

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指出,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6.9%,而城鎮化率的增速達到1.33%,是2010年以來最快的一年。當前的城鎮化體現了新的特點:2015年,本地農民工的增速是外出農民工增速的7倍,就地就近城鎮化特征較為明顯;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減到2.73,與此同時,農民工數量只增1.3%,鄉轉城的收入動因正在趨弱。

在馮奎看來,城鎮化加快還有著新的動因——中西部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快于東部,這將有力支持中西部城鎮化發展;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50.5%,超過第二產業10個百分點,吸納進城人口作用將不斷擴大。

按照國家出臺的新型城鎮化規劃,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大概有1000多萬人。下一步,各地將進一步提高戶籍城鎮化率,這意味著城鎮化正在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和效率轉變。(記者 馮蕾 魯元珍)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