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問新加坡有何玄機?

2018-11-15 17:14 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字體: 打印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今年似乎更熱一些,這個“熱”主要體現在國際政治舞臺。

11月12日至1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新加坡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二十一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十三屆東亞峰會。

這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時隔11年再次正式訪問新加坡,也是李克強擔任總理以來首次訪新。

從今年6月的美朝領導人在新加坡會晤,到11月上旬,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赴新加坡出席論壇并對新加坡進行訪問,新加坡自然而然地成為今年國際政治舞臺的焦點。

李克強此時訪問新加坡意義不亞于今年6月的“特金會”。對于崇尚現實主義的新加坡而言,“特金會”充其量是給了新加坡一個“顏面”,甚至還花費了1500多萬美元,可以說是賠錢賺吆喝。而李克強的訪問既增加了新加坡的顏面,更帶去了務實的機會,以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打算明年提前舉行大選。

其實,經歷過較長時期的中新關系低谷之后,新加坡方面期待中國領導人到訪已經很久了。早在去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華時,就在北京當面邀請李克強訪問新加坡。

為什么李克強選擇此時出訪新加坡?這是由一系列的因素促成的。

第一,中國和新加坡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新加坡是個連水、土都靠進口的國家。自由貿易、天空開放、自由港,都是其不得不倡導的。中國提倡的多邊貿易體制,對新加坡大有裨益。同時,中國是新加坡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新加坡則是中國在東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在經濟全球化遭遇挫折的背景下,中國和新加坡加強合作是大勢所趨,也很有必要。

第二,從新加坡所處的東盟這一國際組織看,中國-東盟貿易額2017年超過了5000億美元,接近中美貿易總額,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則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李克強此次訪問與新方和東盟就區域合作、多邊貿易體制以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交換意見,必將推動中國-東盟合作提質升級,推動東亞合作邁上新臺階,尤其是促進多邊貿易合作。這既是全球形勢促成的結果,也是提振全球貿易的重大舉措。

第三,強化中日韓等更加廣泛地合作。中日韓三國的GDP之和占亞洲GDP的70%,占全球的20%。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中國不久后,李克強出訪新加坡并出席第二十一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這對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具有積極意義。李克強還出席了東盟與美、中、印等多個伙伴國家的會議。他強調,中國支持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支持東盟在區域合作的中心地位。

期間,中國支持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占據了重要位置。東盟十國及中、日、韓、印、澳、新六國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談判,并商定推動達成這一目標。李克強說,“中方愿與各國本著相互尊重、互諒互讓原則,爭取盡快結束RCEP談判。”李顯龍也表示:“我們今年已取得了很多進展,相信距離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RCEP一旦達成,將形成一個總人口約30億、GDP總和約為21萬億美元、占世界貿易總量約20%的多邊區域貿易集團,成為通往實現更大范圍的亞太自貿區的途徑。

之前,在新加坡的建議與推動下,美國奧巴馬政府曾與區域有關國家簽署了TPP協定,后被特朗普政府“撕毀”。一個有利于經濟全球化的RCEP取代了TPP,意義重大而深遠。

第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2017年,新加坡港仍排在深圳港之前、上海港之后,是世界第二大港。中國進口石油的80%經過那里,而中國對外石油的依存度已經超過70%;中國進出口物資的50%都要經過這條黃金水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新加坡支持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李克強此訪參加了多輪會議,強化了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認可與支持。

第五,南海與“島鏈”問題。南海本是無可爭議的中國領土,但由于某些國家的干預,近年來波濤洶涌。但是,今年8月3日,中國已與東盟就“南海行為準則”(DOC)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了一致。李克強出訪新加坡期間表示,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基礎上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是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一把“金鑰匙”。“中方愿同地區國家一道努力,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共同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

1951年,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提出了“島鏈”概念,含地理、政治與軍事等內容,目的是圍堵亞洲東岸,對前蘇聯、中國等共產國家形成威懾之勢,分為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這個“島鏈”戰略因冷戰而起,卻沒有隨著冷戰的結束而終結。因其全球戰略的需要,美國還在亞太地區部署了一條“太平洋鎖鏈”,意在將原西太平洋上的“島鏈”延伸到印度洋,將其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鏈與印度洋上的基地鏈連接在一起。

新加坡位于美國圍堵中國“第一島鏈”的南端,是美國“重返亞太”以及“亞太再平衡”的倡導者,美國在新加坡建有樟宜軍事基地。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前往新加坡出席東盟與美、中、印等多個伙伴國家的會議,而是由副總統彭斯出席,令新加坡頗為失望。在這一背景下,中新兩國加強聯系,算是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真空”,也可以避免新加坡公開倒向美國。

李顯龍最近接受一個提問時的表態就展露了其內心深處的感受。當被問到如果站在中美兩國元首之間的感受時,李顯龍說,最好不要站在他們中間。

讓“島鏈”形同虛設的最好方式,就是加強與“島鏈”國家加強合作。

新加坡極其現實。特朗普公開聲稱“美國優先”,新加坡則是踐行“利益優先”。行勝于言。與新加坡打交道,要聽其言,觀其行。

這次訪問期間,兩位總理之間的對話揭示了中新關系所要遵循的準則:

在談到如何應對風云變幻的世界局勢時,李顯龍說:“關鍵是要有信心,做出正確的決策。”李克強回應說:“信心確實很重要,但拿出行動更重要。而南海行為準則(COC)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磋商就是支撐信心的兩大重要行動。”

誠然,熱不能只熱在言語上,而要熱在行動上。(作者為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陳九霖)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