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中國政府獲“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舉行吹風會

2016-12-13 17:57 來源: 中國網
【字體: 打印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于2016年12月13日(周二)下午2:30在西院(東城區和平里中街12號)主樓216會議室召開新聞吹風會,由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介紹我國政府獲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相關情況。


人社部宣傳中心副巡視員龔南相主持新聞吹風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今天我們召開中國政府獲“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新聞吹風會。出席吹風會的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先生,副主任黃華波先生。今天吹風會有兩個議程,一是介紹情況,二是交流互動。首先,請唐主任介紹情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 唐霽松]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主要是向大家介紹中國政府獲得“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的相關情況,并愿意回答與之相關的問題。

一、背景情況

2016年11月14日至18日,國際社會保障協會(英文簡稱ISSA)第32屆全球大會在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召開,全球逾150個國家的1000余名社會保障管理者、專家和從業人員參加了會議。本屆大會確定的主題是“轉變生活,塑造社會”,其基本內涵是:追求社會保障卓越管理;通過多種措施尋找應對之策,分享各國社會保障管理經驗與創新手段,共同推進世界社會保障進程;在更寬廣的領域探討社會保障對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通過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改變生活、塑造社會。

以“在世界范圍內,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的提升,促進各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在社會正義和公平的基礎上,推動人類社會和經濟條件的改善”為宗旨的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成立于1927年10月4日,在社會保障領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代表性最廣泛的國際組織。其會員主要為各國社會保障經辦機構和部分國家的政府機構,目前共有來自超過157個國家的327個會員機構。總部設在日內瓦。

1994年,中國當時的勞動部作為正式會員加入該協會。

今年,11月17日,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將“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表彰中國近年來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尹蔚民部長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了這個獎項。中國政府是第二個被授予“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的國家,2013年巴西政府因“博爾薩家庭計劃”(一項減貧計劃)獲獎。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是對某一個國家在社會保障方面做出的非凡承諾和杰出成就的世界性認可。獲獎基于以下主要原則:一是該項目屬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章程第一條規定的社保項目范疇。二是該國政府對此項目顯示了強有力而持久的政治決心。三是該項目效果具有示范性且管理有效。四是該項目對該國人民產生了積極效果,如果能包括保護和預防(積極介入)兩方面的因素就更為理想。五是該項目包括其他國家可借鑒的因素。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主席斯杜威先生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社會保障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闡述了中國的社會保障成就對世界社會保障發展的貢獻和意義。他表示,對中國的表彰將進一步鼓勵全世界各國政府關注并學習中國經驗,以惠及本國人民。中國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

二、獲獎情況及相關評價

國際社會給予中國政府高度評價。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獨立評審團對中國政府獲得“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的評審意見是:

“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憑借強有力的政治承諾和諸多重大管理創新,在社會保障擴面工作方面取得了舉世無雙的成就。這個過程的特點不僅僅體現在中國人民的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升,而且還體現在連續性的采用不同類型的(社會保障)計劃和分階段按部就班推進的舉措,使成就得以持續,并使之適應不斷演變的需求和重點工作”。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指出,通過表彰中國社會保障擴面工作所取得的顯著進展,將進一步鼓勵全世界各國政府關注并學習中國經驗,以惠及本國國民。重要的是,中國政府諸多努力的積極影響將不僅僅局限于中國,還將延伸至需要社會保障加以保護的他國民眾。

頒獎典禮上,尹蔚民部長與世界各國分享了中國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經驗。他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經驗包括:一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全民共建共享;二是必須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逐步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三是必須立足中國國情,把國際經驗與自身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為積極應對挑戰,中國政府將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更加公平、更可持續作為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努力方向,著力推進制度基本定型,體制機制更加完備,法定人群全面覆蓋,基本保障穩固可靠,基金運行安全有效,管理服務高效便捷,努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秘書長康克樂伍斯基先生認為中國社保的亮點和管理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

通過強有力和持久的政治決心、不斷增加的資源投入和重要的管理創新,中國在過去十年實現了前所未見的社保覆蓋面擴大。根據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掌握的數據,2008年至2015年,中國在社會保障領域的公共開支年均增長20%,公共支出從2008年占GDP的6.57%增長到2013年占GDP的10.04%。養老覆蓋面從2010年的3.59億人擴大到2015年的8.58億人,年均增長率為27.7%。醫保覆蓋面從2005年的3.18億人擴大到2014年底的13.3億人,占總人口的97%。這一覆蓋面的擴大是通過實施以社會保險項目為主、以非繳費項目和儲蓄相互協調為補充來實現的,這符合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的發展理念,是正確的路徑。

中國政府獲得“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傳遞出來的是社保全覆蓋的“中國經驗”滿滿的正能量,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社保經辦管理隊伍18萬社保人。榮譽不是從天而降,這是長期以來各級社會保障工作者在黨委政府領導下,不懈努力,攻堅克難,勇于創新,開拓進取的結果。同時,也是各級財政部門支持的結果。

三、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保障領域主要改革及成就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保障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則,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政府的奮斗目標,增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全民共建共享;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著力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國的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顯著成就。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廣大人民群眾分享社會發展成果不斷增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建立。上世紀80年代,我們從改革和創建城鎮職工社會保障制度起步,逐步建立了覆蓋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了覆蓋職業人群的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制度。2010年,我們頒布了社會保險法,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志著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進入法制化發展新階段。養老保險形成了職工和居民兩大制度平臺,三大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并不斷完善,我國從此走向全民醫保時代。2014年,我們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社保體系公平性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社會保障項目日趨完備,統籌城鄉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建立。

二是保障范圍不斷擴大。中國已經建立起世界上覆蓋人群最多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從城鎮擴大到鄉村,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各類企業,從就業群體擴大到非就業群體。通過政策、管理能力和資源協調一致,推動了社保覆蓋大量人口和地域,近十年來編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推動世界社保覆蓋面拉高11個百分點(如果不算中國,全世界社保覆蓋面只有50%,算上中國達到61%)。目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8.7億人,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2.16億人、1.78億人、1.82億人。全面解決國有企業老工傷問題,集中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障問題,以及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障等歷史遺留問題。為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2014年,組織實施了“全民參保計劃”,以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和精確管理為目標,力爭到2020年各項保險法定人群基本覆蓋,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

三是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在堅持保基本、兜底線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從2005年起,連續12年大幅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從2014年7月起,首次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月人均55元提高至70元,2015年超過100元。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80%和70%,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同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待遇水平都隨經濟增長有了相應提高。

四是社會保險基金監管能力逐步增強。2015年,五項保險基金收支規模達8.5萬億元,累計結余5.9萬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4倍、2.6倍和2.5倍。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不斷加強,預算約束機制基本建立,基金監督制度不斷完善。通過全面推進社會保險智能監控工作,提高了基金監管效率,監控效果大大增強。通過開展社會監督試點,建立了懲防并舉機制,推動了社保欺詐入刑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解釋深化部門合作,依托信息技術,強力推進社會保險反欺詐工作。

五是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社會保障領域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強化電子社保應用,以社會保險標準為引領,積極推動社會保險“三化”建設,優化、簡化經辦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覆蓋全國、聯通城鄉、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初步形成,統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統應用支撐平臺基本建立,公共服務鏈條延伸到街道、鄉鎮、社區、村,便捷可及、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為人人享有優質高效的社會保障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截至2015年底,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8.84億人,較2010年增加7.81億人。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推動社會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人群全覆蓋,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永遠在路上。

成績只代表過去,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把社會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實、更到位。通過“全民參保計劃”、“同舟計劃”等專項措施,努力將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納入保障范圍,逐步提高待遇水平,為參保對象提供高效便捷的社保經辦服務,努力促進全體中國人民“人人享有社會保障”,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感謝新聞媒體界一直以來對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繼續關注,推動中國社會保障事業的健康發展!

[主持人]為了增強大家對社保成就的認識,下面請大家看一個短片。

【播放短片】

下面是交流互動時間,唐主任和黃主任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 中國網 宗超 攝

[經濟日報記者]有的參保群眾反映辦理社保個人事務需要跑很遠的路,有的繳費也很不方便。針對這種現象,人社部門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經辦服務的能力?

[唐霽松]按照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的有關部署要求,人社部也發了文件,我們提出的要求是“優化公共服務,提升服務效率”。近年來,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在規范和簡化公共服務流程上和探索創新公共服務方式上,以就近、方便、快捷、高效為目標,按照“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的要求,堅持以標準為引領,積極推動信息技術應用,極大方便群眾辦事。

首先,社會保險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

標準化是規范化的基礎。我們在標準化方面做了幾件事:一是確立了標準體系。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標準體系》中,對社會保險相關的標準共提出91項,涵蓋社保通用標準以及五大險種,現在已經成為指導全系統標準化建設的指南。二是這些標準到今年5月底,已經頒布了17項,報批8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還有9項標準正在制定階段。三是標準宣貫工作。我們和一些地區共同建設,比如和重慶建設了“中國社會保險公共服務標準化示范基地”,還有6個保險經辦機構承擔了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20個經辦機構承擔了國家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

第二,積極推進“互聯網+”社保的應用。一是開展電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設,初步構建起包括大廳服務、網上服務、自助終端服務、電視電話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一體化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體系。在33個電子社保示范城市的帶動下,社保經辦服務領域、共同服務質量得到了提升。二是推進管理服務一體化,打造經辦管理服務平臺,努力實現廳網社區,檔案業務、財務業務、社保銀行、辦公經辦等五個方面一體化,真正實現“一個窗口接待,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三是我拓展了網上辦事的服務模式。網上查詢已經普遍開展,網上辦事逐步在推進,從信息的查詢、政策的告知到參保登記、繳費、工資申報再到業務辦理預約、辦事狀態查詢乃至網上支付,網上經辦服務都在不斷深化,正在逐步邁向“網廳一體化”階段。一些地方要求按照“所有在經辦大廳能夠辦理的業務,均要實現在網上辦理”的基本思路,正在積極推進當中。四是延伸掌上服務手段。比如深圳樂山、廣州、成都等等,通過掌上社保,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便捷、及時查詢社保政策和個人權益記錄,開通微信平臺和手機客戶端APP,提供新聞發布、業務個人在線辦理、社保卡的服務以及智能預約功能。但是這些工作的開展,各地還不是太平衡,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電子社保示范城市建設,引導各地拓展網上和掌上服務功能,加大推進新技術的應用力度,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的、可及的社保服務。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黃華波 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想請問,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工作進展如何?2017年底能完成嗎?謝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 黃華波]非常感謝記者朋友對異地就醫的關注。在今年兩會期間,克強總理明確表示,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使老年人異地住院費用可以直接結算。之后,克強總理、延東副總理、馬凱副總理等國務院領導先后作出重要批示,我們認為這個工作是全民醫保實行以后,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有利于大幅度減輕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的壓力和跑腿報銷的事務性負擔,有利于更好增強基本醫保的公平性和適用應流動性,也有利于加強醫保服務的管理,提高服務能力。

為了做好這個工作,我部成立了由分管部領導擔任組長,規劃財務部門、醫保行政、經辦、信息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也成立了辦公室,同時設立了經辦、信息等專題工作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倒排時間,集中攻關,目前取得一些重大突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12月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基本醫療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通知》。這就是人社部發2016年120號。這個文件經過反復征求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反復論證,應該是可行的。文件明確了目標任務、基本原則、主要政策、結算模式、經辦規程、部級平臺、省級平臺責任,還有信息系統的建設等一些重大問題。第二,上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通過了初步驗收。

這標志著這項工作從政策決策、系統建設正式轉向政策落實和系統部省對接試運行的這一階段。同時,加強京津冀、上海、廣東等地方調度,督促今年各地必須要實現省內的跨異地就醫醫保結算,并且與部級系統進行對接,做好準備。

120號文件確定的目標任務是2016年底基本實現全國聯網,啟動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年底擴大到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同時,結合本地戶籍和居住證制度改革,逐步將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和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納入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覆蓋范圍。

120號文件還確定了四項基本原則。一是規范便捷,堅持為參保人員提供方便便捷的結算服務,確保參保人員只需要支付按規定由個人承擔的住院醫療費用,其他費用由就醫地經辦機構與訂點醫療機構按協議約定審核后支付。二是循序漸進。堅持先省內后跨省,先住院后門診,先異地安置、后轉診轉院,先基本醫保后補充保險。結合各地信息系統建設的實際情況,優先聯通異地就醫集中的地區,穩步全面推進直接結算工作。三是有序就醫,堅持與整合城鄉醫療保險制度相結合,與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相結合,建立合理的轉診就醫機制,引導參保人員有序就醫。四是統一管理,堅持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業政策、流程、結算方式基本穩定,統一將異地就醫納入就醫地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的談判協商、總額控制、智能監控、醫保醫生的管理、醫療服務質量監督等各項管理范圍。

下一步,我們將做好文件的解讀、培訓和部署落實工作,搭建部平臺經辦環境,加快開展信息系統的部省對接和聯網調試,盡快開展試運行,按時高質量完成這項任務。為此,我們確定了7個大類、23個大項工作任務,分別以今年年底、明年兩會、明年年底作為時間結點,明確了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謝謝。

[唐霽松]再補充一下時間點的問題,有這么幾個關鍵詞。第一,2016年基本實現全國聯網,這是一個關鍵詞。第二,啟動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的直接結算,這里面一個關鍵詞是“啟動”。另外是跨省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員。第三,2017年開始逐步解決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的直接結算,不是說2016年底就能完成,是2016年底啟動,2017年能夠解決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的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人社部就中國政府獲“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舉行新聞吹風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國日報社記者]請唐主任介紹一下關于“擴面行動”的具體內容,以及未來要采取哪些措施。另外,您剛才提到“全民參保計劃”,您能不能介紹一下具體內容?

[唐霽松]中國政府能夠獲得這個獎,跟中國政府和各基層全國社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國際上衡量社會保障發展的指標主要有兩個:一是覆蓋人口,表明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也就是它的廣度,也可以說是普及性。二是深度,就是保障的水平。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社保擴面工作。社保擴面工作進展主要體現,一是制度建設從無到有,再到基本實現制度全覆蓋。二是覆蓋人數從少到多,再到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實現。

從制度建設上看,上世紀80年代,我們從改革和創建城鎮職工社保制度起步,逐步建立了覆蓋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剛才我也提到了2010年頒布了社保法,在體系建設上,框架已經基本確立。

從覆蓋人數上說。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逐步實現了“三個擴展”,就是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從城鎮擴大到鄉村,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各類企業,從就業群體擴大到非就業群體,從而在覆蓋范圍上打破了不同經濟所有制和不同就業形式、不同勞動者身份之間的界限,提高了社會保險制度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所以,中國已經建立起世界范圍內覆蓋人群最多的社會保障制度。

下一步采取措施主要是繼續擴大社保覆蓋面,其中有一個計劃是“全民參保計劃”。這個計劃主要的工作是通過與政府其他相關部門的數據庫進行合作和共享。比如對人口信息和參保信息進行比對、整理,基本摸清沒有參保的、已經斷保的、漏保的、重復參保的情況,并借此機會加大宣傳力度。擴面的重點在城鎮,繼續以中小微企業、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現在沒有參保的人群,一是小微企業的人員,二是一些靈活就業的人員,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重點。

同時,針對高風險行業,人社部提出“同舟計劃”,實施工傷保險擴面專項報道行動。探索推進網絡就業、創業等新型業態群體參保。現在有一些新業態,比如快遞、網絡的從業者,這些方面確實是社保的一個薄弱環節,我們也在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到今年年底,我們要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啟動全民參保登記工作,這也是全民參保計劃里的一個前提。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國家的“十三五”發展規劃都已經明確提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的目標任務,“全民參保計劃”已經上升到我們黨和國家的重大專項工程,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不僅是社會保險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人享受社會保障目標的必然選擇。“全民參保計劃”的實施,必將對中國未來社保事業發展和精細化管理服務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就回答這些。

[主持人]今天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