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怎么儲?農民虧不虧?市場購銷如何?——黑龍江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新觀察

2016-12-01 16:5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日電(記者 王建)今年是東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第一年,隨著市場化收購展開,東北“地趴式”儲糧方式是否有所改變?農民種玉米虧不虧?市場購銷怎么樣?記者就此深入農戶、收購企業、糧食部門,一探究竟。

儲糧方式:由“地趴糧”到科學儲糧

在東北,許多農民習慣將收獲的玉米堆在自家院子,這種“地趴糧”一旦遇到暖冬就容易出現玉米生霉。在市場化收購的背景下,能否賣得出、賣上價,關鍵要儲好糧,保證玉米質量。

黑龍江省今年加大引導農民科學儲糧力度,開展消除“地趴糧”攻堅戰。在黑龍江省賓縣常安鎮營口村,一進村頭就能看到每家院子里都有儲糧倉,離地面約30厘米,里面裝著金黃的玉米。

營口村種糧大戶楊成發今年種了97畝玉米,在他家院子里,有一大一小兩個儲糧倉,大的糧倉長40米、寬1.5米、高2米。楊成發說,這個倉能裝70畝的糧,通風透光較好,可以實現自然風干,準備明年5月再賣糧。

在哈爾濱市雙城區東官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大院內,兩趟金黃色的玉米碼的整整齊齊,有1米多高,旁邊的6個“玉米樓子”也裝滿了玉米。合作社理事長付海維說,以前收獲的玉米都是堆在院子里,很容易出現生霉情況,還可能發生鼠蟲害,造成糧食損耗。

在國家托市收購時,玉米生霉還有可能降低收購標準,現在市場化收購則完全看質量。對于消除“地趴糧”帶來的好處,黑龍江省一些農民還編成了順口溜:玉米上樓,賣糧不愁;科學儲糧,減損增收。

為了做好科學儲糧工作,黑龍江省糧食局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戶玉米科學儲存指導工作的緊急通知》。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朱玉文說,農戶科學儲糧工作是糧食進入流通前的重要環節,是促進糧食順暢流通的關鍵。

種糧效益:收益減少幸好有補貼

目前,東北玉米已大量上市,加工企業和貿易商的收購價比去年有所下降。據黑龍江省糧食局監測,當前黑龍江省玉米收購價格區間在0.61-0.75元/市斤(標準品水分14%的到庫價格),全省均價為0.68元/市斤。

種自己家承包地的農戶沒有土地流轉費,玉米價格下降雖導致收入減少,但仍有利潤。黑龍江省肇東市昌五鎮種糧大戶陳彬今年種了15畝玉米,收獲的玉米剛賣完。他說,不算自己的人工費,每畝能掙200塊錢,再加上國家補貼每畝玉米利潤300多元。

對于流轉土地的合作社、種糧大戶等部分新型經營主體來說,加上補貼,略有盈利。黑龍江省賓縣常安鎮營口村種糧大戶楊寶臣今年種了92畝地,其中70畝是流轉而來。楊寶臣算了一筆賬:每畝玉米平均產量1300斤,按0.7元/市斤,可以賣910元;流轉費每畝500元,種子化肥農藥約230元,農機作業費200元,每畝賠20元。

今年黑龍江省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每畝補貼標準為153.92元,目前已發到農民手中。加上補貼,楊寶臣每畝玉米掙130多元。“幸虧國家還有補貼,不然指定賠錢。”楊寶臣說。

在玉米收益減少背景下,黑龍江省加快種植結構調整,今年玉米比上年調減1922萬畝,大豆比上年增加1155.6萬畝。黑龍江省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明年還將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升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加農民二、三產業的收入。

市場購銷:加工企業入市積極

在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門前,滿載玉米的掛車“一輛挨著一輛”,一直延伸到城外。據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石曉梅介紹,入市收購以來,公司開足馬力,不間斷生產,最大限度地收購,截至11月22日,已收購玉米26萬噸,目前每天收購約1萬噸。

隨著玉米價格下降,一些玉米加工企業加大馬力擴產能,迎來發展機遇。黑龍江省隆信銳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玉米加工,公司董事長何彥輝說,知道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后,今年7月公司增加了一條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到了15萬噸。“玉米每噸比去年至少降了600元,對加工企業來說是最大利好消息。”

據了解,當前玉米收購主體主要是玉米深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年加工玉米120萬噸的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今年7月就增加了10萬噸加工能力,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加工玉米可達240萬噸。記者從黑龍江省糧食局獲悉,今年內黑龍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可由180億斤增加到220億斤。

除玉米價格下降外,針對玉米深加工企業的補貼也是讓玉米深加工企業大幅擴產能、滿負荷開工的重要原因。黑龍江計劃對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萬元或年加工能力10萬噸及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給予補貼,每噸補貼300元。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