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地方兩會代表委員談振興實體經濟

2018-02-01 11:2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合肥2月1日電 題: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地方兩會代表委員談振興實體經濟

新華社記者

新華社記者在各地舉行的地方兩會采訪發現,“振興實體經濟”成為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和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轉型求突破,創新謀發展,振興實體經濟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已成共識。

轉方式、調結構,實體經濟迎來新發展機遇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說,結構調整取得標志性進展,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為4.2:43.0:52.8,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3.2%。

實體經濟,唯創新不敗。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省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全面展開,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2%和14.5%。

“因結構調整,2017年株洲市關停了很多企業,影響了數百億元產值。但通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迅速補齊關停所產生的缺口,去年株洲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7%,占規模工業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湖南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表示。

轉方式、調結構令實體經濟迎來新發展機遇。“2017年我國實體經濟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智能制造對于傳統產業的改造,創造出了新的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羅韶穎說,迪馬公司生產的運鈔車一度占領國內70%的市場,幾近飽和,智能化改造后,產品迅速打開了國際市場,展現了新的市場活力。

振興實體經濟路徑明確,但面臨挑戰

記者梳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發現,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創新供給能力等振興實體經濟路徑,成為2018年地方重要工作之一。

代表、委員直言,面向目標,振興實體經濟仍然面臨諸多挑戰。湖南省政協委員陳松嶺說,經濟發展的根基在實體、在產業。雖然湖南省實體經濟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企業經營成本較高,民間投資增長放緩,實體經濟發展活力有待增強。

吉林省政協委員、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分析說,東北地區的市場化程度與發達地區相比還較低,民營經濟整體經營困難不小。一方面低質產能過剩,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不高。另一方面,成本快速提升,融資難、融資貴猶存,企業較為謹慎。

甘肅省人大代表、中國僑商會常務副會長顏芝則認為,政府辦事效率有待提升,營商環境有待優化。“在發達地區許多十分鐘能辦完的手續,在甘肅需要一個月,這讓很多企業等不起。”

政策支持要精準,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很多國家的制造業都曾遇到發展瓶頸,比如勞動力成本上升、生產靈活性差等。”上海市政協委員、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李剛說,核心是要利用以物聯網、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對原有制造業進行改造升級。安徽省人大代表李方同樣建議,獎補政策應向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加大技改投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發展等方面傾斜。

一些企業代表認為,成本關乎產品的競爭力,甚至是企業生存。呼吁持續大力開展降成本行動,進一步取消不合理收費,并對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實施結構性減稅,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要素成本,同時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2017年我們企業研發投入超過銷售總額的3%,還專門成立研究院,致力于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創新,不斷增強公司轉型升級動力和核心競爭力。”廣東省人大代表、廣東凌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彭自堅認為,發展實業,企業只有持續創新,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才能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中立于不敗之地。

湖南省政協委員、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馮江華建議,政府出臺財政獎補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切實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同時出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優惠政策,不拘一格引進急需創新型人才。(記者 張紫赟、陽建、何欣榮、王衡、周穎、薛欽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