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株洲所推進人與設備有機結合搭建生產線“鋼鐵俠”

2016-12-04 07:4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4萬平方米的車間,生產著全球30%、全國70%的軌道交通核心零部件,如電傳動、制動系統、信號系統……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國內首條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生產線。今年10月底,隨著該生產線首個訂單產品的下線,國內首條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生產線宣告基本建成。中車株洲所黨委副書記楊首一表示:“生產線并不一味地追求全自動化,目前的智能生產線是一條人與設備高度協同的生產線。”生產線采用一套作業支援系統,員工通過控制器的指引和控制來完成工序作業所需物料的拿取、工具的使用及作業結果的反饋。

楊首一解釋,市場特點決定了大型裝備制造業是一種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模式。如果追求一味的全自動化,必將帶來不夠靈活、產品切換效率低等問題,所以中車株洲所在智能制造軌道交通生產線的建設上對關鍵工序推進自動化,并充分考慮人和自動化設備的有機結合,利用人的靈活性和自動化設備高效、加工一致性的優點,搭建自動化的人機結合設備。

以生產線上的緊固作業生產防呆系統為例,“由于產品接口多樣,所有與產品結合的動作,我們都由人來完成;而緊固力矩的控制、采集,物料的配送則由機器設備來控制。”中車株洲所制造中心副主任易衛華說,這樣既充分發揮了人的靈活性,也充分利用了機器的高效及質量一致性,是生產現場的“鋼鐵俠”。

除了人與設備的有機結合,流程管理也同樣重要。“以往我們認為,要實踐智能制造,就是買幾臺自動化設備就可以了。”易衛華說,但通過項目的實踐摸索,越來越發現買幾臺自動化設備并不復雜,復雜的是如何管理設備,如何結合自身的生產特點最大化地發揮設備的效用。

易衛華介紹,要做到最大化發揮設備的效用,必須從管理、業務運行流程開始。例如,當市場來了一個訂單后,如何將訂單轉化成產品的設計、加工工藝參數;如何將這些加工工藝參數傳遞到現場的終端設備……“這些光靠買自動化設備是不夠的,光找咨詢公司也不夠,必須要靠公司內部扎實地去梳理業務,形成管理流程。”中車株洲所采用以終為始的方法系統規劃、分步實施,做好流程管理。光在上線生產執行系統前,就用了3年時間,梳理并標準化了112個流程,并用麥克哈默流程再造的方法,不斷優化流程。(記者 李心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