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揭牌

2016-12-13 18:44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字體: 打印

通過4年多的建設與試運行,12月9日,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了由中科院院士李廷棟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這意味著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大家族又多了一個新成員。

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屬應用基礎研究類實驗室,依托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地質資料館、國土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面向地質大數據的采集、處理與開發應用,開展數字調查技術、數據集成技術、數據挖掘技術與服務平臺技術的集中攻關研究與創新。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譚永杰,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家王家耀分別任實驗室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礦業報記者了解到,在試運行期間,通過承擔國家、部級科研項目開展相關研究,實驗室在地質調查智能空間平臺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地質云與地質大數據技術體系關鍵技術、地質空間數據集成與綜合處理技術、三維地質建模與交換共享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的應用效果,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其研究成果獲科技獎勵53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11項、二等獎27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取得軟件著作權49項;制定標準9項;出版專著17部,公開發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82篇。實驗室已成為我國地質信息技術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平臺。

目前,實驗室人員結構合理,并采取多種措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設期,實驗室人員入選國土資源部科技領軍人才2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入選中國地質調查局杰出地質人才2人、優秀地質人才2人、杰出青年1人、青年地質英才計劃3人;入選國土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實驗室設立國家博士后工作站,培養博士后3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3人,已成為我國地質信息技術領域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與此同時,實驗室通過與國內外學術合作、建立了野外測試實驗基地、產學研用合作研究基地、主辦國際學術會議17次、國內學術會議34次,設立開放基金課題38項、總經費477萬元,聘用長江學者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等高層次客座研究人員16人,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活躍;利用“地球日”、科技周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為普及地學知識做出了貢獻,獲得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頒發的榮譽證書。實驗室還建立了11項規章制度,為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據譚永杰介紹,國土資源部地質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將加大對“三深一土”科技戰略的支撐,進一步聚焦在地質大數據的理論問題、技術難題、基本算法、程序實現,加大基于新型人工智能技術的地質大數據分析挖掘方法研究,形成以數據密集型的地質調查與科研工作新模式、“互聯網+”的地質數據信息服務新業態為標志的現代化地質調查新局面,力爭在“十三五”期間,申請進入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