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7-06-23 16:2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上海6月23日電(記者 潘清)作為全國唯一具有全業態保險市場體系與保險要素市場的中心城市,上海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實現保險行業發展“歷史最佳”,國際保險中心建設也取得突破性進展。

上海保監局局長裴光在近日舉行的“2017上海國際保險論壇”上表示,在“十二五”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功能有效拓展提升的基礎上,2016年上海保險業發展實現“歷史最佳”。

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共實現保費收入1529.26億元,列全國第七位;同比增長35.91%,增速列全國第三位,高于全國平均增速8.41個百分點。作為行業主要增長“引擎”,同年壽險業保費收入占59.72%,同比增長逾五成,人均新單標準保費規模全國排名居首。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持續增長,承保利潤同比增長65.28%。

2014年保險業“新國十條”頒布后,上海明確提出建設國際保險中心。今年5月發布的《上海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顯示,到2020年建成上海國際保險中心,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和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分別達6%和7300元/人。重點推進國際保險中心制度創新和保險機構、要素市場體系建設,重點深化航運保險、再保險和保險資金運用三大支撐。

一系列標志性事件記錄著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的進程。作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創新型保險要素交易市場,上海保險交易所開業運營;保險資金集中運用平臺——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落滬”;全國首家專業性航運保險協會上海航運保險成立;全球首個航運保險專業指數“上海航運保險指數”發布;全國首家航運自保公司中遠海運財產保險自保公司獲準籌建。

“截至目前,上海已擁有55家保險法人機構,數量僅次于北京;外資保險法人公司數量位居全國之首。關鍵性市場要素平臺和專業保險社團組織建設獲得突破,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功能性保險機構取得長足發展,為進一步推動國際保險中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體系基礎。”裴光說。

在制度和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的“環境優勢”逐步顯現。

裴光透露,保險機構和高管備案改革已由上海自貿區復制擴大至全市,在許可材料要求大幅減少的同時,完成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順利開展,為機構設立和準入提供便利。為促進再保險主體發展,上海還將外資再保險公司及高管人員比照法人公司納入上海市金融創新支持政策。

在建設國際保險中心的過程中,上海保險業支持對外開放的能力也持續提升。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方面,2016年上海出口信用保險共承保256億美元,累計承保“一帶一路”相關7個國家出口和投資75.8億美元。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