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一周年觀察

2016-12-20 15:1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打通內陸聯通世界的“梗阻”——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一周年觀察

新華社重慶12月20日電(記者 趙宇飛)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正式啟動一年。一年來,中新雙方緊扣金融、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四大合作領域,推出“11+7”的政策創新,打通內陸聯通世界的資金、物流和信息“梗阻”,降低了制約發展的物流和融資成本。

47項創新政策創造多項內陸“第一”

今年5月,新加坡輝聯物流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簽約,赴重慶發行10億元人民幣熊貓債。這是境外企業首次到我國內陸地區發行熊貓債,標志著該跨境融資渠道的正式打通。

中新(重慶)項目創造的內陸“第一”不止于此,如首次實現聯通歐亞的鐵、空、公、水多式聯運,以及首次打通內陸到東盟的公路國際物流大通道等。

這些“第一”的背后,是雙方針對內陸地區發展的短板,在金融、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四大領域推出的“11+7”政策創新體系。目前,相關部委已出臺40多項細化的創新政策,以實現雙方的資金融通、物流聯通和信息暢通。

例如,央行、銀監會等部委支持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雙方金融機構互設、企業赴新加坡上市等政策創新;雙方合作探索國際多式聯運,重慶機場向新加坡開放“第五航權”,雙方合作建設海底高速通信光纜等。

中新(重慶)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說,不僅如此,中新(重慶)項目不設地理邊界,開創了“重慶+國內外”“有形+無形”的新模式,其戰略考量不只在于促進重慶發展,而在于增強輻射力,增強體制機制的可復制性,助推“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

多式聯運格局突破物流成本瓶頸

“物流成本和融資成本過高,是中國內陸發展的最大障礙。”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說,能否實現這兩項成本的“雙降”,是衡量此次合作是否成功的根本標準。

如今,在“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重慶團結村,有一張特殊的地圖:“渝新歐”橫貫亞歐大陸,將重慶和歐洲交通樞紐德國杜伊斯堡聯接起來,并以重慶為圓心畫了一個圈,將新加坡、香港、東京、首爾等亞洲主要城市覆蓋其中。

這是重慶依托中新合作項目,為“渝新歐”設定的新目標——升級為“亞新歐”,即依托“渝新歐”實現歐洲與亞洲的鐵路、空運、公路、水運的多式聯運。

“內陸地區物流成本占GDP的16%,遠高于沿海地區的8%和發達國家的4%。”中國交通物流協會聯運分會秘書長李牧原說,不同運輸方式聯通不暢,是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要降低物流成本,必須發展多式聯運。

上個月,一批高端消費品搭乘“渝新歐”班列從德國杜伊斯堡出發,12天后抵達重慶,從保稅區直接通過5小時空運抵達新加坡。這是首批采用統一貨單和載具的鐵空聯運貨物,其運輸時間比空運增加12天,成本為空運的五分之一。

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物流辦主任楊麗瓊表示,歐洲的貨物未來可從“渝新歐”運到重慶,再通過空運中轉到距離重慶四小時航空半徑的亞洲城市,形成以重慶為圓心的“四小時航空經濟圈”,物流成本將大幅降低。

重慶聯通歐亞的“鐵公聯運”也已實現。貨物從重慶出發,通過公路運輸,經廣西憑祥口岸抵達越南河內,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20多天,成本為空運的五分之一。

未來,雙方還將打造兩條“下南洋”的快捷通道:中線通道(重慶-云南磨憨-新加坡)和西線通道(重慶-云南瑞麗-緬甸仰光)。

多樣化融資渠道擺脫融資成本掣肘

近日,重慶西部物流園通過中新(重慶)項目在新加坡成功發行5億美元獅城債。由此,其新建物流倉儲設施的計劃得以實施。

重慶西部物流園負責人說:“以前企業到境外發債,必須在境外有一個主體,資金回流時還需在國內另設立一個主體,手續繁瑣。如今,企業可直接到新加坡開展信用發債,資金可直接回流企業,時間成本從1年降至3個月,利率也低于國內融資和傳統海外發債。”

“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的原因在于融資渠道單一。”新加坡交易所總裁黃良穎說,要降低融資成本,必須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實現資金來源的多元化。

雙方多樣化的跨境投融資渠道已逐步建成。企業在新加坡發債或貸款已達32.2億美元;雙方還合作成立了輻射“一帶一路”的股權投資基金;中信銀行國際運營中心已落戶重慶,將帶來每年數千億元的結算量。

雙方還在構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網絡。如中國銀行和新加坡富登金融合作在重慶設立11家村鎮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

數據顯示,已落地融資項目平均融資成本較今年重慶市1-3年期貸款平均利率低0.6個百分點,已為企業節約成本約1.3億元。未來,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融資成本將繼續下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