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尋找新動力

2016-09-22 07:2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

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基本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在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不利局面下,這一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背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功不可沒。

供給與需求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兩者互為條件,相互轉化。許多年來,我國強調從需求管理的角度進行政府宏觀調控,推動經濟實現高速增長。但問題是,需求側的“三駕馬車”目前都面臨不小壓力。特別是我國正處于“三期疊加”的發展階段,如果繼續采取刺激需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不僅邊際效應遞減,從長期來看,也只會讓經濟結構粗放、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積重難返。

一年來,按照深化改革要求,各部門各地區在堅持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

這一系列舉措的成效目前正在初步顯現。從生產供給看,工業正在加速擺脫產能過剩和市場需求不振等矛盾的困擾,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效益指標有所改善;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和居民消費相關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穩居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更重要的是,新主體新成果快速增加,新產業新業態方興未艾,新產品新技術迅猛發展,新服務新模式不斷孕育成長。供給側的改善,也帶動了需求的回升與升級。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周期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主要矛盾已轉化為結構性問題。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從供給側發力,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林子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