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代表等:補短板強基固本 促協調行穩致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6-03-07 07:1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大地春來早,京華萬物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勾畫出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改革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戰作出具體部署,繪出清晰路線圖。6日,出席兩會的代表委員繼續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認真審議和熱烈討論。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政府工作報告中來之不易的成績,得到代表委員的點贊。發展的巨大成就源于思維理念的不斷創新。代表委員對中國經濟向著協調、可持續方向不斷邁進充滿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武隆縣委書記何平說,人民群眾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2015年12月,武隆縣獲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城市范例獎”,關鍵是找到了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平衡點。縣里生態工業規模達到120億元,GDP增速列全市前三位。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長劉三秋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財政總收入增長28%,而民生工程投入卻增長了43%,對于欠發達地區來說非常不易。2016年,江西將繼續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使總量達到1200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36.7%,比去年再提高近4個百分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貧困地區、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發展潛能正在被激發出來。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納金鄉塔瑪村黨支部書記格桑卓嘎表示,塔瑪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2015年,塔瑪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4427元。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磨長英說:“我負責的扶貧點廣西河池市天峨縣,沒有一分土地,水電路開通非常難,山上的幾十戶居民連自來水都沒有,存起來的水要吃一年。異地搬遷讓這里的老百姓看到了走出大山、實現脫貧的希望。”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政策目標,為各地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可持續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發展,發展,再發展;實干,實干,再實干。”全國人大代表、雞西市市長張常榮說,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說,必須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發展硬道理,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去年,這個市的主要經濟指標除進出口外,全部實現了正增長,超過年初的預期。“我們這些數與省和國家的數比,看著并不漂亮,但是我們內心感覺到非常高興。”張常榮說,城市經濟基本面正向好的方向發展,結構也正在出現積極的變化,經濟的活躍度在逐漸增強。“這給了我們信心。”

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過程。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說,河北淘汰平板玻璃、水泥、鋼鐵落后產能的數量分別占全國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壯士斷腕,重拳突擊,治污染,壓產能,環境質量得到較大改善,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補足民生和社會事業短板的實招硬招,得到代表委員的肯定。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百色市長周異決說,百色市政府每年花大量培訓費組織轉移就業,建立了6個農民工創業園區,返鄉農民工、下崗工人都可以進園區創業,政府提供選點、選項目、注冊企業、生產籌備等“保姆式”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山聯富民合作社(山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虹說,中央把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和釋放發展潛力的關鍵。“作為蘇南農村的代表,我的獲得感來自于農村活力的再激發。”

以動能轉換促創新驅動

浴火重生,再創輝煌。政府工作報告描繪的藍圖,進一步堅定了代表委員謀創新、求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只靠傳統招商引資不夠,必須牢牢抓住動能轉換和創新驅動。”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省長陸昊說,傳統的經濟結構導致黑龍江經濟發展出現增長乏力的問題,未來要根據自身優勢和市場規律,通過市場化改革、創新驅動、人才戰略和供給側市場主體競爭力的提升,在高品質乳品肉類畜牧產品、健康養老旅游、重要戰略新興產業、對俄合作平臺等領域形成新的發展動能。

代表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描繪了未來五年的美好生活和光明前景,關鍵是要把五大發展理念落實到實踐中,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說,當前,惠州正以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發展惠民水平,確保五大發展理念在惠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江西生態優美,森林覆蓋率、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水質斷面達標率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強衛表示,“十三五”時期,江西將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抓手,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一名28年來一直與沙漠打交道、與10多萬沙區群眾一起為治沙脫貧打拼的治沙人,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深切感受到,荒漠化貧困是脫貧攻堅難啃的一塊硬骨頭。他說:“荒漠治沙要走‘生態與生意、扶貧與發展’互促共贏的道路,創新技術、機制和模式實施沙漠生態修復,讓沙漠綠洲成為經濟產業。”(執筆記者 劉東凱、王昆,參與記者 安蓓、陳國洲、張鶯、郭強、劉巍巍、何軍、李延霞、岳德亮、商意盈、王博、管建濤、張京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朱英
回到 頂部
/govweb/jsonTag/tp/s2013_1458216720389.json
/govweb/jsonTag/tp/s2014_1458216729228.json
/govweb/jsonTag/tp/s2015_1458216738099.json
/govweb/jsonTag/tp/s2016_1458216746919.json
/govweb/jsonTag/tp/s2017_1458216755553.json
/govweb/jsonTag/tp/s2018_1458216764235.json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