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體系建設破解教育信息化的“頂棚效應”

2016-11-15 07:51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

2016年9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期間,山東科技大學考點的考生進入考場。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思想匯】

“十二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迎來最快發展時期,在基礎建設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下一步教育改革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當信息技術給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許多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之時,教育領域還普遍存在著低效應用、浪費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與教育信息化遭遇到“頂棚效應”有著密切關系。教育部頒布的《“十三五”教育信息化規劃》,提出“四化”體系建設指導思想和要求,為破解“頂棚效應”、構建未來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實現途徑。

“四化”體系的提出,標志著教育信息化進入體系建設階段

2015年5月,在教育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的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提出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目標,即“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以下稱‘四化’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這一指示為我國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同年在國務院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劉延東副總理強調指出,加快“四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革命性影響,將“四化”體系建設上升到教育革命的高度。

“四化”體系建設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進入新世紀,世界各國迎來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高潮,試圖通過信息化將教育帶入未來。但隨著建設高潮的消退,人們發現,教育信息化不僅未能如其所愿帶來革命性影響,而且還遭遇到“頂棚效應”。所謂“頂棚效應”是指,在現有學校教育教學體制機制下,教育信息化經過建設高潮后,逐步達到發展極限,出現低效應用甚至停滯現象,不管如何努力,都難以突破。據筆者粗略估算,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經出現了5-7年左右的停滯期,而美國、日本則出現了10-12年左右的停滯期。

教育信息化出現“頂棚效應”有著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被“添加到現有學校”的信息技術,基本上“被置于學校的邊緣”或停留在對現有體制機制細枝末節的修修補補上。2010年11月,美國對外發布的“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變革美國教育:技術推動學習》”中指出,信息技術在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已充分證明:信息技術只有引發組織在結構、流程等層面的深層次、系統化、整體性變革,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和成效。未來“需要進行由技術支持的重大結構性變革,需要重新設計各級教育系統的工作流程和體系結構,而不是進化式的修修補補”。其實,在經濟、軍事等領域因應信息技術應用而引發革命變化的,無不是通過突破舊的體制機制,構建新的體系而發生的。“四化”體系建設試圖通過重構教育體系,進行結構性變革,實現從關注工具使用轉到關注應用效果上;從關注深度融合轉到關注教育變革、體系建設上。

“四化”體系著眼于構建人—機結合的未來教育、培養大批創新人才

美國著名教育家阿蘭·柯林斯認為,歷史上的人類教育經歷了三個時期:學徒制、大眾化的學校教育和終身學習。第一次教育革命是工業社會的學校教育取代農業社會的學徒制教育;而隨著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進入知識社會,第二次教育革命——從學校教育過渡到終身學習成為可能。現在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決策者應該重新思考教育的時候了。他甚至警告,未來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將新技術這股新生力量融入學校,那么,“學校教育將消解在未來的世界中”。

“四化”體系的提出,正是站在了教育革命的高度,重新思考并試圖構建“新型的人—機結合的知識生產體系”。

網絡化是指人與人之間智慧相連。目前,互聯網正在開啟互聯網發展史上的第三次重大變革——“人的網絡”時代,即互聯網經歷了從“機器與機器”“人與機器”向“人與人”時代演進。“人的網絡”時代將為學生構筑自適應的“連通小世界”,實現人與人的智慧的連接,學生可以與全球的優秀教師、科學家、學者、學生、實體人或虛擬人等隨時隨地地連接,不斷獲得廣泛而新鮮的知識、信息與智慧,世界正成為一所大學校。

數字化的核心是構建人機合一的思維體系,使電腦成為學生須臾不能分離的“外腦”。人機結合是信息時代的人類認知的基本方式。人的認知不僅發生在我們的頭腦之中,還發生在人與人、人和工具——電腦之間的交互過程之中,未來人腦加電腦的協同認知將成為主流。中科院院士戴汝認為:“在信息時代,人—機結合的思維將會取代我們個人為主的思維方式。”新的思維體系構建是從四個維度梯次推進的:第一,教育教學內容的數字化,目前已經接近完成;第二,是教育工具(思維工具)的數字化,像文字變圖像、視頻,黑板變白板,工具變3D打印,實驗變虛擬實驗,現實變虛擬現實等,為學生思維提供數字化“柺棍”;第三,是教育教學行為的數字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大數據顛覆了人類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方式,教育有了大數據,就像醫學有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通過記錄每名學生“行為軌跡”,分析全體學生的行為數據,描繪學生思維狀況,讓學生的思維“透明”;第四,是數字化的最高級階段——人腦的數字化,創建“超級大腦”。通過人腦與電腦任務的再分工,將學生從繁重的記憶、計算等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把智慧集中到解決復雜問題、創新上。

“個性化”是指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無二的世界。”早在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報告中提出,要把促進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作為當代教育的宗旨。由于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教育無法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這一狀況正發生根本性轉變。信息技術可以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2010年,國家頒布的教育規劃綱要強調指出:“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是教育觀念上的一次大轉變。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要求,要加快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從知識傳授為主向能力培養為主轉變,從課堂學習為主向多種學習方式轉變。”

“終身化”是指人類教育面臨著重新思考和規劃學校內外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任。柯林斯認為,第二次教育革命使教育從學校拓展到家庭、工作場所、社會教育機構、學習和技術中心等,“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學習”,人類的終身學習成為可能。與此同時,技術擴大了教學規模、放大了優秀教師的智慧。千百年來,人類教育基本上都是小規模傳播過程,數名、數十名學生上課跟隨一名老師學習,而隨著遠程教育、“慕課”等形式的興起,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學生向世界一流大學、中小學名校優秀教師學習成為可能。這昭示著人類教育正經歷著自印刷術發明之后的又一次教育革命。

“四化”體系建設對策建議

體系建設是一場革命,需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上海考察工作中指出:“推進教育信息化一定意義上又是推動改革,沒有改革,教育信息化很難,初期可以,中后期可能困難很大。”美國著名教育家、Logo語言發明人西摩·佩伯特教授曾以學校引入鉛筆技術作隱喻,諷刺人類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的膽小甚微的心態:當鉛筆技術發明已經風靡社會,有人決定將其引入教育。為了慎重,決定在每個教室只放一支鉛筆,因為給予每個小孩一項新技術,風險太高。如果能產生好的結果,那么接下來就在每個教室放兩支鉛筆。佩伯特批評說,在教室里放入一臺或六臺計算機當作朝正確方向前進的步驟,就好比說爬樹是向空間旅行的正確方向上邁進的一步一樣,不僅步伐小,而且方向還是錯誤的。

美國賴格盧斯教授認為:“在政府下定決心改革舊的教育系統之前,教育范式的徹底轉變是不會發生的。”國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充分發揮國家體制機制優勢,扮演創新的領導者、推動者角色,設定教育變革的目標、基本路線、準則和時間表等,積極推動體系建設。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社會信息化的原動力。充分發揮企業在研發、投入、服務和產品供應方面的作用是構建體系的關鍵。長期以來,學校逐漸成為一個制度化、機構化、官僚化的機構,對教育市場形成壟斷,阻礙了信息技術的革命性力量——企業、技術、社會資本等生產力要素的進入,學校成為信息技術低級應用的“信息孤島”。未來應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參與教育建設與服務,真正建立起“政府評估準入、企業競爭提供、學校自主選擇”機制。(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