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出口轉內銷 培育新優勢

2020-08-12 07:5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

通過出口轉內銷,許多外貿企業在當前國際市場萎縮時能有機會活下來。在全球市場的“中國分場”,外貿企業同樣需要從質量、服務、技術、品牌、標準、營銷和人才等諸多方面積極培育競爭新優勢。

近300家優質外貿企業的家電、家紡、服裝、鞋類、特色農產品等上千種外貿優質產品銷售火爆,原計劃舉辦3天的出口產品轉內銷活動延長為活動周……這是7月25日開幕、商務部與浙陜渝三省市主辦的“外貿優品匯 扮靚步行街”出口產品轉內銷系列活動期間的火熱場景。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需求萎縮,外貿企業訂單下滑,出口轉內銷的積極性和呼聲不斷上升。同時,出口產品轉內銷也存在較大的增長潛力。商務部部長鐘山5月份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外貿企業原來多數是單一做出口的,現在出口受阻之后,政府支持他們出口轉內銷。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業內銷額增長17%,說明優質的外貿產品同樣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楊國良分析認為,從國內消費看,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國內市場需求正加快釋放,為電子家電、輕工、紡織服裝、農產品等出口行業提供了內銷市場。從投資帶動看,各地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為機械設備、電機電氣設備、精密儀器等出口行業帶來了新機遇。從消費升級看,部分外貿企業正從傳統批量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可以更好滿足國內消費升級需求。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快速發展,也為外貿企業打通了直接面對消費群體的銷售渠道。

6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為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了10條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出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包括加快轉內銷市場準入,促進“同線同標同質”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障;二是多渠道支持轉內銷,包括搭建轉內銷平臺,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精準對接消費需求;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包括提升轉內銷便利化水平,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加大保險支持力度,加強資金支持。

《實施意見》發布之后,多個外貿大省迅速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業拓展國內市場、開拓線上銷售渠道等。例如,浙江省多地政府和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外貿企業轉戰電商平臺,促進出口轉內銷。

據了解,稅務部門的數據表明,部分外貿產品出口轉內銷確實有了起色。例如,廣東省稅務局稱,通信設備制造行業、紡織服裝行業、電機制造行業出口轉內銷成效突出。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黨會表示,更多的優質出口產品轉內銷會進一步豐富國內市場供給,增加消費者選擇,精準對接需求,帶動消費升級。

“推進出口轉內銷是外貿企業活下去的一個現實選擇。”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出口轉內銷是外貿企業在外部市場需求萎縮形勢下尋求“避風港”的結果,但如果要在全球市場的“中國分場”上有所作為,就不能僅僅局限于將“中國分場”定位于“避風港”,一定要做長期戰略性謀劃。

當前,外貿企業轉內銷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是部分產品國內外標準不同。比如,出口歐美的服裝尺碼與國內標準不同,款式和國內市場需求也有差異,轉內銷時需要做有針對性的調整或改造;部分出口產品轉內銷往往涉及品牌商標問題,需要得到外方授權;一些外貿企業長期按訂單生產,缺乏國內市場營銷經驗和團隊,品牌國內認知度不高。此外,轉內銷還面臨市場結算模式的差異問題,內銷通常采取賒銷模式,先拿貨、后付款,占用資金多,風險相對較高。

“通過出口轉內銷,許多外貿企業在當前國際市場萎縮時能有機會活下來。”白明同時強調,在全球市場的“中國分場”,外貿企業也同樣需要從質量、服務、技術、品牌、標準、營銷、人才等諸多方面積極培育競爭新優勢。不僅要讓中國的外貿企業留得青山,更要讓中國制造有機會贏得未來。(記者 馮其予)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