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喂飽油桃樹 帶來致富新思路——陜西隴縣脫貧攻堅見聞

2018-10-31 19:0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西安10月31日電 題:滴灌喂飽油桃樹 帶來致富新思路——陜西隴縣脫貧攻堅見聞

新華社記者郭強、劉彤

一大早,村支書趙永興興沖沖地領著記者來到一片油桃林,指著樹下手指粗細的黑色管道說:“看!這就是我們村的滴灌系統,有了它,油桃產量每畝能提高30%,品質也會大大改善,村民的收入更有保障了!”

趙永興所在的北關村,是陜西省隴縣城關鎮的城郊村落,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貧困帶的北關村屬于黃土高原溝壑區,數千畝耕地多數位于山上,相對瘠薄,村里的兩千多人主要靠務農和打零工維生,貧困的帽子長期壓在頭上摘不下來。

35歲的李亞娟對此深有感觸:2013年嫁到北關村時,婆家沒有像樣的家具,最值錢的電視機和冰箱是自己的嫁妝。公公和婆婆分別患有糖尿病和腦梗塞,全家的重擔要靠丈夫一人扛起。自己苦點兒累點兒沒什么,但讓兩個還嗷嗷待哺的孩子跟著一起受苦,李亞娟于心不忍。

2014年,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幫扶單位進駐村里。在隊員們的幫扶下,北關村開始尋找脫貧出路,油桃種植進入了他們的視線。駐村工作隊隊長靳彤說:“北關村是油桃種植的傳統地區,品質好、市場占有率高,擴大栽植面積既能增加收入,風險也不大。”于是,“戶均一畝油桃”成為北關村脫貧的希望。

面積小和粗放式管理帶來的效益低下成為擺在工作隊面前的第一道坎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來到了村里,進行土壤檢測,為村民講解種植和養護應注意的問題。原本畝產3000斤的油桃,經過技術改良和科學施肥,增加到了5000斤,品質優良的北關村油桃賣到了寧夏、新疆、甘肅。

如今,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的油桃產業成為北關村的脫貧“利器”,最多的一家種了12畝。按照2元一斤的價格,每戶年均收入能達到2萬元左右。駐村工作隊幫助建立的電商平臺,盡管還在起步階段,但平臺上1斤可以賣到6到7元。2015年被認定為貧困戶的李亞娟,通過種植油桃加上丈夫務工,只用了1年就實現脫貧。“家里已經沒有外債,日子舒心多了。”李亞娟笑著說。

2017年,北關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帽子是摘掉了,但致富心氣兒很足的村民卻并不滿足:由于灌溉存在困難,只能在果園旁打井蓄積雨水,油桃產量和品質很容易受到影響。要想讓收入再提高,非得要灌溉。

駐村工作隊仔細調研后,決心為北關村修建滴灌項目。經過多方奔走,在陜西省水利廳的支持下,滴灌管道順利鋪設完畢,現在能覆蓋1000畝,余下的500畝在年底完成的二期工程也有了著落。

說到村里的滴灌,趙永興感慨頗深:“以前把水運到山上可不是件容易事兒,去年就是因為干旱,結出的果子很小,影響了收入。現在有這么先進的技術落戶村上,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

“用水管把水直接送到樹底下,果子能長得大一點,我們不再費很大勁兒澆水。”這是51歲的村民曹文林對滴灌最直觀的認識。家里種了3畝油桃的曹文林現在有了更多想法:“脫貧之后不能停下來,咱還想致富呢。”

陜西省水利廳廳長王拴虎說,僅最近三年,陜西就建成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70.995萬畝,通過建設管灌、微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支持了蘋果、葡萄、紅棗、茶葉、獼猴桃等主導農業產業的發展,受益貧困人口達60.4萬,不斷改善了這些貧困地區的農業基礎條件,推動了貧困地區特色農林產業和現代農業的持續發展,助力貧困人口增效增收脫貧致富。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