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百姓生活

2017-08-27 10:4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

近日,為應對以人工智能(AI)為主的全球技術競爭,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中提及,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可見,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未來十幾年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英特爾公司行業解決方案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曾表示,人工智能的產業規模和社會價值堪比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和數字革命。百度金融首席科學家丁磊也曾提及,人工智能落地最重要的是與行業結合。在行業應用上,未來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國防建設等領域將得到廣泛應用。由此引申,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百姓生活緊密結合,是實現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的重要一環。

對人工智能而言,數據是其存在的前提條件和運轉基礎。英特爾一位高級副總裁說,人工智能是今年最熱門的領域,其背后是近年來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由底層數據到大數據再到人工智能,是一條必經的操作鏈條。如軟銀投資的OneWeb“星座互聯網”就計劃通過新一代低軌道衛星通信連接,提供海量互聯網服務。搭載了相關技術的微處理器,將在今后20年鏈接1萬億個物聯網底層數據,從手機、汽車到日常用品,將全部與之鏈接,萬億臺連網設備將會把上述產生的大量數據傳輸到云端,并通過人工智能加以分析。就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而言,因為人口基數大,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商業化應用場景充裕,將會有更為龐大的數據資源優勢可資利用。

如果說,上述國家政策和行業領袖勾勒了人工智能的宏觀藍圖,那么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微觀細節,則是社會變革的風向標和指示器。正如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所描繪的,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了所有產業的中心,正在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圍棋,谷歌的AlphaGO實現60連勝;藝術,人工智能可以繪畫制作;醫療,人工智能對惡性腫瘤的正確檢測概率比普通醫生提升50%;工業產業,工業機器人使生產效率提升3倍;即時翻譯,實現10種語言的翻譯功能。通過人工智能優化的交通系統,改善了25%的交通擁堵狀況。

除此之外,在涉及每個人網絡化生存的安全性方面,也需要人工智能的參與。如谷歌讓人工智能在“互毆”中學習,以對抗未來惡意的超級網絡攻擊。也就是說,人類最終可能還得依靠人工智能解決網絡安全問題。在大規模解放人類體力和腦力方面,人工智能也大有可為。如谷歌旗下的一家美國機器人公司正在開發狗型機器人,它在路況不佳條件下可以運送約150公斤重的物品。在解放腦力方面,以新聞業為例,人工智能正席卷整個行業,并深刻改變媒體的生產方式、發布渠道,以及受眾的消費習慣和媒體盈利格局。如美聯社應用智能機器參與到新聞流程,將記者從繁雜的初級勞動中解脫出來。在應用人工智能后,其每三個月發布一次的上市公司財報,不僅新聞數量是原來的12倍,錯誤率也大幅降低。此外,人工智能還能通過算法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產品,如亞馬遜的算法就實現了通過閱讀器跟蹤、監測、搜集讀者閱讀行為,從而為讀者提供產品服務的目的。

當然,人工智能可能引發的負面效應也值得警惕。《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最近斷言,人類手中掌控的決策權,未來會越來越多地交給計算機和人工智能。但依靠算法的人工智能,對人工輸入的原始數據準確性要求極高,如果原始數據出錯,則算法生成的產品就會出錯。換言之,算法和人一樣,具有一定的“價值觀”與“偏見”。再如,與人工智能應用相關的“假新聞”“過濾氣泡”、隱私和網絡安全等問題,都可能對人類構成挑戰。(郭恩強)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