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夯基壘石筑高臺——海南自貿港建設一周年紀實

2021-06-01 21:3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海口6月1日電 題:夯基壘石筑高臺——海南自貿港建設一周年紀實

新華社記者


這是在海南霸王嶺熱帶雨林里拍攝的一只帶著幼崽的雌性海南長臂猿(2019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兩只海南長臂猿緊緊相擁,構成一個心形。這個名為“元宵”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吉祥物,不久前見證了全球精品在此集聚的盛況。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續蔓延之際,海南舉辦的這場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消費精品展,從設想提出到華麗綻放,用時不到一年。消博會的精彩亮相,不僅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千金一諾,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蹄疾步穩推進的生動注腳。


這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蓮花山景區,這里曾是一座廢棄礦山(無人機照片,2020年12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去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實施,朝著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這一宏偉目標,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式啟航。一年來,海南在緊抓政策落地實現早期收獲的同時,多維度發力,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夯基壘臺。

壘基礎防風險堅守生態底線

4月26日,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公開庭審了一起雜交水稻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敲響該院成立以來的“第一槌”。


這是2020年6月4日拍攝的海南自貿港首艘船舶登記發證儀式。當日,洋浦經濟開發區舉辦海南自貿港首艘船舶登記發證儀式,向中遠海運“興旺”號輪頒發“中國洋浦港”《船舶國籍證書》,標志著自由貿易港有關船舶登記政策正式落地實施。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作為實行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審判“三合一”的法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肩負著為自貿港重點產業提供知識產權司法保障的重擔。

與此同時,海南國際仲裁院的改制,也堪稱力度空前。全面修改仲裁規則,聘任境外理事兼任院長……“2020年,我們受理涉外仲裁案件13件,標的額1.2億元人民幣,相信越來越多的境內外投資者會選擇海南。”海南國際仲裁院理事長王雪林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即將第三次提請審議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將給海南自貿港貿易投資、財政稅收、生態環境等涉及改革的重大事項提供法律依據。

在完善法治環境、營商環境等“軟件”的同時,海南基礎設施“硬件”建設也在加速推進。


這是5月28日在海南洋浦保稅港區拍攝的標準廠房及海外倉項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一年來,海南圍繞“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推進多層次路網全線貫通。并通過建設美蘭機場二期和三亞新機場,擴建海口港、洋浦港等“四方五港”,完善海南與外界聯通的空海新格局。

在1900多千米海岸線、3.5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設自貿港,免稅貿易、社會管理和生態環境等領域面臨諸多風險。一年來,海南“劃紅線”“守底線”“筑防線”,為自貿港壘砌“避風墻”,撐起“防護傘”。

離島免稅購物在促進消費回流的同時,也成了走私團伙眼中的“肥肉”。一年來,海口海關組織開展10輪打擊行動,打掉73個走私團伙,系列案案值約2.47億元。


這是5月26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國投洋浦港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除了走私風險,自貿港建設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接連涌入。社會治理和風險防控,能不能做到實時感應、及時處置?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總架構師馬利的答案是:“能!‘殺手锏’就是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

馬利說,該平臺整合了全島社會管理多個系統,應用雷達、北斗、大數據、5G、無人機等,構筑了從“態勢感知”到“大數據研判”,再到“聯勤聯動高效應急處置”的全鏈條綜合防控體系,將來還可為自貿港封關運作提供數據技術支撐。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


這是5月28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石化功能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從礦山植綠到嚴打非法采砂,從全面“禁塑”到生活垃圾“零填埋”,從連續出臺法規政策到“掛圖作戰”開展環保百日大督察……海南正力爭成為生態環境和生態保護的“雙優生”。

一年來,海南扎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通過國家驗收,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裝配式建筑面積連續3年翻番,建成9座垃圾焚燒發電廠,PM2.5濃度均值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

調結構轉路徑培育發展新動力

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在3號館和5號館均設有展位的綠地集團,首日就喜迎豐收:合作伙伴與其旗下公司簽署協議,將采購價值27億元的巴西牛肉等產品。

“成果完全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綠地集團總裁助理薛迎杰見證了簽約儀式。


這是5月26日拍攝的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此前,綠地已和海南洋浦簽約,將與全球知名牛肉生產及銷售企業巴西美利華集團合作,在洋浦建設10萬平方米的智慧物流供應鏈基地,以海南為支點打造國內最大的進口蛋白產品集散中心。

一個以房地產起家的知名企業,為何在海南做起了商貿業務?

薛迎杰說,自貿港帶來的機遇,以及海南近年來狠抓地產調控力促經濟轉型的態勢,契合企業自身轉型需要,在海南布局新業態恰逢其時。

建省辦特區以來,海南經濟發展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其中與房地產業“一房獨大”有著重要關系。


這是5月26日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拍攝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自貿港建設,要秉正前行。實施全域限購、優化考核機制、加強規劃管控……進入“自貿時代”的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擺脫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另一方面,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海南加快產業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一收一放中,海南產業加快升級,在實現房地產投資占比及房地產稅收占比均大幅下降的同時,地方生產總值和稅收穩定增長。2020年海南GDP增長3.5%,自2018年主動調控房地產業以來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海南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9.8%,增速排名全國第二。

近日,海南出臺行動方案,明確未來三年投資新政策。在旅游業等三大產業基礎上,將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和制造業也納入鼓勵發展范疇。這是海南進一步壯大實體經濟、夯實產業基礎的明確信號。

“我們對海南寄予厚望,下一步可能會將30%至40%的產能轉移到這里。”馬來西亞正典燕窩董事長譚承哲說。目前,正典燕窩已入駐位于海口綜合保稅區的“新世界工廠”,并宣布投產。

一個機遇無限的海南,正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創業熱土。在利用外資規模已連續三年翻番基礎上,今年一季度海南實際利用外資近5.6億美元,同比增長超4倍,共有6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南省新設419家外資企業。

早期政策見效呈現開放新圖景


這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項目航站樓(2020年4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藍天白云下,綜合業務樓、海關卡口、海關查驗庫等海關監管設施嶄新落成,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等產業設施正加快建設。近日,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獲批設立,成為海南省第三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海口海關有關負責人說,這是海南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又一重要舉措,也將為原輔料“零關稅”等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提供載體。


一艘客滾船駛入海口港(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政策見效應,實惠看得見。一年來,海南圍繞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監管基礎上,有序推進開放進程,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形成早期收獲。


這是首屆消博會游艇展上展出的游艇(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海南海汽貴賓車隊有限公司近日從阿聯酋進口了一部商務車,貨值22.7萬元,免除稅款8.4萬元,成為海南首輛“零關稅”進口汽車。公司總經理林芳英說,下一步還將進口200輛汽車,投放于海南中高端租賃市場。


觀眾在首屆消博會現場參觀(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目前,海南自貿港原輔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產設備等三類商品的“零關稅”清單均已出臺實施,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零關稅”清單也在加快制定出臺。

在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海南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縮短至27項,鼓勵類產業企業和高端緊缺人才“兩個15%”稅負政策落地見效,吸引著國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去年6月至今年4月,海南新增企業17.1萬戶,互聯網、文體教育類企業快速增長。

A國與B國之間的航線,能否由第三方的C國航空公司來開辟?通過開放“第七航權”,海南做到了。


這是4月19日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拍攝的免稅商品。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4月13日,柬埔寨吳哥航空公司與海口市交通港航局簽署合作協議,擬在疫情結束后,開辟海口至東北亞、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盟主要商旅城市的第七航權航班。

一系列核心政策落地見效,海南各地呈現開放全新景象。


這是消博會上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稅城展臺(5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在洋浦經濟開發區,一艘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國際船舶入列,助力洋浦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國際先進醫療資源加快涌入,吸引境外醫療消費回流……

“如果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是一個‘8’字形,海南就在這個‘8’字形的交匯點上。”海南省委主要負責人說。

南海之濱,百舸爭流,活力綻放。一幅中國與世界、海南與世界深度交融、開放共贏的生動圖景正在加快繪就。(記者柳昌林、吳茂輝、劉鄧、陳凱姿)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