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給側改革“加減法”將產生持久動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6-03-15 08:2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 兩會期間,“供給側改革”成為會場內外的高頻詞,也是海外觀察人士的熱議詞。海外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供給側改革“加減法”并舉,將使中國經濟獲得持久健康的發展動力。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中國政府在多個改革領域統籌布局“加減法”,努力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在保證經濟總體平穩的前提下,完成結構性調整。

如果說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是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就是做減法;如果說搭建新平臺、發展新產業是做加法,那么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就是做減法;如果說減稅降費、簡政放權是做減法,那么精準扶貧、完善社保就是做加法。

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認為,改革的加減法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是單向的,而是交互的。他指出:“在產業政策領域,做好加減法便于讓市場盡快出清,為新產業發展騰出必要空間,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在財稅、行政和社會政策領域,做好加減法便于讓企業輕裝上陣,并確保公平和效率互為促進。”

談到供給側改革的實質,澳大利亞經濟學家彼得·德賴斯代爾指出,伴隨中國人口和資源紅利減小、投資規模和邊際效率降低,要改善經濟效益還有賴于提高生產率。他認為,供給側改革就是通過財稅改革、結構調整、簡政放權、產業革新等多種手段,理順市場供需關系,引導市場發揮應有效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在改革“加減法”的推動下,中國經濟的新舊轉換“動”了起來,新產業興起的同時,傳統產業也迎來重生。這種現象引起經濟界廣泛關注。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刊文說:“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努力加快轉變步伐,從大量燃煤的重工業走向更加環保的未來……根據即將出臺的經濟發展五年規劃,中國將幫助老舊產業的工人掌握現代‘朝陽’產業如生物技術、航空和智能制造等行業的新技能。”

新動能的培育和傳統動能的轉型正聚成中國經濟的“雙引擎”。美國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聶軍說,中國某些傳統行業可能增速放緩,但一些新產業比之前增長得更快,特別是服務業增勢迅猛。這使得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穩固。

供給側改革的積極推進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構建新的動力機制,這對于企業來說也將產生新的機遇。

通用電氣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段小纓說,中國政府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發展清潔能源、深入環境治理的政策都成為關注的熱點。“對于通用電氣在中國而言,都是積極正面的信號。”

可口可樂大中華及韓國區副總裁張建弢說,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給跨國公司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供給側改革所強調的產業鏈、價值鏈提升,制造業向高端的轉型升級,以及“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國際產能合作,都給跨國公司發揮自身創新能力、領先技術和全球作業經驗等方面的優勢提供了機遇。(參與記者:樊宇、王宗凱、李潔、劉軼芳、高攀、何瑛)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