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繼續只減不增
4月15日,2016年中央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密集公布。今年報送全國人大審議的中央一級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共計100個,這些“部門賬本”將集中亮相。
對于社會關注的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此次仍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公開。在公開上述表格的同時,中央各部門將繼續公開本部門職責、機構設置,并對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以及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用、預算績效等情況予以說明,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解疑釋惑。
根據2016年“國家賬本”,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按零增長安排。從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大多是零增長或下降。比如,財政部2016年預算安排的“三公”經費為6146.48萬元,與去年預算執行數持平,其中公車購置費為零。而從全國國稅系統來看,2016年使用中央財政撥款安排“三公”經費預算133574.54萬元,2016年預算數比2015年預算數減少15107.63萬元,降低10.16%。“國稅系統‘三公’經費預算降幅較大,主要是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厲行節約,嚴格控制和壓縮公務接待費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中央部門“三公”經費5年減少35.9億元。其中,2014年下降16.2%,為近年來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15年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決算數據目前尚未公開,需在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后向社會公布。
今年是新預算法實施的第二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有哪些新看點?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年初,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對各地區、各部門預算公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將按照意見要求,繼續強化主動公開意識,進一步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加快公開進度,規范公開方式。
此次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繼續向社會公開8張預算表,包括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8張表格各有側重,能夠綜合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以及財政撥款收支預算安排情況。除涉密信息外,繼續按要求細化公開內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其中基本支出進一步細化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記者 李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