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貧”,加出青海旅游新經濟帶

2016-11-24 14:32 來源: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站
【字體: 打印

暢游花海

美麗視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隨著我省旅游脫貧項目加大實施,那些曾經“藏在深閨人不識”的小村、小莊,如雨后春筍般在山坳間“火”了起來,迅速成為省內外游客趨之若鶩的新風景區,成為青海旅游的新經濟增長帶。

盤活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鄉村成為別樣旅游風景,生產生活田園生成旅游財富

今年以來,我省各方面因地制宜、群策群力加大力度扶持推進貧困村發展鄉村旅游,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安排專項資金,組織實施66個重點村旅游扶貧項目,目前已有40多個村動工建設。通過引導貧困戶參加鄉村旅游合作社,開辦農(牧)家樂、經營鄉村旅館或參與接待服務等多種形式,開發了一批具有青海本土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村、示范點。

把旅游產業培育成為貧困地區群眾增加收入的主導產業,鄉村旅游今年在全省風生水起,不僅繁榮了青海旅游市場,而且讓一個個小村莊走出深閨、走向旅游市場,邁上了過去想都沒有想過的脫貧致富“旅游陽光產業路”。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以“避暑仙境·徒步圣地”為主題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朔北藏族鄉邊麻溝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海山莊,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帶動特色農產品、林下養殖、民俗藝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全村致富。

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牙合村這個過去旅游發展空白的小村,在旅游扶貧項目的帶動下,積極打造最美北方梯田,將普通的農田設計成現實版的“開心農場”,今年春夏兩季接待游客1.65萬人次,直接經濟收入26萬余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添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祁連縣八寶鎮麻拉河村采取“現代農牧業+旅游扶貧”的扶貧模式,建設麻拉河村旅游生態賓館扶貧項目,并落實支農扶貧資金10萬元用于該村特色農畜產品銷售攤位的制作加工,讓貧困戶通過參與銷售農畜產品實現增收脫貧……

我省約有80%以上旅游資源集中在鄉村牧區,以旅促農、以旅脫貧“路子寬展”

為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今年以來我省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推動鄉村旅游由傳統的食宿、娛樂向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康體養生、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制作轉變。

同時,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發,探索形成多類型、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制定印發了《2016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行動計劃》,召開(青海)全省鄉村旅游大會,按照(青海)省委“四年集中攻堅,一年鞏固提升”的總體要求,安排部署鄉村旅游發展工作。按照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依托貧困地區自然或人文資源,結合旅游扶貧、休閑觀光農業、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發揮旅游業造血式扶貧的獨特優勢,科學合理開發貧困地區旅游資源。

通過規劃引領、科學規范、適度開發,使廣大農牧區在發展鄉村旅游中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牧民收入,實現脫貧。

如何把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培育成為貧困地區群眾增加收入的主導產業?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道出了旅游發展的扶貧道路,采取“景區+農家樂”或者“互聯網+”等多元模式,不斷完善旅游基礎和配套設施,完善旅游功能,提升旅游綜合接待能力,同時捆綁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等,大力發展旅游業,通過旅游的平臺讓更多的老百姓脫貧致富。

采訪中,記者發現有些地方還創新推出“休閑體驗+旅游扶貧”、“現代農牧業+旅游扶貧”、“項目建設+旅游扶貧”等特色扶持措施通過旅游扶貧新模式,提升了貧困村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品味和服務質量,打造了一批特色濃、品質優、參與度高的鄉村旅游產品,走出了一條以旅促農、以旅脫貧的新路子。

造血式扶貧,到“十三五”末我省鄉村旅游預期攬金5億元,帶動16萬農牧民受益

金秋時節,青海高原天氣微涼,走在大通縣東峽鎮田家溝村連綿的青山和湛藍的天空下,微風吹來水波蕩漾,置身這個高原小村宛如江南水鄉。

“我去年6月份開業的,粗略算了一下一個月基本能掙了5000—6000元錢,比種地強多了。多虧這幾年發展鄉村旅游,要不然游客都是去大景區,哪有我們鄉下什么事!”曾經是“采棉”大軍中一員的劉桂花,因為自家村莊旅游的發展,她選擇回到了村子,開起了“農家樂”,變成了“老板娘”。

今年大通縣在利用好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基礎上,整合發改、旅游等行業配套資金,以深入挖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切入點,在東峽鎮田家溝村、斜溝鄉上窯村、景陽鎮甘樹灣村、黃家寨鎮大哈門村實施鄉村旅游扶貧項目,田家溝村、大哈門村旅游扶貧項目正在組織實施中。

如今,越來越多的“劉桂花”正在我省農村把自己的致富夢變為現實,發展迅速的鄉村旅游,讓農民們共享旅游發展的“紅利”。

“十三五”期間,我省每年新增鄉村旅游接待點200家、星級鄉村旅游接待點100家、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0家,到“十三五”末,全省鄉村旅游收入達到5億元,帶動16萬農牧民受益。據青海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徐浩介紹:“旅游扶貧是造血式扶貧、廣泛受益的扶貧、物質和精神‘雙扶貧’、富有尊嚴的扶貧和促進和諧的扶貧。”

徐浩說,對民俗文化資源豐富和生態環境良好的貧困村,實施民俗體驗游、鄉村觀光游等項目,扶持發展鄉村旅游、民族手工、特色文化等服務業,讓群眾就近就地脫貧致富。此外,2016年我省還將設立10個鄉村旅游創客基地、培訓100名鄉村旅游帶頭人、評定1000個優秀鄉村旅游示范點,培訓10000名鄉村旅游從業者。(孫海玲)

新干線

德勝村:搭車旅游產業脫貧

頭幾年,說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龍羊峽鎮的德勝村,周邊幾里地外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貧困村的大帽子可是扣了好多年。

當然這也不能怪別人,要怪還是怪村里人“不爭氣”,因為村里連個像樣的發展產業都沒有,全村一年下來除了幾個年輕壯勞力外出打工外,家家戶戶基本都是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11月14日,記者來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鎮德勝村,當和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虎聊起村子是如何脫貧時,書記先給記者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近年來,共和縣為了讓貧困農牧民群眾實現早日脫貧,立足于貧困村所在地的地理生態、民族風情、民族文化等區位優勢,在省扶貧局等單位部門的幫助下,積極爭取扶貧資金,做足“旅游+扶貧”文章,因地制宜編制鄉村旅游扶貧發展方案。

德勝村毗鄰龍羊峽景區,距離縣城也只有30多公里,既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又有了政府鄉村旅游扶貧項目的支持,這讓村里人有了開農家樂致富的想法。

“以前每年家里就靠種點小麥填個溫飽,自從開了農家院每年至少有四五萬元的穩定收入。”村民樊有平原本是村里的貧困戶,得益于鄉村旅游扶貧項目在村里的實施,他把自家的莊廓翻修擴建了一下后,開了這家牡丹農家院。

牡丹寓意著富貴,樊有平說當初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能夠靠它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如今,在樊有平的精心打理下,院里院外都十分溫馨、祥和,而且農家院的規模也越辦越大,已有大大小小的客房、餐廳16間,能夠同時容納80人就餐和住宿。

開了農家樂后的樊有平不僅實現了脫貧,他還不忘讓其他貧困戶獲得更多收益,他打算明年開春在農家院前種植些觀賞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吃飯、住宿、觀光。

現在,包括樊有平在內的22家農家樂還每家聯戶4-5戶的貧困戶,采取“聯戶經營”的模式,按照不低于項目戶投資額的10%進行利潤返還,即22家農家樂每年為每戶聯戶貧困戶分紅1000元人民幣。

“村里開的22家農家樂只是村子脫貧致富的一個開始,相信在黨的好政策下,村里會有更多致富法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虎信心十足地說道。(蘇烽)

旅途牧歌

來“古街”尋找鄉趣

對于父輩來說,每個人的兒時歲月里,都會有一些難忘的鄉間玩耍的趣事,每每提起,便會感嘆一句“再回不去咯!”

而在距離西寧市區約13公里的大堡子鎮陶北村有這樣一座鄉趣園——西寧鄉趣農耕文化生態園,在這里,可以讓你找回那些逝去的舊時光……

一進門,便看到幾個紅色的大字——西寧鄉趣農耕文化生態園。漫步鄉趣園,目光觸及之處皆為風景。濃郁的綠色、一排排花廊、一處處帶有歷史印記的民居建筑……有古樸的木頭房,高高的土炕,充滿激情的舊畫報、老照片,老舊的大食堂,大大的石磨盤上還放著大大小小的用紅綢子包扎的酒壇子……

老房子的大門上都有原主人的人名,王有財、陳生斗、賈德明、張連德等,每個院子就是一個遙遠的故事。“這舊畫報和小時候看到的一模一樣!那邊還有鄉村文化展館,據說這些‘老物件’都是老板從青海的河湟谷地淘寶回來的,太有年代感了!這感覺真的是回到了童年。”一位游客興奮的對著身旁的年輕人說著。

古村,古井,古樹,古屋……似詩如畫,古色古香。隨手一拍都是濃濃的懷舊范兒!

在這里,我們不僅能看到古老的建筑,也可隨意走進日光大棚,盡情采摘品嘗綠色無公害的西紅柿、葡萄、甜瓜和草莓等,還能在鄉村大舞臺演藝廳,聽到最正宗的“花兒”……鄉趣園占地面積33公頃,分為美食坊、采摘區、鄉村動物園、汽車電影院等不同區域。這里的“公社食堂”供應烤全羊、烤雞、烤鴨、烤兔、羊雜湯,食堂內飄出的孜然和羊肉的香味彌漫著整個園子。

玩累了,坐下來,卸去一天的疲憊,嘗一回最地道的農家樂。農家菜的味道總是最樸實的,最能讓胃刁的你得以滿足,不只是味道,更多的是兒時的記憶!

休息日來到這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愜意地聊天、休閑,還可以在果園里采摘,看著老街內展示的不同時期人民群眾的生活、學習等歲月回想照,讓前來的客人感受到濃濃的鄉村田園生活,也讓客人在這里回憶起遠方的最美的家鄉,記住濃濃的鄉趣舊時光。(金玥彤)

食色街頭

“攪出”舌尖上的青海美味

將豆面、青稞面、白面按照一定比例徐徐撒入沸水,邊撒,邊用搟面杖360度攪動……看到這,大多數青海人便能猜到鍋中是老少皆宜的青海特色美食——攪團。

攪團是青海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根據主要用料不同,分為蕎面攪團、豆面攪團和洋芋攪團。

攪團好吃,可做起來卻要費一番功夫。首先在大鍋內燒上水,等水燒開后,把按一定比例混合好的青稞面和豆面徐徐撒入鍋中,再用搟面杖使勁攪。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添加一些開水進去,等鍋里見不到面疙瘩就蓋上鍋蓋燜三十分鐘左右即可出鍋。做好的攪團吃不完,第二天加點水,拌上蔥花、辣子、醋一起吃,叫“飯疙瘩”,還可以在涼的時候切成塊兒,涼拌吃,就是飯塊。

“關于攪團,在大西北的各地有不同的吃法,做攪團的選料也與所不同。我的家鄉一般選豆面、青稞或其他粗糧。做好的攪團上面淋上油潑辣子、蔥花、油熗腌菜、醋、韭辣,看起來宛如白玉盤上綻放的斑斕花色,色香味俱全。”

老家是青海湟中縣的關先生自從工作以來很少回去,如今,再聽到“攪團”時,心里充滿淡淡的鄉愁之情:“小時候,家里條件并不好,一年能吃上一頓攪團就算是改善生活,還記得小時候,母親在灶臺邊做攪團,透過霧氣氤氳的水汽,一邊用力的攪著攪團,一邊告訴我攪團要沿著一個方向攪,這樣攪出的攪團才好吃。”

據說,攪團,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可以說是農家的救命飯。那時,農民的口糧標準低、粗糧多,攪團含水量大,少量的面粉可以做出大體積的食物,用以充饑;攪團是用豆面做的,與醋水一塊吃,掩蓋了粗糧的缺陷,口感好,又增強食欲。(孫海玲)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