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賬本”看2017年國計民生 

2017-03-06 21:3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韓潔、季明、郁瓊源、程士華)預算報告5日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打開這份2017年的“國家賬本”,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每一個數字都關系著國計民生,回應著百姓期盼。

錢從哪來,花到哪去?

根據預算法,我國全口徑的財政收入支出由“四本賬”構成——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國家賬本中,最大頭的就是一般公共預算。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8630億元,比2016年同口徑增長5%。加上使用結轉結余及調入資金2433億元,可安排的收入總量為171063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4863億元,剔除地方上年使用結轉結余及調入資金后同口徑增長6.5%。

收支之間,存在2.38萬億元的赤字。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增加的赤字主要用于進一步減稅降費,保障政府應承擔的支出責任。

“今年赤字率與去年持平,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的要求。”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所長高培勇對記者說,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應走出減稅必然捆綁增赤的慣性思維,將減稅與財政風險通盤考慮,將歸宿最終落在削減政府支出上,牢牢守住不發生財政風險的底線。

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中央部門要帶頭,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決不允許增加“三公”經費,擠出更多資金用于減稅降費,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這是繼2014年之后,政府工作報告再度列出具體削減一般性支出指標。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工商聯副主席耿學梅說,政府開支自我“瘦身”,用更少的錢保持日常運轉,把更多的錢用到刀刃上,擠出資金為企業減負,讓社會各界看到了政府改革的決心,也會提振企業的信心。

多雪中送炭,不搞錦上添花——“大賬本”里的民生“小賬單”

如何把財政“大賬本”拆成一個個民生“小賬單”,直接關系著百姓福祉。

以最大賬本一般公共預算為例,近20萬億元財政大蛋糕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

而根據提請審議的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2017年全國財政支出占比,教育、社保、醫衛毫無懸念地成為“前三甲”,盡顯民生情懷。

——全國財政花在教育上的錢預算為2.94萬億元,占總支出的15.1%,成為第一大支出。2017年中央安排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1432億元,一大看點是今年春季學期起,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每個學生背后的義務教育經費可以“錢隨人走”,惠及更多農村孩子跟隨打工父母進城讀書。

——全國財政花在社保和就業上的支出預計超過2.2萬億元,占總支出11.6%,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將繼續提高。

——全國財政用于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預算約為1.4萬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7.2%。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從去年的570元提高到今年的63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準從420元提高到 450元,保障百姓看病得到更多保障。

新的一年,讓更多人住有所居,財政將再支持建600萬套棚改房;脫貧攻堅“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中央將補助地方861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國家將投入6800多億元……

財政部部長肖捷說,近年來,盡管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但民生始終是財政保障和支持的重點。對于基本民生需求,該托的底一定要托住,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不搞“錦上添花”。

千方百計為企業減負——護航供給側改革的減稅降費“清單”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在積極財政政策下,政府必須做好的一道題目是,如何一邊減稅降費,一邊保障好民生兜底需要。

梳理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報告,其中關于減稅降費的篇幅超過往年,讓人眼前一亮。不僅如此,預算報告還首次附上專題,詳細介紹2016年減稅降費情況,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2017年,政府承諾全年將給企業減負3500億元左右:

——營改增試點將繼續完善,增值稅稅率由四檔簡并至三檔;

——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范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

——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繼續實施2016年底到期的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城鎮土地使用稅等6項稅收減免政策……

此外,通過全面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收費項目再減少一半以上;適當減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政府還將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

“我們確實感受到政府為企業千方百計降成本的努力,期盼今年能在降低制度性和交易性成本上取得切實成效。”全國人大代表、方大特鋼董事長鐘崇武說,除了政府多措并舉,企業也要注重降低內部成本,苦練內功,提升內生動力。

以公開透明強化約束——防范風險的債務“細賬”

治大國若烹小鮮,風險不可不防。

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全國財政赤字規模分別為1.2萬億元、1.35萬億元、1.62萬億元、2.18萬億元,赤字率從2.1%逐步提高到約3%。

“赤字率隨著國力的增長而進行調整,是各國通行做法。今年的財政赤字安排仍在健康合理區間,關鍵是要摸清財政債務底數,防范關鍵風險點。”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說。

按照預算法有關規定,我國對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實行限額管理。此次預算報告在專題中曬出了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等“細賬”。截至 2016 年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預計執行數153164億元,比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低18710億元。

根據預算報告和草案,截至 2016 年末,我國中央國債余額實際數約120067億元。中央和地方債務合計,我國政府債務余額約273231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GDP 數據計算,2016 年我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為 36.7%,低于歐盟 60% 的警戒線,也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預算草案中首次出現了《2016年和2017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余額情況表》和《2016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務分地區限額表》兩份清單,通過曬細賬加強人大對地方政府債務的監督。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預算審查室主任何成軍說,此舉是貫徹實施預算法、回應代表委員和社會關切、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報、推進預算公開透明的體現,是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增強市場約束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