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 奮發有為——代表委員審查討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2022-03-07 21:5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穩中求進 奮發有為——代表委員審查討論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新華社記者

2022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下,中國經濟如何爬坡過坎、行穩致遠?政策措施如何紓困企業、托底民生?

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在會上對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認真審查討論。大家表示,要在“穩”字上下功夫,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不斷積蓄“進”的力量。

穩大盤,宏觀政策協同高效

針對完成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等一系列預期目標,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作出了工作部署和安排。

“目標穩妥,務實可行,體現了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黃茂興說,宏觀政策調控審時度勢,有保有壓,有利于增強政策可持續性,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更為復雜局面預留充足空間。

政策目標有余地,財政支出強度有保障。預算報告顯示,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近9.8萬億元、增加約1.5萬億元,增長18%。

“這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將有效彌補減稅降費帶來的減收增支壓力,保障基層財政穩健運行。”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代表說,數字背后是財政政策的精準發力,釋放出強烈的積極信號,前瞻性強、導向作用大。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離不開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計劃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代表說,商業銀行要發揮好貨幣政策傳導主渠道和引導市場穩預期作用,根據宏觀經濟運行、貨幣政策導向和實體經濟需求,科學合理做好投融資業務規劃,統籌安排好投融資總量、結構和節奏,增強與實體經濟轉型發展適配性。

“如果沒有貨幣政策配合支持,財政政策的效果可能就會打折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宏觀政策要協同發力、形成合力。

激活力,助企紓困“放水養魚”

“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經濟下行壓力下,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被寄予厚望。

代表委員們表示,兩個報告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高站位謀劃,突出重點,把握關鍵,體現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看到預算報告對今年減稅降費作出的具體安排,來自貴州神曲樂器制造有限公司的鄭傳玖代表更堅定了發展信心。“疫情以來,公司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50多萬元,出口退稅1200多萬元,有效穩定了資金流。”他說,公司將全力做好自主品牌,帶動更多就業。

減稅降費是企業的“定心丸”,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代表也深有同感:“公司享受到創新研發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我們有底氣繼續加大新藥研發和技術平臺建設投入,打造核心競爭力。”

約2.5萬億元!預算報告中關于今年退稅減稅的這一安排受到代表委員關注。

“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持續加力,穩定預期。”甘肅省工商聯副主席王剛代表說,這是幫助市場主體渡難關、謀發展的重要舉措,要讓政策落地有速度,讓政策支持有力度,讓更多企業得實惠。“穩住中小微企業就是穩住了經濟的‘半壁江山’。”

代表委員們認為,從“放水養魚”到“水多魚多”“水大魚大”,需要一系列減負紓困舉措為市場主體提供有力支撐。

中信集團總經理奚國華委員近年來一直關注對企業創新的金融支持。他建議金融機構進一步精準對接創新型企業需求,發揮數字技術賦能作用,創新更多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構建更加多元、可持續的良好融資生態。

“還要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投資放心、經營省心、發展安心。”王剛代表建議。

惠民生,排憂解難兜牢底線

直抵人心的民生溫度,標注人民至上的情感刻度。

“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安排617.58億元、增加51.68億元”“增加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安排1546.83億元、增加70.62億元”……一項項暖心舉措兜牢民生底線。

代表委員們表示,在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的情況下,今年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含金量十足,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是就業的重點群體之一,今年預計將超過1000萬人。

“加強就業創業政策保障和不斷線服務至關重要。”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代表說,要聚焦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利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強大學生職業技能儲備。

注意到今年國家將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有著29年教齡的貴州省六盤水市實驗小學教師吳明蘭代表心頭熱熱的。“我就是從農村考出來的,現在2.9億在校學生很多是農村學生,提升鄉村教育隊伍素質、完善學校基礎設施非常關鍵。”

計劃報告中關于“推進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表述,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代表倍感振奮。“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要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推動醫療救治資源和公共衛生體系更有彈性和韌性。”

一老一小關系千家萬戶。太平洋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代表建議,加快推動康復醫療服務發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大力發展普惠性托育機構,緩解家庭育兒壓力。(記者譚謨曉、申鋮、吳雨、劉夏村、李驚亞、王博、郭敬丹、邵琨)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