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改修完工

2016-05-05 19:4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記者 榮啟涵)我國首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探索一號”科考船歷時13個月在廣州完成主體改修工程,5日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

承擔改修任務的中船澄西(廣州)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改修于去年3月啟動,主要目的是將原名“海洋石油299”的海洋工程船擴展為“探索一號”深海科考船。改修項目由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擔任設計單位,中船澄西船舶(廣州)有限公司組織實施,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監造。

據介紹,施工過程涉及多專業交叉作業,新舊分段和設備的軟硬件融合等諸多技術和管理難題。改修后的船舶性能全部通過了中國船級社(CCS)的現場測試和檢驗,各項技術參數和指標均達到甚至超過原設計要求。

目前“探索一號”船舶滿載排水量為6250噸,船長94.45米,型寬17.9米,無限航區,二級動力定位,續航能力大于10000海里,自持力大于60天。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工程技術部主任陽寧介紹,根據國家863計劃的任務,“探索一號”將成為全國產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的支持母船。同時在中科院“海斗深淵”先導專項支持下,也將作為萬米深海的海上作業平臺及支持母船,支撐我國萬米載人、無人潛水器的海試及深潛作業。

他表示,與蛟龍號國產化率較低相比,我國首艘全國產4500米載人潛水器計劃實現國產化率90%以上,其定位是提高我國載人潛水器的自主制造能力、降低運行成本。陽寧說:“簡而言之就是讓更多科學家能夠用得起、開展好深海探測。”

目前,該潛水器部件已經大部分制造完成,進入裝配階段,按照科技部計劃將于2017年上半年進行海試任務。

除作為深潛器的工作母船和工程試驗平臺外,“探索一號”還具有充分的深海科考作業能力。船上建有地質、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冷凍樣品庫等十余個實驗室,另在甲板面設置2個可拆卸式移動實驗室,能同時搭載60名船員、科學家及潛航員。

陽寧介紹,“探索一號”科考船將于5月6日從廣州南沙港起航,駛向海南三亞接受驗收并進行海試。海試完成后計劃于近期駛往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執行中科院先導專項“海斗深淵”科考任務。

由于目前世界各國對超過6000米海溝內部生態情況了解甚少,其地質過程、化學過程是國際科研熱點。他表示,該項目的推進將聚焦深淵科學前沿問題,建立我國深淵生物學,深淵生態學和深淵地學等海斗深淵學科體系,也將是對極端海底環境下工程技術能力的提升和考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