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科技界熱議——切實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2019-03-18 07:5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

核心閱讀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首先應當在源頭上下功夫;

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就是希望能探索一種新的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方式,通過改革來激發各種創新主體活力,讓他們有更大的積極性,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獲得感;

36張表格精簡整合為6張、簡化科研單位經費報銷流程、精簡科技領域人才帽子、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科研人員負擔進一步減輕。

建設創新型國家,離不開科技支撐能力的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等一系列關于科技創新的內容,引發科技界熱議。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經濟社會主戰場,我國如何強化原始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怎樣通過改革舉措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進一步釋放他們的創新活力?如何營造良好的科研生態,讓科技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強化原始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過去,面對歐美國家已經廣泛應用的紅外探測成像技術,我國的紅外探測還難以突破30公里。中國電科第十一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深感焦慮:紅外偵察及光電制導裝備威力巨大,只有把這項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于是,喻松林首席專家帶領由周立慶、王成剛等組成的技術團隊決定探索我國高水平紅外成像與紅外探測的自主發展技術路線。

這條路從一開始就注定充滿荊棘,但科研人員憑借鍥而不舍的堅毅和執著,一路披荊斬棘,歷經近20年的努力,最終研制出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系列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今,中國的紅外探測距離,不僅遠遠突破了30公里,還進入了太空,在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海洋與環境監視、資源普查等航天工程中基本實現了自主可控,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眼’,為祖國守衛平安。”王成剛自豪地說。

關鍵核心技術關系到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為下一步科技領域的工作重點。

在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看來,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根源在于基礎研究的根子不深、底子不牢,缺乏源頭活水。“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首先應當在源頭上下功夫。比如鼓勵企業和高校院所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為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打牢根基。”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技創新的源頭,對基礎研究應當給予足夠重視。但基礎研究的能力和產出確實是一個短板,去年我國專門出臺了加強基礎研究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文件形式就加強基礎研究作出全面部署。“中國加強基礎研究是堅定不移的,今后會更加加大投入力度。”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說:“科學研究需要坐冷板凳、下笨功夫,不能一味東搖西擺、追蹤熱點。無論是原始創新,還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都應該為科研人員創造安心穩定的科研環境,有利于創新的制度體系和文化土壤,這一點非常重要。”

“原始創新研究就是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因此對科研人員來說,多一點‘異想天開’,往往意味著不局限于固有模式的限制。大膽地想象,就有可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說。

強化原始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科學家們普遍表示,當前“唯論文”的科研評價體系正在轉變,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科研評價就像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體系,就會催生什么樣的科學研究。”周忠和說,“比如當前的評價體系,誰發的論文多,誰就容易通過項目評審和結題驗收,就能拿到更多項目和科研經費。這樣一來,科研人員就不愿選擇做那些難度大、風險高的原創性、引領性研究,而傾向于挑選熱門的、容易出論文的題目。”

與此同時,對于科研成果的評價、原始創新的認定,科學家們也更傾向于小同行評議。“什么是真正的原始創新?誰來識別、誰來認定這點很重要。鑒于科學研究的日益細化和知識發現的快速進展,我更為認同的是同一領域小同行評議。”王貽芳說。

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要把人用在創造性活動上

“整整5年里,我沒有發表一篇與酵母相關的論文,換在別的單位,或許早就讓卷鋪蓋走人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覃重軍講了他的故事。2018年8月2日午夜1時,英國《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一篇論文,描述的是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這一成果被業界認為是合成生物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重大突破。覃重軍可以說是“五年不鳴,一鳴驚人”。

“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的論述讓很多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奮。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萬勁波表示,當前要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必須把人用在創造性活動上來。“重大科技成果不是計劃出來的,科研活動有其自身的規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不能像管工程項目那樣管理科研人員。要給科研人員減負松綁,讓大量優秀的人才能夠真正沉下心來、找準方向,不受干擾地創新突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項目經費“包干制”——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專家對此表示,我國科研項目經費使用一直采取預算制,即科研經費要嚴格按照預算要求來使用。但由于科研本身的不確定性,項目進行的每個階段及每個階段的進度不一樣,所需經費多少也有所不同。提出“包干制”,就是希望能探索一種新的科研經費和項目的管理方式,通過改革來激發各種創新主體活力,讓他們有更大的積極性,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獲得感。

潘教峰說:“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包干制’,體現了對基礎研究探索性、不確定性的研究規律的尊重,體現了基礎研究以人為本的思想,對于解決經費使用中見物不見人或重物輕人的問題有重要作用。”

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讓科研人員輕裝上陣,更多的變化正在發生。今年兩會期間,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四部門聯合召開“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七項行動”推進會。聚焦科研管理中表格多、報銷繁、牌子亂、檢查多、數據孤島等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四部門聯手進行集中整治清理并固化形成制度成果,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以科研人員詬病較多的“報表”為例,經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基本完成了各類報表的整合精簡、減少了信息填報和材料報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層面的36張表格精簡整合為6張,課題層面的21張表格精簡整合為5張;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全周期提交的材料由25份精簡為17份;自然科學基金推行無紙化申請。

針對報銷繁瑣的問題,簡化優化了預算執行程序和相關科研單位經費報銷流程及環節。科技部、財政部出臺專門文件,要求相關高校院所落實法人責任,完善內部管理。

“我們已經嘗到了信息化的甜頭。”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齊法制說,以前申請項目、報銷經費、購買儀器設備等等,都要填不少表,樓上樓下去各個部門簽字蓋章。“就拿出國學術交流這樣的小事來說吧,從出國申請、備案、簽字到回國后的單據報銷,沒有一星期辦不完。現在只要登錄系統輸入相關信息提交就可以了,回國后報銷也不用找領導簽字、跑財務了,單據拍照上傳就行。這給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讓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華表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有利于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的無縫對接,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的趨勢,也是當今世界各國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選擇。”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獻文對此深有感觸。“新藥研發過程復雜而艱難。從化合物、活性化合物、先導化合物、候選藥物,到最終通過臨床試驗形成市場上的藥物,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讓新藥‘夭折’。如果沒有企業的參與,單純依靠高校或科研院所進行新藥研發,會導致投入不足,也無法保證企業與科研機構的有效對接,從而降低科技成果轉化率。”

楊獻文的團隊正在對兩萬多株海洋微生物進行研究,通過和廈門恩成制藥有限公司的緊密合作,針對肝癌等5種腫瘤,從深海微生物中尋找發現抗腫瘤的先導化合物。

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通過合作,實現了“多贏”。更多有益于國計民生的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成功轉化,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產學研各類主體之間有機的聯系、協助和互動,能夠更加有效地優化創新資源的配置,提升創新體系的整體效益。”王建華說。

但與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相比,我國的技術與產業結合仍不緊密,當前迫切需要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扶持創新各個環節,釋放產學研各個主體更多的創新活力。

重慶市科協主席潘復生認為,首先要進一步破除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轉化的阻礙因素。例如,創新鏈條中起到“中介”作用的平臺還不夠多。“從院校到企業,不是隨便‘搭個橋’就完事了,而是要實現深度融合。有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并不能直接拿給企業使用,需要專業的技術加工平臺(又稱中試平臺)來磨合技術、共擔風險。”他建議加快國家技術加工平臺建設,讓成果轉化更加順暢。同時,還要健全專業化、市場化技術服務和中介服務體系的建設,改善技術成果評價、知識產權交易服務和產權保護執法的環境等,營造良好的產學研創新生態。

潘復生還建議,要繼續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評價體系改革,將科技成果轉化更加深入地納入考核體系中。只有從“指揮棒”上入手,才能真正調動科研人員投身企業的積極性,科研人員才能在產學研合作中得到實惠。

同時,國家層面需進一步落實產學研相關政策并完善配套細則。專家認為,產學研在專利定價、成本分攤、成果分配、產權保護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模糊地帶”,應進一步明確政策配套細則,讓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依法依規地協同創新。

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嚴懲學術不端行為

今年兩會上,有關科學倫理、學風作風的討論也引發熱議。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科技本身就是雙刃劍。同時,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需要科研人員有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還要遵守法律法規等方方面面的要求。他表示,科技部已經出臺了一些規定,今后還要進一步研究出臺相關制度規范進行引導和約束,讓科技人員更加理性、尊重規律、敬畏法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專家表示,誠實守信是從事科研活動的準則和基礎,學術不端行為不僅背離科學精神,而且危害科研生態,如果對此不及時有效遏制,將引發科研浮躁風氣,滋生投機行為,影響科技事業長遠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科研誠信建設,相關部門和科學界分別設立了有針對性的規定和學術道德規范,遏制科研學術不端行為。去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專家表示,這一意見的出臺體現了我國對科研不端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如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行為實行終身追究;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責任者,實行“一票否決”。

“我們要充分尊重與信任科研人員,這種信任和責任是一致的,信任越大,責任也越大。”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肖尤丹告訴記者,當前亟待健全科研誠信體系建設,嚴懲學術不端行為,科研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研究院所和科研人員都要履職盡責,共同建設良好的學風、作風。

專家建議,科研人員所在單位應切實履行主體職責。在國家層面,應建立完善調查學術不端行為的規章制度。(記者 馮 華 吳月輝 喻思南 劉詩瑤 谷業凱)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