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寧夏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2022-07-22 12:33 來源: 寧夏日報
【字體: 打印

“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寧夏沙湖水域,雪豹、兔猻、豹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頻頻在賀蘭山“留影”……越來越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現身,印證著寧夏生態逐漸向好,也見證著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成效。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底,寧夏共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356.46平方千米,脊椎動物數量、各種野生植物數量分別達到5綱30目87科471種和130科645屬1909種。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日前,寧夏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構建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0%,初步形成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機制;到2035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規、制度、標準等體系健全完善,典型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得到全面保護,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綠色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

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中長期規劃

“《實施意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明確提出了加快完善政策法規、持續優化空間格局、構建完備的監測體系、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創新可持續利用機制、加大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及全面推動公眾參與等重點任務,是寧夏今后一段時期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戰略部署。”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實施意見》提出,我區將加快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治建設、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相關領域中長期規劃、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制度。將制定修訂寧夏自然保護地、森林、野生動植物保護、漁業、濕地管理、外來入侵物種管理、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制定修訂新時期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可持續管理,努力減少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的負面影響;完善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建立生物多樣性損害鑒定和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嚴格落實草原禁牧、休牧和黃河禁漁期制度;按規定落實有關從事種源進口等的個人或企業財稅政策。

“從社會經濟和行業發展規劃等方面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中長期規劃,制定本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明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式和措施,能夠助推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總目標。”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每5年發布一次綜合評估報告

“野生動植物的增多代表著寧夏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將繼續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

《實施意見》提出,將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生態極敏感脆弱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全力推進“一河三山”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等專項規劃落地見效,加快恢復物種棲息地;加大對動植物園、瀕危植物擴繁和遷地保護中心、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和保育救助站、種質資源庫等搶救性遷地保護設施設備建設;開展賀蘭山、六盤山等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和黃河寧夏段重點生態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系統、重點生物物種及重要生物遺傳資源的調查等。

“寧夏將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以大數據等新技術為依托,結合現地調查、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航空遙感技術應用,實現對全區重要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野生動植物及林草資源動態監測、預警,實現生物多樣性監測長期化、現代化。”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每5年我區發布一次生物多樣性綜合評估報告,開展大型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利用、外來物種入侵等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價,完善評價方法,提出降低影響的可行對策,明確保護責任。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