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提前完成年度“消劣”任務

2016-11-29 11:55 來源: 浙江日報
【字體: 打印

納入今年消劣計劃的6個斷面水質均已達標,省控劣Ⅴ類斷面減至7個
我省提前完成年度“消劣”任務

11月28日,記者從省治水辦獲悉,省控斷面臺州金清新閘已連續3個月以上穩定在Ⅴ類水質,與去年同期相比,氨氮指標下降61.7%、總磷指標下降30.5%。

隨著金清新閘消除劣Ⅴ類,納入我省今年消劣計劃的溫州甌海區白象、平陽縣江嶼、嘉善縣楓南大橋、臺州市黃巖區朱砂堆、溫嶺市新河和臺州市路橋區金清新閘等6個斷面水質均已達到或優于Ⅴ類,全省順利完成2016年度消劣任務。

我省出臺《浙江省劣Ⅴ類水質斷面削減計劃(2015—2017)》以來,截至目前,省控劣Ⅴ類水質斷面已經由2014年的25個削減至7個,分別是:杭州拱墅區半山橋、蕭山區出口,溫州瑞安市塘下、樂清市蒲岐,臺州椒江區柵浦閘、巖頭閘、路橋區三橋埠頭。到2017年底,全省將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提前3年完成國家“水十條”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任務。

消劣重擔,道阻且長

在浙江,不少臨河而居的人們有著“窗難開、景難觀”的痛苦回憶。

據省治水辦統計,2014年,全省221個地表水省控斷面中,有25個為劣Ⅴ類,占10.4%。這些劣Ⅴ類水質斷面主要分布在杭嘉湖、蕭紹、溫黃、溫瑞等平原河網地區,污染嚴重,成因復雜,治理難度大。

“綜合分析,劣Ⅴ類水質斷面治理難點體現在‘舊賬’和‘新賬’兩方面。”據省治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舊賬”主要體現在我省很多地方基礎設施不完善、截污納管不全面、配套管網建設不足,且管網質量不高,雨污不分流,錯接、漏接、混接現象普遍,直排入河問題難以根治。“新賬”則是區域經濟相對發達,重污染工業企業分布較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再加上這些局部區域人口密度很高,特別是外來人員高度聚集,生活污染問題尤為突出。

同時,作為農業大省,我省農業面源污染也較為突出,特別是局部地區前幾年養殖業高度集聚,局部區域污染負荷極大,中小養殖戶畜禽廢棄物處理設施不完善,處理不達標等現象,給水環境帶來了很大壓力。

此外,還有“先天不足”的地理原因,我省劣Ⅴ類水質斷面主要集中在平原河網地區,河道底泥淤積嚴重,水流緩慢,新鮮水補給少,水體自凈能力差。

事實上,囿于劣Ⅴ類水質斷面攻堅戰的,不僅是浙江。根據環保部環境公報,2016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1940個斷面中,除33個斷面因斷流未進行監測外,劣Ⅴ類201個,占10.4%;十大流域中,劣Ⅴ類占11.3%。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曾公開表示,在國家“水十條”涉及的目標任務中,實現難度最大的可能就是劣Ⅴ類和城鎮黑臭水體的治理。

消劣之戰,攻堅克難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舠擱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南宋詩人戴復古曾經留下這樣寫意的詩句描繪臺州金清大港。

然而,詩句中的美景卻一度因日趨惡化的水環境而被顛覆。

“又黑又臭,誰敢靠近。”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漁船上拋落的廢棄品、沿岸企業的偷排漏排,這些垃圾扔進金清大港后,又被潮水推到岸上,常年累月地堆積。金清大港水質淪為劣Ⅴ類,沿岸更有長達3公里的“垃圾堤”。

“確保完成今年金清新閘最后的消劣硬任務,我們責無旁貸。”金清大港河長鄭米良介紹,在臺州市的8個省控劣Ⅴ類斷面中,除黃巖江口斷面外,椒江柵浦閘、巖頭閘,黃巖朱砂堆,路橋下里橋、金清新閘、三橋埠頭,溫嶺新河等7個均在金清水系。分步進行,各個突破,成了勢之所趨。

在金清新閘消劣主戰場路橋區金清鎮,當地建立了“干部包河、隊組定塘、黨員聯戶”的制度,組織發動了干部群眾對鎮級以上河道進行全面打撈,一個夏天就打撈起浮萍68.6噸、水草35噸。

“金清新閘的消劣必須舍得花重金,加大治水工程的投入建設力度,才能實現金清大港清流入海的目標。”路橋區委副書記、區長潘建華說,工程治污成為了金清新閘消劣的主攻方向。其中,僅路橋城區污水處理廠準四類提標改造工程一項,就投資8000多萬元,設計規模為9萬噸/日,現已完成調試。

臺州全市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建設微型水質監測站并提供水質監測數據的模式,開建治水“天網”,已建成投運水質監測站142個。這套水質監測站每4小時上傳一次檢測數據,一天6次,對轄區內水質形成24小時全天候監測。

臺州的河道消劣大攻堅,可謂是全省的一個縮影。據統計,臺州全市共有8個省控劣Ⅴ類水質斷面被列入《浙江省劣Ⅴ類水質斷面削減計劃(2015—2017)》,數量居全省第一。截至今年10月,黃巖江口、路橋下里橋、金清新閘、黃巖區朱砂堆、溫嶺市新河等5個斷面已完成消劣。

同心協力,根除“劣跡”

消劣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只有根除“劣跡”,從根源上做文章,才能使水清岸綠的美景常在。

江南水鄉嘉興,曾經有5個省控劣Ⅴ類水質斷面,數量居全省前列。這里也曾是生豬養殖密集區,生豬飼養量一度達到743萬頭,占全省總量近五分之一。嘉興把生豬減量當做水質提升的首戰,2013年至今,嘉興市生豬養殖已經累計調減90%。

事實上,作為消劣的主抓手之一,我省農業農村面源治理已初戰告捷:近9000家規模豬(牛)場已全部完成污染治理,39個散養豬重點縣、規模水禽場污染治理全面完成,91%以上的養殖場實現農林牧結合生態養殖模式,規模化養殖比重高出全國26.8個百分點。

資金投入也是消劣的保障之一。“據我省調研情況,有的黑臭河每公里整治資金約為2000萬元至4500萬元,包括污染源治理、截污、污水處理廠建設、清淤、引水活水等。”省環科院專家介紹,水質污染易反復是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的一大難題,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要重前期整治,更要重長效管理,特別是保持水體流動性和河面河岸的整潔。

目前,全省正在全面調查入河排污(水)口,依法進行規范化標識,這是今年省治水辦部署開展的一項全新的重要工作。將對非法設置、設置不合理、經整治后仍無法達標排放的排污口進行清理;對保留的排污口、排雨水口,則設置規范的標識牌,實施“身份證”管理。摸清家底,趁勢清理沿河排污(水)口,無疑又將為打贏消劣攻堅之戰增添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黑臭河并不都是大江大河,部分如同毛細血管,分布在公眾身邊,卻很難從地圖上查到。抓消劣、防反彈,僅憑政府“一頭熱”,很難保證全天候無死角監督。在浙版“水十條”中,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被放到了重要位置,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舉報,調動群眾力量,對這場消劣戰,同樣尤為重要。(記者 江帆)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