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兩山”共“建”造“福”地——來自八閩大地的綠色發展觀察

2021-03-24 21:4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福州3月24日電 題:“兩山”共“建”造“福”地——來自八閩大地的綠色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 鄒聲文、涂洪長、秦宏

陽春三月,草木蔓發。

全國兩會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來到福建。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街區的古厝綠樹(2021年3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考察武夷山國家公園、訪生態茶園……總書記的福建之行與綠色、生態高度相關。

綠色,是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最突出的亮色。

這片“綠”,是肉眼可見的高顏值,鋪陳在八閩大地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這片“綠”,更是深入人心的新理念,引領“新福建”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位于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的三通橋(2021年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堅持“最花力氣”建設生態文明

徜徉在奇峰競秀的武夷山水間,在眾多的摩崖石刻中,歷朝歷代護山衛水的條令顯得格外醒目。

好山水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武夷山人世世代代的護衛之功。

2016年,武夷山被列入全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探索共商共管共建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成為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既是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保護地。

福建多山、多水、多綠,發展中繞不開一個問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福建省連江縣的“海上牧場”(2020年1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福州郊野公園拍攝的森林步道景觀(2021年3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靠改革創新去化解矛盾、尋找答案。

福建南平建甌市小松鎮,“以水為媒”將8個自然村串聯成線,沿途規劃休閑農業、特色民宿、生態苗圃等立足好生態的產業,帶動“水美經濟”蓬勃發展。一度是“空心村”的湖頭村,去年村民增收396萬元,村集體收入20多萬元。

湖頭村的變化,得益于福建生態文明建設的兩個體系:優化綠色布局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系;激活綠色價值構建市場化激勵體系。

一片森林有價值幾何?福建有獨到“算法”:在這里,除了評估林地、林木等實物價值,還會評估其水源涵養、固碳釋氧、氣候調節、維系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生態功能價值。


在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三沙鎮閩東漁場,漁船在夕陽余暉中歸港(2020年11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福州烏山歷史風貌區的綠樹及周圍的城市景觀(2020年9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基于對生態價值的深刻認識,福建以“護綠”“用綠”的成效來校正政績觀,為全國探索出了以制度約束扭轉“唯GDP論英雄”的寶貴經驗。

“環境保護目標考核比地區經濟總量、固定資產投資等考核分值更高。”福建三明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林大茂說,當地按“水凈、河清、天藍、地綠、居宜”設置考核標準,給粗放發展戴上了“緊箍咒”。

生態對福建有多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這樣殷切囑托:“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久久為功,方有玉成。

中國工程院去年完成的評估報告認為,福建省生態文明發展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部署的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基本構建起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創新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模式。


福州市晉安區的晉安河河畔生態公園(2021年3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在福州金牛山公園福道拍攝的森林城市景觀(2021年3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高顏值”與“高素質”協同并進

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次日,福建首單以遠期碳匯產品為標的物的約定回購融資項目、2000萬元“碳匯貸”在南平順昌縣落地。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福建考察時提出,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


一群蒼鷺在福建省羅源縣碧里鄉濂澳村后山樹林中棲息(2020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循著“活、優、富、美”的指引,實行“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條腿走路,類似碳匯交易這樣的綠色故事和創新演繹在福建正越來越多。

有著60多年歷史的三明鋼鐵廠,真金白銀、真刀真槍開展環保改造升級,在鋼鐵產量成倍增長的情況下,實現總能耗基本持平、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廠區從原來的“污染大戶”建成了“3A級工業旅游景區”。

距離市中心僅17公里的紅廟嶺,曾是福州五城區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一度污臭熏天,而隨著福州市進入垃圾“零填埋”時代,這里也變成了資源循環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的生態產業園。

在龍巖漳平市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里,5萬多畝高山茶園和近萬株櫻花樹交相輝映,“紅綠配”的獨特景觀引得游客紛至沓來,當地茶產業也迎來了更可持續、更多附加值的發展新階段。

綠色發展,考驗取舍之道,倒逼產業做“加減法”。



在上汽集團乘用車寧德基地總裝車間,工人在裝配生產線作業(2020年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以寧德市為例,當地陸續關閉336個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淘汰落后鋼鐵產能522萬噸,投入3.8億元關閉拆除41座礦山121個礦點、166家石板材企業,“騰籠換鳥”之后,閩東大地崛起了以寧德時代為龍頭的千億產業集群,曾經的東南沿海“斷裂帶”成了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十三五”期間,福建全省GDP接連躍上3萬億元、4萬億元臺階,同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清潔能源裝機比重5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4.9%,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約為全國平均水平一半。

新征程,再出發。“十四五”發展目標中,福建提出將力爭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再降10%,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占比超60%,實現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7%……


福建南平建甌市東峰鎮的雷竹種植基地(2020年5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武夷山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春色(2021年3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讓綠水青山成為幸福靠山

在閩西山區長汀縣,流傳著兩句截然相反的民謠:曾經是“長汀哪里苦?河田加策武”,現在則是“長汀哪里甜?策武加河田”。

民謠反映的是當地跨越時空的生態之變。長汀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之一,策武、河田等鄉鎮是重災區。而歷經30多年持續治山治水,當地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躍升,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原來山上都是光禿禿的,山洪頻發,田瘦人窮,收成全看老天爺‘臉色’。”長汀縣遠豐優質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傅木清說,現在到處山清水秀,田里每年一季經濟作物一季生態水稻,老百姓的腰包也像山林一樣豐盛起來了。

綠色,既是看得見的高顏值,更是摸得著的獲得感。


游客在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杉大道游覽(2020年1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夏茂鎮俞邦村風貌(2020年11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讓生態紅利落到每戶百姓的口袋里,讓綠水青山成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讓常口村在山水畫中笑口常開。”在鄉親們面前,全國人大代表、福建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這樣宣講兩會精神。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站在村口,望著眼前的山水,他語重心長地叮囑,“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如今的常口村,山上有臍橙,林下種草藥,依托綠水青山,這里建起了生態漂流、生態研學、皮劃艇訓練、森林康養等四大基地,前來參觀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張林順說,現在村民在家門口就有事干、有錢賺。



位于福建省龍巖長汀縣的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2020年7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曾經的“無價之寶”正在變成有形收入。去年,常口村村民人均收入2.6萬元、村集體收入139萬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10多倍和40多倍。

2018年8月,南平順昌縣林農張朝旺將142畝杉木幼林存入森林“生態銀行”,一次性獲得林木收益33.32萬元,待林木采伐后,還能從山林的經濟效益中分得三成收益。

所謂“生態銀行”,是指借鑒商業銀行模式,將分散零碎的生態資源資產權益集中連片打包,對接綠色產業項目開發運營,實現資源變資產變資本。

堅持綠色便民、綠色惠民、綠色富民,依靠改革創新建起“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福建的探索實踐再次印證了總書記講的一個道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福州西湖公園及周邊城市景觀(2020年5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