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農業供給側改革成效由市民“說了算”

2017-10-15 15:3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上海10月15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都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率先從大米入手,由過去的“賣稻谷”變為如今的“賣品牌”。今年,全市統一品牌的“上海新大米”首次上市。近日,農業部門專門邀請市民代表實地觀摩大米生產、現場品鑒大米口味,供給側改革成效如何“由市民說了算”。

包括市民代表和專家在內的150多人,前往“上海新大米”主產區之一的松江區泖港鎮實地踏勘,親身體驗“上海新大米”生產、加工、烹飪的全過程,讓市民代表可以全面地品味、評價上海本地優質大米品牌的口味和品質。市民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只要是合理和可操作的,將納入今后的種植動態調整方案中。

上海市農委主任張國坤說,上海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水稻種植歷史悠久。滬郊盛產的優質稻米,食味清香、略甜,口感軟糯有彈性、冷飯不硬,特別適合上海市民的消費習慣。但長期以來,上海本地稻米產銷分散,產業鏈不完整,品牌集中度不高,所以“上海人吃不到上海本地新大米”的現象一直存在。

上海農業部門率先在郊區水稻生產中嘗試供給側改革,由以前的“賣稻谷”向如今的“賣品牌”轉變,在田頭到餐桌之間“從頭做到尾”,與市場上其他品種的大米“錯時上市”,推出上海本地的品牌新大米。目前,農商聯手實現了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有效銜接,由滬郊松江、崇明、奉賢7家稻米企業生產的510噸上海本地產新大米,在統一協調組織下,進入百聯集團旗下聯華股份的10家大賣場、43家標準超市進行銷售。

據介紹,在打造“上海新大米”品牌的基礎上,將對上海本地產的蔬菜、水果等特色優質農產品進行農商對接、打造品牌的市場營銷模式再造,使之全面走向上海市民的餐桌。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