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啟動

2021-07-07 10:10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

當前,打好種業翻身仗正處于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6日啟動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標本兼治打擊違法行為、激勵保護種業原始創新。當前,我國種業創新面臨哪些制度瓶頸制約?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有哪些重點?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在啟動視頻會上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解。

嚴厲打擊種業假冒套牌、仿冒仿制亂象

近年來,我國在推進現代種業發展過程中堅持把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擺在重要位置,新品種保護制度日益健全,有力推動了育種創新推廣。目前,我國水稻、玉米、小麥等主導品種中,70%以上都是保護品種,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45%。

但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還不穩固,糧食供求緊平衡的局面還會越來越緊。在耕地、水等資源日益趨緊的前提下,要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只能走創新驅動路子。

“目前看,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種業自主創新中挖潛力、要增量。”唐仁健說,種業是典型的高技術產業,其生命力就在于原始創新,為此必須有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駕護航。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制度保護,種業創新就會落空,就會出現“誰搞原始創新,誰就是冤大頭”的惡性循環。

唐仁健介紹,近年來,種業侵權事件明顯增多,業界對假冒套牌、仿冒仿制等亂象反映強烈,必須嚴厲打擊。據統計,從2016年到2020年,全國法院審結涉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從66件增加到252件,其中侵權糾紛案件占比超過80%。

“打好種業翻身仗,要把建立健全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作為根本保障,作為提高自主創新水平的戰略性安排,持續推進資源保護、品種攻關、企業培育、基地建設等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為推動種業振興提供基礎支撐。”唐仁健指出。

開展全面“體檢”,強化品種管理

此次專項整治明確提出“措施務必奔著問題去,做到精準管用、標本兼治”。

唐仁健表示,此次專項整治行動,既要努力解決一批當前的突出問題,又要推動破解體制機制障礙。要開展全面“體檢”,發現問題從嚴查處。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突出重點品種、重點環節和關鍵時節,對種子基地、企業和市場開展全面徹底的檢查,對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手軟。

“要嚴把基地關,重點檢查制種基地生產備案、委托合同、品種權屬來源等內容,嚴厲打擊盜取親本、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嚴把企業關,重點是嚴查生產種子質量、真實性等。對發現問題及投訴舉報較多的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加大檢查抽查頻次,有效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嚴把市場關,在用種高峰期加密種子市場檢查頻次,嚴查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電商渠道種子經營行為監管,確保生產用種安全。”唐仁健說。

此次,最高法出臺最新司法解釋,明確可以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內,頂格處理種子侵權案件。農業農村部表示,將強化案件查辦,推動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緊密銜接。

品種管理是解決同質化和“仿種子”問題的另一大關鍵。“一方面,要提高品種審定標準。針對品種同質化問題,聚焦分子檢測位點差異、產量和抗性等重要指標,加快修訂審定標準,大幅提高審定門檻。另一方面,開展已登記品種清理,對于經檢測沒有位點差異、且申請者不主動提出撤銷登記的,依法依規撤銷登記。各省級農業農村部門要主動作為,全面開展自查,及時提出撤銷意見建議。”唐仁健表示。

探索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實質性派生品種是對原始品種進行簡單修飾后育成的衍生品種,1991年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提出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派生品種可以申請獲得品種權,但在生產銷售時要征得原始品種權人同意,并按合同約定給予商業回報。

唐仁健介紹,這項制度建立了利益分享機制,對有效激勵育種原始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的77個成員中,68個已經建立了相應制度。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種業原始創新不足凸顯,多是修飾改良、模仿育種,亟須在法律層面提高保護水平,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遏制種業創新低水平重復。

唐仁健明確指出,為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將完善法律法規,探索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

今年,全國人大已啟動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內容修改工作,重點就是研究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延長保護鏈條,擴大保護范圍,加大賠償力度。農業農村部將配合有關方面修訂《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建立起更為完善的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體系。(記者 李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