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掃黑除惡從專項斗爭轉向常態化開展 未來怎么做?

2021-03-30 21:1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題:掃黑除惡從專項斗爭轉向常態化開展 未來怎么做?

新華社記者任沁沁、劉奕湛

記者從29日召開的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總結表彰大會獲悉,我國將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在過去三年里,雷霆萬鈞的“掃黑風暴”席卷全國,專項斗爭取得了勝利,實現了預期目標。

而今,從專項斗爭轉向常態化打擊,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戰略意圖,是鞏固專項斗爭成果、護航人民幸福生活的必要之舉,是建設平安中國的制度性保障。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作出開展為期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大決策部署。三年后,“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此次承上啟下的大會,在于表彰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總結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績經驗,部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三年來,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涉惡犯罪集團1167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3.7萬名,處置生效涉黑涉惡案件資產1462億元……徹底打擊了黑惡勢力的囂張氣焰,根本遏制了黑惡犯罪。

2020年,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達98.4%,全國八類嚴重暴力案件數量下降30%。“一升一降”背后,是社會治安環境的明顯改善,也折射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豐厚碩果。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提出新的要求,強調專項斗爭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一定要有與黑惡勢力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要健全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長效機制,補齊短板、堵塞漏洞,抓基層打基礎,強化源頭治理,加強行業監管。

“專項斗爭收官不等于掃黑除惡收手。”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全國掃黑辦主任陳一新表示,人民群眾普遍希望專項斗爭結束后持續打擊黑惡犯罪,防止其死灰復燃、卷土重來。黨中央順應人民群眾愿望,明確提出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

如何扎實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各項工作?

本次會議提出,要建立健全源頭治理的防范整治機制,在鏟除土壤上繼續發力——持續推進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社會治安、鄉村治理、金融放貸等10大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嚴格村干部日常管理監督。

建立健全智能公開的舉報獎勵機制,在發動群眾上持續發力——常態化運行全國掃黑辦12337智能化舉報平臺并拓展功能應用;嚴格線索核查責任,核查結論落實終身負責制。

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依法懲處機制,在嚴打深挖上持續發力——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深入研究黑惡犯罪新動向,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堅持露頭就打;加大對新型網絡犯罪的防范打擊力度,堅決遏制高發多發勢頭;嚴肅查處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涉黑涉惡違紀違法犯罪問題。

建立健全精準有效的督導督辦機制,在壓實責任上持續發力——定期開展分級督導;機動開展特派督導,保留全國掃黑辦特派督導專員隊伍,每年適時開展特派督導;加大重點案件督辦。

建立健全激勵約束的考核評價機制,在鼓舞斗志上持續發力——加強考評工作,注重群眾評價,及時了解人民群眾的新需求新建議。

建立健全持續推進的組織領導機制,在強化保障上持續發力。

業內人士分析,掃黑除惡常態化順應人民群眾的期待,是遏制有組織犯罪滋生,確保掃黑除惡有法可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旭認為,掃黑除惡常態化是百姓幸福的源泉,是平安中國的保障,是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護航。

隨著“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被列入國家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發展藍圖,制度優勢將為根治黑惡頑疾提供更為堅實的保障。

三年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格在法治軌道內推動,始終堅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確保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鐵案,經得起歷史和法律的檢驗。

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提供法治保障,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已經被提上了議程,草案對有組織犯罪進行了界定,并將惡勢力組織上升為法律概念,同時規定了信息網絡有組織犯罪的認定標準。

掃黑除惡任重道遠。人民期待一個完善而有力的掃黑除惡長效機制;掃黑除惡需要久久為功的法治保障、制度保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