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辦就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有關情況
舉行發布會

2017-09-28 10:23 來源: 中國網
【字體: 打印

國新辦就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中國網 鄭亮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9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介紹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布會 中國網 鄭亮 攝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大家一直很關注,也提出了很多的這方面信息需求,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女士、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先生,下面先請肖主任做個介紹。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 中國網 鄭亮 攝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 肖亞慶】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在這里和中外媒體朋友見面,向大家介紹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改革的情況。

黨中央十分重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強總理多次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各級國資委和廣大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扎實推動國企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國企改革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亮點紛呈,成效十分顯著。

回顧五年來的歷程,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增強。黨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了22個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政策體系,形成了頂層設計和四梁八柱的大的框架。這些文件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對于推動基層實踐發揮了很好的引領、促進和指導作用。中央企業和各地國有企業都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和各個企業的實際,制定了很多實施的方案和操作的細則,相繼展開,推動了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

五年來,國企改革重大舉措相繼落地,重點難點問題不斷取得新突破。中央企業分類改革全面推開,功能定位更加明確。改革試點搞了十項改革試點,這些試點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形成了一批可復制的經驗。全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0%以上,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92%。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已經或者正在引入了各類社會資本正在推進股權多元化。重組整合扎實推進,通過重組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斷優化。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國資監管職能進一步轉變,國有資產監督不斷強化。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五年來,國企改革紅利逐漸釋放,成效日趨明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市場化運行機制更加完善,從中央企業看集團化管控能力不斷提升,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率、發展活力和動力不斷提升。截至2016年底,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達到50.5萬億元,和前一個五年相比增加了80%;從效益來看,這五年效益是6.4萬億元,增加了30.6%,也是增加幅度比較高的。上交各種稅費10.3萬億元,增加了63.5%,今年1-8月份繼續保持這樣一個良好的態勢,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3%,都是歷史同期增加量最高的。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充分證明,黨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政方針是完全英明正確的,這些改革、這些大政方針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符合企業發展規律,贏得了國有企業廣大干部職工的真心擁護、熱情參與。同時我們也深知,國有企業改革任重道遠,我們要落實好中央的要求,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將會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加倍努力,扎扎實實推動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入,一項一項抓落實,一個難題一個難題去攻克,堅決把國企改革進行到底,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歡迎大家提問。

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胡凱紅邀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胡凱紅】謝謝肖主任,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先通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十八大以來,中央也是陸續出臺了系列的國企改革文件,請問國資委和中央企業為落實好這些改革文件,都作了哪些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肖亞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各地和廣大國有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系列文件,從工作角度看:

一是抓措施落地。為落實“1+N”文件,中央部委層面出臺了102個配套文件,各個地方為落實“1+N”文件出臺了926個配套文件,中央企業和各地方國有企業也根據自己改革的要求,制定了很多實施方案和操作細則。

二是抓試點先行。“十項改革試點”在18個集團層面的中央企業進行試點。這些試點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專門對中央企業這10個改革試點的典型在新聞聯播等主要的頻道進行了宣傳,《人民日報》和其他媒體也作了宣傳,試點的工作應該說向前推的比較好。

三是抓典型引路。我們在落實“1+N”文件中,特別注意在各項改革試點中,對于做得好的典型,我們及時總結,把這些典型推而廣之,讓大家來學習借鑒。同時我們也注意在改革中還會遇到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對于這些新問題、新挑戰,我們注意不斷地總結經驗,推動改革向前推進。

四是抓了督查問效。在改革中到底有沒有落實,效果好不好,廣大職工群眾滿不滿意。 我們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是以各種形式來看、來督查、來回顧、來總結,督促改革措施繼續落實到底。

從效果來看有幾個方面:

一是體制機制改革邁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步伐。比如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面占到68%以上;比如規范董事會建設,央企達到了83家,地方國有企業從面上來看有92%的企業建立了董事會,許多中央企業還在壓縮總部的人員,在機構扁平化設置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二是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也取得了明顯的優化和提高,十八大以來,我們共有34家企業進行重組,企業總數從117家到現在是98家,省級監管企業開展了136家重組,這五年來,力度是最大的。關鍵是重組以后,企業更加優化,資產更加優化,資本更加集中,方向更加明確,改革發展方向更加明確了。

三是從資產監管的體制上來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以管資本為主加快推進職能轉變,國資委取消下放各項職能43項,各地國資委下放職能563項,這個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央企業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達到了10家,18項權利授權下放。同時我們加強了監管,特別是加強了推動出資人監管、外派監事會監管與審計、巡視等協同配合,形成合力,進一步把這個監管這張網織密、織牢,防止國有資本流失。

同時,通過改革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進一步加強。改革過程中,黨的領導進一步加強。改革的效果來看也是黨領導加強的效果,職工的精神面貌、干部的精神面貌、企業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這方面效果是很明顯的。

總的來說,改革確實促進了國有企業活力和動力的增強。剛才我也通報這些經濟的數字和指標,應該說,這些指標雖然很簡單,數字很單調、很枯燥,但是在當前整個世界經濟低迷,經濟增長乏力,不確定因素這么多的情況下,中央企業、國有企業能保持這么好的經濟效益,這么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么好的精神面貌,我覺得是來之不易的,歸功于中央英明正確的領導,歸功于改革。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中國日報社記者】中央提出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請問中央企業重點作了哪些工作?謝謝。

【肖亞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中央在經濟新常態下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應該說,對于推動我國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和更深層的邁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堅決落實,也從中收益頗多。

根據您剛才提的問題,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是率先化解過剩產能。中央企業在化解過剩產能方面,2016年和今年1—8月份提前超額完成了,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都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去年全國國有企業化解過剩產能,鋼鐵化解產能占全國總量的80%,煤炭產能超過2億多噸,占了73%。今年1—8月份中央企業又完成了鋼鐵過剩產能1614噸,煤炭的過剩產能5510萬噸,同時我們還把分散到各個中央企業的小的煤炭進行整合,該去除的去除,該整合的整合,超過1億多噸。

二是“僵尸企業”的處理,這是我們著力做的一項工作,500戶“僵尸企業”和困難企業得到了整治和處理。中央企業所屬“僵尸企業”和虧損企業整治以后,直屬企業虧損大大減少,一年減少885億。

三是降杠桿、減負債。我們在建立風險控制體系,按行業確定負債警戒線,對高負債企業進行管控,另外對一些困難企業的發債進行了控制,總體看效果不錯,到8月末平均資產負債率是66.5%,比年初降了0.2個百分點,基本穩定,還略有下降。

四是深入開展壓減工作。對中央企業解決小而全、大而全的布局問題有明顯改善,我們一年來壓減的戶數達到了6395戶,力度是空前的。6395戶企業的減少,也減少了6395個總經理和若干個副總經理,整個集團總部“瘦了”,減少了,這個效果是明顯的。

五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三供一業”和離退休人員深化管理試點全面推開。

布局結構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工作得到了明顯的進展。剛才我們也講了,我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投向是很明顯的。

總的來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促進了中央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提升了中央企業的發展后勁,使得中央企業的發展更符合市場的要求,更符合廣大群眾對中央企業的期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很多深層次要求,我們也正在進一步探索、進一步完善,我們將把這件工作進一步推向前進,通過中央企業的努力在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中作出貢獻。謝謝。

日本NHK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日本NHK記者】今年6月份,《人民日報》報道中提到有3000多家建立黨組織的章程,請介紹一下情況。

【肖亞慶】感謝外國朋友關心國有企業黨建工作。

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獨特政治優勢,是我們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為什么這么講呢?我們從發展的歷史來看,我們取得的這些進步無一不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優秀的企業、管理好的企業、競爭力強的企業,它的隊伍建設、管理層建設都一定是很優秀的,這就是我們黨的領導在隊伍建設上、在公司治理上起了很重要的領導作用。所以,我們講黨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的發揮就是要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統一起來。現在98家中央企業都完成了黨建工作總體要求近章程這樣一個工作。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加強了公司的治理。

另外,在改革中加強黨建工作。落實責任制,做到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和工作機構的同步設置。黨組織的負責人和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的工作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同步開展,實現了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和制度對接以及工作對接,也就是我們說的“四同步”和“四對接”。    黨的建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建設好企業領導人員的隊伍。把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人員選聘到國有企業的管理隊伍特別是高管隊伍,既從嚴管理,又關心呵護,培養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

另外一方面,加強企業黨的建設就要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十八大以來的力度是空前的,效果也是空前明顯的。國有企業改革要深入、國有資產要保值增值,反腐倡廉的工作是重大的政治前提。在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經過三輪的巡視,清除了一批腐敗分子,也找到了國有資產流失的很多漏洞,堵塞了這些漏洞,更重要的是通過加強黨建工作,在制度上也發現了國資監管漏洞,在制度上補齊,為今后的監管發展提供非常好的制度保證。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就是要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不偏離,還要堅持把提高企業的效益和企業的效率作為中心,把企業的保值增值、效率、效益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發展最終成果來檢驗黨建工作做的好不好。所以,實踐當中我們確實有很多鮮活、生動的案例,凡是搞的好的企業、競爭力強、效益好、保值增值做得好,黨的組織建設有力;凡是職工群眾滿意,干群關系和諧,職工隊伍的活力非常強,這個企業就是黨建工作有力。黨沒有自己的利益。如果萎靡不振、效益下滑、戰斗力極差、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廉政問題頻發,黨建工作虛化、弱化、淡化甚至變化的現象非常多。

日本的企業在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上是很有特色的,我去看過幾次,很值得我們學習。日本企業對員工隊伍建設也是非常重視的。

加強黨建工作,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對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形成更好的競爭力,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保證和基礎保證。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彭博社記者】國企的兼并重組使得在中國形成了很多最大的國有企業,比如在機車制造方面就有這樣的例子。國資委能否回答我們,下一個可能進行重大兼并的領域和產業會是什么?會不會是在船舶制造方面,南船和北船會兼并嗎?

【肖亞慶】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我想請黃丹華副主任就這個題目回答記者先生的提問。

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國資委副主任 黃丹華】謝謝亞慶主任,謝謝彭博社記者對我們中央企業重組整合的關注。

推進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策部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國資委扎實推動中央企業的結構優化調整和重組整合,先后完成了對南北車、寶鋼、武鋼、中國遠洋海運等18組34家企業的重組。同時,我們也根據發展的需要,新組建了中國航發、中國鐵塔兩家公司,中央企業戶數調整至98戶,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昨天就是9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中央企業優化布局結構和重組整合的匯報,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們將認真抓好落實。剛才彭博社記者先生提到下一步怎么做,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其實講的很明確了,國資委繼續抓好落實。

對于記者先生提到的整合效果,我覺得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整合方向上的。所以,從整合的成效上,有幾個方面。

第一,從總體來看,一是通過橫向合并,強化了規模效應,2017年有48家中央企業入圍了世界500強,行業的帶動力和影響力顯著的提升。二是通過縱向聯合,實現了優勢互補,完善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探索解決長期以來在一些行業發展中的問題,使企業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三是通過專業化的整合,優化了資源的配置,資源共享水平大大提高,減少了重復建設,節省了投資、節約了土地、保護了環境。

第二,從結構優化角度來看,中央企業通過重組整合,一是加快了化解過剩產能退出的步伐。二是提升了技術創新能力,企業通過整合優勢互補,提升了企業的創新能力。三是整合以后,管理成本、經營成本下降。四是經濟效益穩步上升。

第三,從企業自身來看,整合以后的成效也是很明顯的。首先是企業的主業更加突出了。二是企業組織結構更加精簡了。三是企業內部的管理更加高效了。四是企業與其他相關改革工作協同推進的力度加大了。

所以,我們看優化結構、重組整合的成效,要從多個維度。從這些年的實踐來看,推進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不是以企業數量的變化為導向,主要的目的是通過重組整合優化資源的配置,優化國有經濟的布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的整體功能和效率。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深化改革,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優化結構、重組整合,推進國有資本有進有退,促進中央企業進一步做強主業,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更好的發展。謝謝。

【肖亞慶】謝謝丹華女士的回答。我想補充的是,我們這個重組,“大”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目標。當前問題是一個行業里面有好幾十個企業都在從事,內部摩擦太大,但是數量減少也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我覺得,還是要看國際市場,看國內的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企業,我們就要朝著這個方向重組什么樣的企業。剛才您講的中車,在中國是很大了,但是看看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公司,像西門子、阿爾斯通也在進行重組,他們有很多新的重組的內容。所以,技術發展、市場的發展是倒逼中央企業結構調整的最大動力源泉。我們也要按這個標準來衡量。

與此同時,我們重組要和改革結合、和開放結合,在重組過程中希望國際國內的各種所有制企業來開放、來合作,我們一起把這個做好。謝謝。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記者】社會高度關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對海外資產十分關注,請問國資委具體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目前收到的效果如何?謝謝。

【肖亞慶】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極為關注的重要問題,請華崗副秘書長回答您的提問。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 中國網 鄭亮 攝

【國資委副秘書長 彭華崗】謝謝主任,謝謝記者的提問。

加強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既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可以說,這一條做不好,國有企業改革也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效。對這一點,應該說國資委也好,或者整個國資系統也好,大家還是有清醒的認識,這幾年工作也在積極的推進,工作力度也在不斷地加強。如果說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很多,概括講有四個方面。一是健全制度體系。二是構建工作閉環。三是盯緊重點環節。四是強化責任追究。

首先,健全制度體系。近兩年,國資委就國有資產監管方面的制度有27個,包括進一步修訂完善的,也包括新制定的,一系列的制度出臺為加強監管奠定了很好的制度基礎。

第二,構建監督閉環。監督從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一直到追究責任,應該是形成一個閉環。所以這幾年尤其是去年,國資委在職能轉變、內部機構調整過程中新設了三個監督局,監督局和監事會與業務廳局形成相互配合,形成發現問題分類處置、督促整改、責任追究的一個工作閉環。

第三,加大重點環節監督力度。盯緊了重點環節,包括強化對企業改制重組、產權交易,還有重大投資這方面的監督力度。你剛才提到海外監督,這兩年國資委也把海外經營的監督作為重點,采取多種方式,系統的加強了對國有企業海外經營的監督,采取了常態化的監督檢查。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這兩年國資委的工作力度在不斷地加強。

第四,強化違規經營責任追究。閉環到最后,要劃到最后的句號。去年出臺了一個文件,是國有企業違規經投資責任追究制度,這兩年在落實這個制度過程中,對中國鐵物、中冶集團的重大國有資產損失案件開展了專項調查和責任認定,對相關領導人也作出了嚴肅處理,并且公開進行了通報,引起了中央企業的高度重視、高度警覺。

應該說,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國資委整個國資系統的重要職責,我們也將進一步轉變監管職能,明確監管重點,改進監管方式,不斷提升國資監管的針對性、及時性、有效性,切實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謝謝。

路透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路透社記者】我的問題是關于國資委未來的角色。我們看到,現在在央企已經普遍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并且也在進行著混合制改革,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國資委未來將扮演怎樣角色呢?

【肖亞慶】謝謝您的問題。您這個問題使得我們要進一步思考。

談到未來,大家確實都有期待,有期盼,又感覺到未來有一些不確定性。但是首先一點,我贊成您的觀點,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的面貌會日新月異,會不斷給大家呈現一些新的業績、新的成果和新的表現。這個過程一定是改革不斷深化、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一定是我們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我們期待著按照這樣一個邏輯,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發展下去。

那么,是不是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發展好了,國資委就無事可做了呢?我希望我們無事可做,這樣中央企業能夠有很好的發展。但是從我個人的認識來說,國家交給國資委的任務,一個是監督,一個是管理。任何資產特別是國有資產是全民的資產,我認為需要國務院國資委和各級國資委監督組織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斷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使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在經濟競爭中處于合理的位置,處于一個最優的位置、最佳的位置,也同時使我們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的發展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要求。所以,中央企業在這些方面要率先帶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統一,需要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國有企業一道不斷地努力。

從未來的監管來講,我認為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發展得越好,市場經濟環境越完善,越需要國資委不斷地提高水平,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對市場規則認識、對企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的清晰和透徹,使得我們監管水平也不斷地提高。

從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的使命和責任來看,國資監管的責任也很大。中央企業、國有企業要完成使命、履行職責,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必須有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這種監管就是必要的。到目前為止,發達的經濟體還是新興的經濟體,國有企業和非國有經濟的發展,都需要一個規范法治化監管的要求。所以,今后國資委我看不是要不要的問題,壓力最大的就是如何提高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強的問題,如何使我們的監督和管理更加促進企業的發展,落實國家大政方針,使中央確定的改革的方向、改革的目標盡快能夠實現。謝謝。

人民網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人民網記者】問題是關于混改的。前一段時間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落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企業在不同的層級和領域推進了改革試點。請問總體的推進情況怎么樣,包括下一步在哪些領域重點推進混改,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時間表,混改的經驗如何推廣?

【肖亞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突破口,也是大家很關注的,正在進行各方面的改革的試驗和改革的試點。請華崗副秘書長回答一下您的提問。

【彭華崗】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家都很關注。剛才問到進展情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是混改企業數量不斷擴大。剛才主任在介紹總體情況的時候也講到,各層級企業混改的數量占到整個中央企業的68.9%。地方國有企業現在混改的企業數量也占到了47%。這幾年數量在不斷地增長。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層級在不斷地提升。大家看到,改革的試點或者有些改革都是三級或者三級以下,這幾年在探索三級企業、二級企業,甚至也在探索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剛才你講到的聯通的混改,聯通實際上在整個A股層面,不是說集團公司層面,實際上已經到了最上的層面,層級在不斷地提升。三是領域在不斷地拓寬。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電力、石油石化、電信、航空、軍工等等,選擇了一些企業進行改革,兩批已經有19及企業進行混改,第三批正在研究當中,估計不久也會推出。應該說,工作進展還是穩妥有序的。

下一步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國有企業改革重要突破口。再一個按照“一改則改、一控則控、一參則參”的原則來進行推動,“一企一策”的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其他一些改革不一樣,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企業的市場化的行為,不像公司制改制,今年要全部完成。混改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根據各方面資本對企業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來進行改革,所以一定會是一企一策。謝謝。

【肖亞慶】我看記者的意思是對混改的效果很期待。但是我想,一個企業涉及到所有制的改革,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的顯現,總是要給企業一個周期,比如一個產品的周期,或者比如說一個行業的周期。也不能指望一混就靈,一混所有都好了,其實不是這樣。我們對混合所有制改革展現出來的效果有期待,但是要有一段的時間來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謝謝。

華爾街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華爾街日報記者】我想問一下,在您的看法里,國有企業改革方面最大的挑戰是什么,特別是在東北地區國有企業的改革,從中長期來看,您覺得有什么樣的挑戰?您覺得目前的國有企業改革當中,有哪些最好的成功案例,還有您介紹一下在改革方面的重要進展。

【肖亞慶】謝謝,您的問題包含了很多層的問題,我試圖回答好。

國有企業改革有很多挑戰。現在很難說最大的一個是什么,其實有很多。剛才我們談論的國有企業改革的話題,其實都是挑戰。我覺得,最主要的是看國有企業的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能不能完全的融合,就是國有企業的發展展現出來的效果到底怎么樣。我覺得對這個既充滿信心,充滿期待,也面臨著很多挑戰,有很多問題。比如機制的問題,比如企業監管的問題,比如企業發展方向和企業布局的問題,既有微觀的技術層面的問題和行業方面的問題,也有宏觀的政策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探索完善的。

剛才您談到了東北國有企業的改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應該說,黨中央十分關心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近年來,關于振興東北經濟,黨中央、國務院發了很多的文件和支持政策。我看到,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一個很好的態勢。我多次去調研、去學習,看到很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正在發生一些積極變化。一是在三項制度改革上,在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比如“三供一業”上正在加大力度推進。二是東北國有企業在轉變自身機制方面很迫切,也很積極主動,機制上正在發生變化。三是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產品比較偏重于重工業,目前也在轉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多成績,像機械人、軟件設計、新的現代化物流。提到遼寧,我覺得東北制藥的改革還是不錯的,在小總部、大集團、加強管控方面有很多成效,也為剝離社會職能作了很多工作。最近東北特鋼的重組也很有特點,東北特鋼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能夠解決到現在的程度相當不容易。當然還有很多案例,充分表明了東北地區在經濟振興之中,正在不斷地振興,也讓我們看到東北的國有企業是很有希望的。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經濟日報記者】近期,中央電臺播出了紀錄片《輝煌中國》,其中有很多中央企業承擔了重大工程和項目,看了令人很振奮,我們也參觀了正在舉行的中央企業創新成就展,也有同樣的感覺。請問國資委領導,中央企業在哪些領域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另外取得這些較大進展的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謝謝。

【肖亞慶】中央企業正在舉辦雙創創新成果展,企業都參加了,也感謝您的關注,請丹華副主任對您的問題做一個回答。

【黃丹華】謝謝主任,謝謝記者朋友對我們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關心。正如您提到的《輝煌中國》這部片子,確實看了以后很受震撼,也很受鼓舞,片中展示的很多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網,的確都是我們中央企業建成的,背后就是中央企業科技創新重大成果的運用。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認真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加大了原始創新、自主創新、協同創新的力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想從四個方面介紹一下。

第一,涌現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大家都很熟悉的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訊,還有今年下水的國產航母和今年首飛的國產大飛機等等,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是具有標志性的世界水平的。

第二,我們有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科技創新引領了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比如大家熟悉的港珠澳大橋、“藍鯨1號”深海鉆井平臺、北斗系統等運用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同時在頁巖油氣資源開發、可燃冰開采、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等方面的前瞻性開發布局,新一代核反應堆、新型運載火箭、大型運輸機等成果,都有效帶動了相關產業向產業鏈的高端的轉移。

第三,一大批雙創平臺帶動了社會創新。中央企業已經搭建了各類雙創平臺518個,比較突出的是工業互聯網,包括航天云網、中航愛創客、歐冶云商、熠星大賽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有效匯集了社會創新資源,帶動了社會的創新,真正起到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總體帶動了社會就業超過了600萬人,匯集社會創新資源、人才資源以及基金,共同為雙創平臺,為社會雙創,中央企業起到了帶動的作用。

第四,中央企業已經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骨干力量。這其實是對前面三個方面的支撐。這里我向大家報告一組數據,就是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中央企業投入和隊伍的情況。到2016年底,中央企業擁有研發人員80.8萬人,兩院院士226名,國家級研發平臺632個,累計擁有有效的專利48.6萬項。中央企業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占到了獲獎總數的1/3,在特等獎和一等獎占比更高。五年來,中央企業研發經費累計投入1.7萬億元,相當于全國研發經費的1/4;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勵424項,占同類獎項總數1/3。正是這些投入,這些技術隊伍,這些研發平臺,所以能取得這些成果。總體上講還是在深化改革、加強創新、人才隊伍方面聚集發力。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推動中央企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德國世界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德國世界報記者】從你們的材料中我看到了這樣的數字,在過去五年中,央企的數量從170多家下降到98家,在未來五年是不是還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比如要把央企的數量減到多少家?第二個問題,國有企業在債務方面已經占了60%了,我想問未來五年中,國有企業減債目標有沒有具體的措施,比如要減到多少,有哪些措施確保這些目標的實現?

【肖亞慶】您剛才講的第一個問題,關于企業重組未來數量問題。剛才丹華女士對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闡述。過去的五年,央企重組力度前所未有,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我也強調了,我們可能不會以數量的增減和企業的大小來左右我們目標,我們會根據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的需求和未來行業發展,來看企業應該到什么程度,來謀劃結構調整和重組的步伐。所以未來的五年,我們更加聚焦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保值增值回報的提高,會按照技術發展規律、市場發展規律、科技創新需求,來謀劃下一步的重組。我們當然不會以數量作為目標,有減也可能還會有增,比如根據一些新的產業、一些新的行業需求,也可能會組建一些新的企業集團,這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您講的第二個問題,關于企業的債務問題。您看的很仔細,2016年底中央企業負債66.7%。這個負債率,從全球來看,還是一個比較穩健的、比較適中的。回顧過去十年負債率的變化,過去五年中央企業的負債率基本上穩定,從2012年66.3%到去年年底的66.7%,增加了0.4個百分點,幅度是不高的。但前一個五年增加的比較高,增加了7個百分點,那是當時經濟環境和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所以中央企業目前債務總體風險是可控的。

控制負債率,我想主要是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

一個是要控制行業的標準,我們分不同的行業來進行管控,對工業企業、非工業企業、科研企業,制定三條線確定不同的標準,來進行總體上的把握。

再一個就是還要在控制財務的杠桿,對一些負債率比較高的企業、杠桿率比較高的企業,進一步加強監控,加強考核,加強責任的追究,實行負債率和負債總額雙重管控。比如工業企業到70%以上,非工業企業到75%以上,負債總額和負債率兩個方面都要管。

另外就是要管控投資規模,對超過管控線的企業,要嚴格投資管理,特別是對進一步推高負債率的企業要嚴控。突出企業主業,對非主業的投資要加強控制。企業自己也要嚴控非生產性的開支,減少管理費用,降低成本。

同時,還要控制風險業務,進一步加大清收應收賬款、庫存占用清理,減少低效的業務,提高資金的周轉效率,特別要嚴控融資性貿易、金融衍生品這些高風險業務和一些表外業務,進行清理。

在財務控制方面,我們也有很多經驗。比如中外運長航、中國二重、中鋼集團、中鐵物都實施了債轉股。現在,法治化和市場化的債轉股也在進行探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我們還要控制一些企業,嚴密監控有風險的企業。

到目前為止,中央企業的債務風險是完全可控的,從我剛才跟大家報告的這些數字來看是安全可靠的。中央企業經濟運行趨勢好,表明了風險在降低。中央企業今年繼續保持去年四季度以來的積極向上的良好態勢、發展勢頭,重要行業和一些大型企業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速度,發展態勢非常好。中央企業的債務風險是合理的、合適的、完全可控的,對未來的債務風險控制完全有信心,能夠在穩定的基礎上不斷地下降,能夠使得中央企業的資本得到進一步優化、功能進一步發揮,效果會更好。謝謝。

紐約時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紐約時報記者】關于這些大型國有企業的合并,請問政府為什么會認為這是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呢?為什么不讓市場決定呢?比如在市場競爭中直到某一個國企不得不關門?謝謝。

【肖亞慶】謝謝您的提問。我嘗試理解您的問題。

中國企業都是在市場環境下進行競爭的。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央特別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改革開放永不停步,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改革開放的成果、市場經濟的成果、市場發展的成果。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中央企業取得的成果也都非常顯著,剛才也跟大家介紹了,包括創新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其他改革的成效,都說明我們在市場化道路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和進步。過去的五年,是這些年來進步最快、成效最顯著的五年,市場化改革最深化的五年。所以,中央企業現在的發展和未來的發展,都是以市場化為導向,都是以市場化為牽引,來引領企業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引領企業發展。

任何一個國家的企業發展,都要符合國家大的政策、法律的要求,政府的調控使企業能夠更好提高競爭力,使企業能夠在法律框架下實現企業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法治環境,離不開市場培育。我想,在市場化發展過程中,中國企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和鮮活生動的經驗,也證明了這種發展的道路是非常可行的。所以,我們未來發展還會更加國際化、更加市場化。

謝謝。

【胡凱紅】最后一個提問。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鄭亮 攝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我有一個問題,請允許我把話題帶回混改上。剛才提到第三批試點在研究,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這些研究都涉及到哪些領域和行業,還要實行多少批試點,真正加快步伐。有些說法認為目前混改節奏太慢了,或者不夠果斷,甚至說有些虎頭蛇尾的跡象。國家態度是否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還有一些國外的輿論,包括美中商會反映外國企業在中國企業的一些重要領域繼續吃閉門羹。請問您能否對此做一個評價,國外企業能否參入中國混改行為?謝謝。

【肖亞慶】您的問題層級很多,相當于我們正在改革的層級很多,我力圖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我們一直堅定不移往前推進。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改革的全部。應該說,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適合于所有的國有企業。剛才華崗同志講了宜混則混、宜獨則獨、宜控則控,這就是我們需要堅持的。像美國的企業,也不是全都是混合所有制,全都是私有化,也有國有企業,也有一些企業是社會責任很重的。企業要以市場的導向為導向,以市場的需求為需求,來宜混則混、宜獨則獨,宜改則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取各種所有制之長,集各種所有制之優,來發展國有企業。國內很多的優秀民營企業有很好的決策機制、決策程序,還有管理優良的流程和經驗,我們國有企業凝聚力強、戰斗力強、員工隊伍士氣高昂,有很好的發展基礎和全面創新的優勢,大家優勢互補、結合起來。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樣,都是開放的。

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習近平總書記都發表了重要講話。我們都進行了認真學習,感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永遠是打開的,這也是對我們中央企業的要求,對國有企業的要求,對國資監管部門的要求。我們國企改革也是一個開放的,也是要吸引各種所有制企業,國外企業愿意參加也可以參加,我們也歡迎。

當然我們也希望美國對我們也要開放,對我們的國有企業也要開放,要全面、正確、客觀的來看待中國的國有企業。這個開放過程一定是雙贏的、多贏的,這個改革過程一定是雙贏的、多贏的,各方利益在開放和改革過程中都能夠放大,都能夠確保。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要推進下去,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也正在不斷顯現,我們充滿著期待。

剛才主持人講這是最后一個問題,我也想說,我們國資委和各中央企業正在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的多方面的巨大成就。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的這些成就,充分證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國企改革的戰略部署和決策是英明正確的。我們努力做好監管工作,各中央企業也正在努力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我們對中央企業現在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也對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黨的十九大以后,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把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搞得更好。

我也歡迎中外媒體的各位朋友,多到我們中央企業、國有企業來看看,多到國資委來看看,我們會給大家提供便利條件。謝謝大家的關注關心。

【胡凱紅】因為時間關系,今天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肖主任、謝謝黃主任、謝謝華崗秘書長,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