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布
 
商務部召開“服務貿易與服務業對外開放”發布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4年01月09日 19時35分   來源:商務部網站

    1月9日,商務部新聞辦公室召開“服務貿易與服務業對外開放”專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周柳軍、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仇光玲、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顧軍出席發布會并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實錄如下:

    姚堅: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服務貿易與服務業對外開放”專題發布會。我是商務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姚堅。出席今天專題發布會的還有: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周柳軍、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仇光玲、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顧軍。

    我首先介紹一下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對外開放的總體情況。

    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延續較快增長態勢,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初步統計,2013年1-11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484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預計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將超過5200億美元,同比增幅在11%以上。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規模迅速擴大,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統計始于1982年,最初的進出口總額僅為44億美元。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服務貿易規模擴張很快,2003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07年突破2000億美元,2008年突破3000億美元,2012年達4706億美元,2013年將超過5200億美元。在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1982年,我國服務貿易的全球占比僅為0.6%,2012年該比例已達到5.6%,居全球第三位。初步預計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全球排名仍將位居第三。

    二是高附加值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傳統服務貿易穩步發展。高附加值服務的快速增長是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顯著特征。2013年1-11月,咨詢、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分別實現進出口總額565億美元、191億美元和192億美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0%、15.9%和16%。傳統服務進出口穩步發展。2013年1-11月,旅游服務延續2012年的快速增長勢頭,占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的36.3%,仍然是我國第一大服務進出口項目;同期運輸服務實現小幅增長,占比為24.1%。旅游和運輸服務仍為我服務貿易主要逆差來源。

    三是我國承接服務外包業務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1-11月,我國共簽訂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金額831.6億美元,同比增長60.6%;執行金額533.8億美元,同比增長37.8%。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534.1億美元,同比增長47.8%;執行金額37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3%。其中,知識流程外包(KPO)業務增長迅速。2013年1-11月,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 和知識流程外包(KPO)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41.4%、34.7%和66.3%。

    2013年我國服務貿易增長仍然主要由內需拉動,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從外部需求來看,世界經濟低速增長態勢短期內難有明顯改觀,貨物貿易增速下滑將對與其相配套的服務進出口造成壓力。盡管美國經濟呈現復蘇態勢,但財政緊縮制約復蘇步伐,歐元區復蘇動力不足,經濟疲弱態勢未有根本改變。從服務業發展規律來看,目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為70%,主要發達經濟體的服務業比重則達80%左右;服務出口占世界貿易出口的比重為20%,而我國服務出口占對外貿易出口的比重不足9%,存在較大上升空間。隨著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服務業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撐作用將持續增強,服務出口競爭力將逐步顯現。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服務貿易成為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2012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為4706億美元,同比增長12.3%,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5.6%,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額1904億美元,同比增長4.6%;進口額2801億美元,同比增長18.2%;逆差897億美元,同比增長63.3%。從2013年前11個月的增長態勢看,服務貿易增速快于貨物貿易近5個百分點。今后一段時間,服務貿易規模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增幅將繼續高于貨物貿易。2015年服務貿易規模將超過6000億美元,2020年將突破1萬億美元。二是服務貿易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推動力。2006-2012年,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廣告宣傳、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等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年均分別增長54.1%、25.4%、22.0%、20.9%和18.3%,均高于同期服務進出口總額年均16.1%的增幅。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服務等高附加值服務貿易的發展,有效提高了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延伸了參與國際分工的價值鏈條,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價值鏈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服務部門貢獻了全球出口增值部分的近一半。三是服務貿易成為拉動就業的重要容納器。服務貿易對拉動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的貢獻十分顯著。據測算,2009-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每年分別帶動大學生就業184萬人、209萬人和211萬人。截至2013年11月底,我國僅服務外包行業就吸納從業人員511.3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44.2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7.3%。服務貿易已經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特別是服務業開放的不斷擴大,吸收外資、服務業占的比重越來越高,目前已經占到我國吸收外資總額的51.4%,比制造業高出了12個百分點。這也是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我國吸收外資中服務業將占最大的比重。隨著服務業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我國服務業不斷發展,服務業吸收外資和對外開放也將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以上我簡要介紹了一下總體情況。接下來請服務貿易司周柳軍司長重點介紹一下商務部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工作重點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周柳軍: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商務部在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重視和支持下,商務部把握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服務業加速轉移的機遇,以實現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為目標,堅持有序推進服務業開放,積極營造有利于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環境,推動我國服務貿易實現快速發展。

    一、商務部在促進服務貿易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服務貿易涉及部門眾多、行業管理和貿易促進分屬不同部委。商務部充分發揮服務貿易牽頭部門作用,加強同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促進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的良性互動,圍繞建立健全服務貿易管理機制、出臺服務貿易政策措施、搭建服務貿易促進平臺、推動重點行業服務出口做了大量工作。

    (一)健全服務貿易協調管理機制。2006年,商務部設立服務貿易司,牽頭負責全國服務貿易的促進和協調工作。2007年,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34個部門建立了服務貿易跨部門聯系機制。發布并完善《國際服務貿易統計制度》,陸續修訂了技術進出口管理方面的法規。建立和完善了與國際組織、外國政府的工作聯系機制,與歐盟建立了服務貿易工作部門對話機制,與六大國際組織和美、英、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的政府部門建立了工作聯系,與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愛爾蘭、印度簽署了服務貿易合作備忘錄。

    (二)出臺服務貿易支持政策。《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和《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文件都把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作為重要內容。2011年,商務部會同34個部門制定了《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同中國進出口銀行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指導意見》,同中國出口信保公司簽署了《支持服務貿易發展全面合作協議》。

    (三)拓展服務貿易促進平臺。2006年,商務部設立“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市場供求等信息服務。2007年,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服務貿易協會,服務貿易領域中介組織建設取得突破。2012年,我部會同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搭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綜合性服務貿易國際展會。2013年舉辦了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此外,近年來還重點參與支持舉辦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中國(大連)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中國(香港)國際服務貿易洽談會等大型展示洽談會,逐步形成了覆蓋面廣、重點突出的服務貿易會展格局。

    (四)推動重點行業服務出口。在服務外包領域,國務院辦公廳先后三次對服務外包相關政策做出批復,商務部會同相關部委從資金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扶持、人才培訓、特殊工時等方面出臺了配套政策。在文化出口領域,商務部會同有關部委從財政支持、營業稅和所得稅優惠、金融扶持等角度,出臺了促進文化出口的支持政策。目前已起草完成新一輪促進文化貿易發展的政策措施并上報國務院。在技術進出口領域,相繼推出了技術進口和技術出口貼息政策,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推動技術貿易又好又快發展。在中醫藥服務貿易領域,開展了中醫藥服務貿易重點項目、骨干企業(機構)和重點區域建設工作。

    二、商務部對下一步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的幾點考慮

    “十二五”是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產業鏈國際競爭力、全方位參與價值鏈合作,增加大學生群體就業、打造經濟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商務部將全面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擴大服務業開放和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相結合,理順服務貿易管理機制,完善服務貿易政策法規體系,推動我國服務貿易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確立服務貿易的戰略地位。將服務貿易確立為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積極擴大服務出口,圍繞“中國服務、全球共享”這一目標,著力“擴規模、優結構、促平衡”,培育“中國服務”和“中國制造”雙輪驅動的外貿發展格局,加快提高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通過發展服務貿易提高我國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價值增值能力,打造對外貿易的升級版。

    (二)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以中美投資協定談判確立的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先試,結合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實施,有序擴大服務領域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推動金融、航運、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逐步開放。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范圍,提高服務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鼓勵有實力的服務業企業“走出去”。

    (三)加強服務貿易法規建設。依據《外貿法》,加快服務貿易領域的立法進程。注重服務貿易的宏觀規劃和頂層設計,開展“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工作。加強服務貿易工作的部際協調,統籌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強宏觀指導,協調各部門出口政策、推進便利化和自由化。構建由政府部門、商協會、促進機構和企業組成的服務貿易促進體系。

    (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要像重視貨物貿易一樣重視服務貿易發展。完善與服務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度。搭建服務貿易公共服務平臺、貿易促進平臺、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積極推進服務貿易便利化,加強人員流動、資格互認、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國際交流,為專業人才和專業服務“走出去”提供便利。堅決破除阻礙民營企業和跨國投資的“玻璃門”和“彈簧門”。

    (五)完善服務貿易政策體系。建立適應服務貿易發展的財政、稅費、金融、外匯支持政策。加強對重點服務出口領域的引導,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爭取設立服務貿易發展專項資金;擴大“營改增”行業范圍,對符合鼓勵條件的“營改增”行業的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創新金融支持政策,針對服務貿易企業特點,開發創新金融產品。健全服務貿易統計體系,完善和創新服務貿易統計方法。建立與服務貿易特點相適應的口岸通關管理模式。

    (六)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積極參與世貿組織和其他機構相關國際規則的談判,加快實現國際規則與我產業發展的協同性。發揮多邊談判“核心成員”作用,加強與金磚國家的溝通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和差別優惠待遇。推動全球服務業行政審批透明化,推動行業技術標準趨同,為服務貿易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

    謝謝大家。

 

    姚堅:下面請外資司仇光玲副司長介紹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的情況。

    仇光玲: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2013年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考慮。

    一、2013年服務業吸收外資情況

    2013年1-11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0434家,同比下降9.1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55.06億美元,同比增長5.48%。其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繼續較快增長。1-11月,服務業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2337家,占同期全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60%,同比增長0.7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2.47億美元,同比增長14.04%,其中電氣機械修理業(同比增長259.94%)、文化/娛樂和體育服務業(同比增長80.89%)、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4.82%)增長較快。

    改革開放以來,吸引外資以制造業為主的格局已轉變為以服務業為主,現代服務業日益成為對外開放的新熱點。服務業的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服務業的占比升至47.62%,首次超過制造業;2012年占比為47.66%,超過制造業3.6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服務業的占比繼續超過制造業,目前這個比重為歷史最高水平,是中國入世之初的兩倍有余(2001年比重為24%)。

    2013年,商務部在穩定外資規模的基礎上,不斷努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合理引導外資產業投向。在服務業利用外資方面,我們積極穩妥推動金融、電信、教育、醫療等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在ECFA和CEPA框架下進一步擴大開放了上述領域。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定,發布了關于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舉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服務機構、出版物市場管理的有關規定。支持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擴大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的開放;配合相關部門制定了前海現代服務業的產業準入目錄。

    二、下一步工作考慮

    2013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走勢相對平穩,并逐漸有所回升,自2月起至11月已連續10個月單月吸收外資保持正增長,全年吸收外資規模仍將保持相對穩定,這得益于中國引進外資的綜合優勢。

    2014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第一年,任務重大,責任重大,使命重大。特別需要提到的是,新一屆政府積極推動的各項改革成效開始顯現,政府職能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及其他社會經濟改革有助于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實體經濟、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改善投資環境,并將持續對實體經濟帶來制度紅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放寬投資準入,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對于《決定》要求“有序開放”的,我們將抓住優先需要解決的開放瓶頸,結合行業改革目標,研究制訂開放時間表,并力爭在若干重要領域的重大問題上先行取得進展。對于《決定》要求放開外資準入限制的服務業領域,要盡快明確這些領域對外開放的核心問題,借鑒試點開放措施的經驗,使相關領域外資不僅進得來,更能落得了地,扎得了根,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成長得起來。

    下一步我們將以“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提升水平”為著力點和出發點,采取一系列吸引外資措施,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積極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針對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的精神,加快推動有關部門對外開放政策的研究擬定和頒布工作。

    在各國吸引外資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商務部將研究進一步加大包括現代服務業在內的投資促進力度,規范招商引資活動。在管理體制創新方面,商務部會一如既往地努力提高服務水平,簡化外資行政審批,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做好頂層設計;繼續減少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進一步推進行政審批公開,營造公開透明的法律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和高效便利的行政環境,切實保護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和知識產權,推動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

    謝謝大家。

 

    姚堅:下面請上海市商委顧軍副主任介紹上海市的有關情況。

    顧軍:各位新聞界的朋友,我簡要從四個方面介紹上海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情況。

    一、上海服務貿易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上海是在全國商務系統中最早設立服務貿易處、最早提出“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并舉”思路、最早成立服務貿易企業集團和行業協會等的省市。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上海服務貿易總體呈現出“基礎好、發展快、規模大、門類全”的良好態勢。

    一是貿易規模大、增長速度快。2010年,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2012年又超過了15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20%以上,不僅高于同期上海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速,也高于同期全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增速。據上海市商委初步統計,2013年前三季度,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到1242.1億美元,同比增長23.4%。

    二是發展門類全、優勢領域多。上海在服務貿易所有12個大類中均實現了進出口;其中,在運輸、旅游等傳統領域,保持總量領先;在咨詢、廣告宣傳、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金融保險等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貿易領域,規模也居全國前列。

    三是模式創新化、業態多樣化。上海已逐步形成以提供解決方案和高端研發業務為主的服務外包發展模式,2013年前十個月實現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17.89億美元,同比增長23.5%。上海還積極鼓勵發展大宗商品交易智能服務、移動網絡應用方案研發、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平臺服務等一系列前沿業態,推動服務貿易向創新化、高端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

    二、上海推進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在服務貿易快速發展過程中,上海在中央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加強工作研究與實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一是創新工作機制。2008年國家商務部和上海市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上海市服務貿易全面發展的合作協議》,形成了緊密的部市合作機制。全市范圍內還成立了分管市領導牽頭的服務貿易發展聯席會議,加強政府各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合力解決服務貿易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瓶頸問題。

    二是加強規劃引導。上海先后編制了《上海服務貿易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逐步形成“上海服務”品牌,到2020年建成亞太一流的服務貿易中心城市的目標;出臺了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上海服務貿易的發展目標、重點領域、區域布局和戰略舉措。

    三是聚焦重點突破。設立市級專項資金,優先扶持信息技術、國際物流、文化服務、專業服務、中醫藥服務等上海有優勢的領域加快發展。在推進離岸服務外包發展的基礎上,開展技術先進型企業和最佳伙伴銀行認定,為企業提供稅收減免和融資支持。

    四是打造公共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服務貿易發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三大公共服務平臺,其中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平臺將突破語言瓶頸加快本土文化企業走出去,中醫藥服務貿易平臺將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遠程中醫會診和跨境中醫服務,服務外包交易促進平臺將通過標準化和程序化操作降低外包企業的交易成本。

    五是優化貿易環境。服務貿易便利化與貨物貿易的便利化同樣重要。上海加大先行先試力度,努力為企業提供更為便利的環境。比如在外匯管理,為重點企業提供“外匯業務綠色通道”,并鼓勵企業進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試點;在檢驗檢疫方面,設立“快速檢驗綠色通道”,簡化進口審批手續;在人員出入境方面,出臺服務貿易企業外籍高管的簽證和居留便利政策;在知識產權等方面,出臺了加強服務外包產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

    三、服務貿易是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

    過去的實踐經驗表明,服務貿易的發展在提升上海服務業水平、加快建設“四個中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一是積極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調整。服務貿易既是服務業發展的結果也是服務業發展的動力,兩者是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2013年前三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1%,占GDP的比重提升到61.6%。在此過程中,上海的工業設計、物流運輸、金融保險等生產性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了產業的融合和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二是加快推進了貿易的轉型升級。貿易服務化是當前國際經貿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受外需低迷、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上海貨物貿易增長乏力,但服務貿易增勢良好,已成為上海外貿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服務貿易在整體外貿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12年已達到25.8%。服務貿易的發展降低了對能源、原材料的依賴程度,增加了單位出口額的附加值,使上海對外貿易結構逐步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促進了外貿的轉型增效。

    三是有效促進了高端人才的聚集。服務貿易作為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對于高端勞動力具有天然的集聚作用。上海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吸納了大量中高端勞動力,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隨著服務貿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領域不斷涌現,各類中高端服務貿易人才正加快集聚,為上海的創新轉型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四、下一步的主要工作考慮

    下一步,上海將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機遇,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形成服務貿易綜合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增強其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一是深入分析調研,拓展行業新興領域。加強統計分析和行業動態研究,梳理和剖析上海城市轉型發展相關的服務貿易領域發展的制約因素,在鞏固傳統領域的基礎上,提升教育、專業服務、金融、技術等新興領域發展水平。

    二是圍繞自貿試驗區,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用好自貿試驗區的各項制度安排,重點聚焦國家文化貿易基地建設,加快形成文化產品與服務的集聚輻射效應,加快發展生物醫藥、軟件信息、管理咨詢和數據處理等新興服務貿易業務。

    三是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做強“上海服務”品牌。實施服務貿易品牌本土化戰略,為企業提供品牌推廣、信息咨詢等服務,建立健全服務貿易品牌保護機制,完善品牌促進配套支持政策,帶動“上海服務”品牌輸出,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

    謝謝大家。

 

    姚堅:下面請大家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非常快,按比重來說相對于中國的貨物貿易還是有很大的潛力。也有人說中國是貨物貿易的大國,服務貿易的小國,請問姚主任,您對此有何評價?請您介紹一下關于服務貿易協定最新的進展情況。謝謝。

    姚堅: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是密切聯系的、國際貿易的兩種不同形式。貨物貿易是以貨物實物的方式存在的,是可以儲存的,服務貿易的不同在于它是不可儲存性,常常是依附于貨物貿易。去年我們國家貨物貿易預計超過4萬億美元,達到4.14萬億美元左右,服務貿易只有5200億美元左右,大概是1/8。應當說我們的貨物貿易已經到了全球比較領先地位,份額超過11%,前年還是第二位。服務貿易這幾年發展也很快,達到了5.6%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居第三位。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和貨物貿易比起來,服務貿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看競爭力。我們的服務貿易中比重比較大的還是傳統服務業,比如旅游、運輸,這兩項加在一起占到了56%,而新興的一些服務貿易還在成長的過程中,包括專業服務。二是在貨物貿易方面,有較大規模的順差,而在服務貿易方面逆差規模不小,2013年逆差是1100億左右。三是比重還偏低。從全球看,服務貿易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發達國家基本上還高于這個比重,我們只占到9%—10%,增長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我們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將會在未來的10年、20年之中呈現出齊頭并進、相互促進,特別是服務貿易會增加貨物貿易的附加值。現在全球正在研究國際貿易新的統計概念,就是以增加值為主要內容的統計概念,服務貿易將在提升一個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怎么樣促進下一步的服務貿易發展?重點是三條:一是擴大開放。貨物貿易發展的過程提示我們,只有開放才能增強服務產業的競爭力。服務業的開放也會伴隨著我國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先行先試,并結合自貿區戰略的實施,伴隨著與有關國家商談FTA進一步擴大,總之,我們會按照三中全會要求進一步有序開放服務業。二是促進。我國的服務業在全球的競爭力還比較弱,需要有政策的促進和支持。三是繼續擴大我國國內消費。內需的增長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潛力和動力。

    關于服務貿易協定談判,去年9月30日,我國正式向TISA談判參與方通報了中方參加談判的決定。中方在通報中明確表示,中國將積極地、建設性地平等參與服務貿易協定談判。這段時間以來,有關的方面表示了積極的態度,歡迎中國方面的參與。我們會繼續保持與談判參與方密切的溝通。

    新京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一是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要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請問服務貿易在參與培育競爭新優勢當中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二是剛才仇光玲司長提到對于《決定》中提到的要有序開放,我們今年會研究制定時間表,請問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具體的實施步驟?謝謝。

    周柳軍:我先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認為,服務貿易在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過程中,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將扮演積極的角色。具體來講,大力發展服務貿易能夠突破資源和環境的約束,推動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服務貿易的發展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提高服務業在整個產業中的比重,有利于將過去拼資源、拼環境、消耗大量能源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轉為通過提高人的素質、技術競爭力、綜合競爭力來增強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這是一條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服務貿易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舉個例子:原來中國是做一般來料加工、生產制造品,也就是“藍領加產品”的模式;而近兩年來,中國的服務外包發展很快,服務外包是“人腦加電腦”,是高端人才做數據處理、業務流程研發等服務,總的來說是人的素質的競爭,是服務業的競爭,特別是高端服務業的競爭。

    發展服務貿易能夠支持貨物貿易轉型升級。剛才姚堅主任向大家介紹了,中國現在是貨物貿易大國,出口世界排名第一;在從貨物貿易大國向強國的提升過程中,服務貿易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舉個例子,像運輸、金融、保險服務等服務貿易的發展,將為貨物貿易總量提升、質量提高、競爭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研發服務、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有利于我國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拓展,提高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價值增值能力。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現在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高度重視服務貿易發展,中國也要抓住全球產業轉移,特別是服務業全球轉移的機遇,為服務貿易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使服務貿易在中國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這個過程中,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總而言之,在培育新優勢的過程中,服務貿易的潛力和空間都是巨大的。

    仇光玲: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今年商務部將繼續推進服務領域的有序開放,主要是有以下幾個考慮:一是研究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的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商貿物流等領域外資準入的限制。我們要會同國家的行業主管部門修訂《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擴大經營性養老和殘疾人服務機構、電視購物等無店鋪的銷售業務的開放。積極地推動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部門進一步研究文化領域擴大開放的問題。推動落實CEPA經營性培訓機構的開放政策,進一步下放服務業外資審批事項。二是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簡化外商投資房地產備案,做好動態監管和分析工作。三是優化行政管理的環節,切實減少外商投資的管理,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推動有關部門改革外商投資審批管理。按照《決定》明確的“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的原則,做好商務部門外資管理改革以及上市登記、外匯管理等環節改革的銜接工作。謝謝。

    中央廣播電臺記者:請問顧軍主任,剛才提到上海方面的主要經驗是形成了三大公共服務平臺,請您具體介紹一下,當初為什么設立這三個平臺?在具體的實踐中,它是如何操作和發揮作用的?謝謝。

    顧軍:當時設立這三個平臺主要是需求導向。以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基地為例,大家知道,中國文化悠久燦爛,改革開放以來的當代文化更是豐富多彩。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讓世界認識一個古老而嶄新的中國,高水平的語言服務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語言服務不是簡單的語言切換,而是怎樣用國外受眾能理解的方式來詮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和各方面研究溝通,我們發現,文化走出去是大勢所趨,中間的語言服務是關鍵,所以在這樣一個有普遍需求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建立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平臺。

    在這三個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重點關注的是怎樣推動某個領域市場體系的形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公共服務平臺體現的就是配置資源的作用,因為無論哪一個平臺,都集聚了大量供需雙方的資源信息,同時也會聚了產業鏈上的專業服務要素,實際是通過平臺的整合作用形成某個領域的產業生態。在推動過程中,重點關注三個“化”的發展:一是推動專業化發展。以中醫藥服務貿易平臺為例,大家知道,中醫藥博大精深,如何將現代的檢測技術和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理論完美結合,是中醫藥服務貿易平臺的一個重要探索方向。平臺在這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二是推動信息化應用。大家可能認為語言服務一定是面對面,但在不遠的將來,語言服務可能不需要面對面,我們用手中的智能手機就可以享受到即時、高水準的語言服務,目前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平臺正在做這面的研究工作。三是推動國際化合作。比如:服務外包交易促進平臺正積極與境外同行合作,幫助境外服務外包需求與境內優秀接包企業快速對接。再比如,中醫藥服務貿易平臺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拓寬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渠道。當然,三個平臺還在摸索過程中,希望媒體朋友繼續關注。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想問一個關于節日市場的問題。馬上春節臨近,目前商務部的監測顯示節前市場平穩,能不能介紹一下詳細的情況?另外我們了解到之前商務部向新疆等地投放了一些中央的儲備牛羊肉。除此之外,在穩定價格、保障市場供應方面,咱們還有什么樣的舉措?謝謝。

    姚堅:關于市場的問題,也是服務貿易的一個重要內容。服務業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我們部里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這方面的工作內容、機制建設也是很強的,有這方面的功能。春節臨近,保障節日市場平穩運行和有效供應,也是商務部當前的工作重點。剛才你講到關于市場價格的問題,我們有食用農產品的監測報告體系。這個體系的監測反映,節日之前這段時間,市場總體的商品價格是基本穩定的,部分品種價格有所上升。我看了具體的數字,比如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5日的糧食的價格穩中微漲,豬肉的價格有所下降,牛羊肉的價格高位運行,雞蛋的價格有所上漲,我們監測的18種蔬菜的價格比前一周微漲了2.9%,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2%,所以總的判斷是市場供應總體平穩,部分品種的價格是有所小幅上漲。

    節日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價格波動的因素。為了保障節日市場的供應穩定和品種的充足,我們主要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加強市場監測。信息是第一位的,這段時間到春節的工作日期間,我們都會采取節日市場每日的監測制度,監測市場的供應情況和價格的走勢。這樣能夠加強分析和預警,及時發布信息,引導生產、消費、流通,保障市場的供應。第二,做好節日市場的供應工作安排。剛才你講到儲備,此外我們還會加強產區和銷區的銜接,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南方是重要的蔬菜產地,要能夠及時聯系和產區和銷區的市場供應。第三,發揮大企業的作用,保障市場供應。

    對于重點商品,要進行有效的市場監測和保障。剛才講到有關儲備牛羊肉的投放。牛羊肉價格偏高,我們向市場進行了儲備投放。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進口也是調節國內市場重要的因素,所以這段時間牛羊肉商品的進口到貨增長也是比較快的。初步統計,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牛羊肉進口會增長38%左右,將保證市場平穩運行。我們想通過市場的調節和政府的儲備投放,使大家有一個比較好的節日市場供應。

    國際商報記者:剛才講到我國進一步加大對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水平,尤其是上海自由貿易區近期加大了對資信調查、電信增值等方面的對外開放的領域和水平。請問顧軍主任,在這方面的開放,對上海發展服務貿易來說有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上海方面又將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應對,以提高上海服務的品牌?謝謝。

    顧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它的核心是制度創新。在上海自貿區的總體方案中,服務業領域的對外開放是一項重要內容。在國家各個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六大領域的23項改革開放的措施大部分已經落地,其他的措施正在通過制定實施細則加快落地過程中。

    服務業領域的開放有兩個契合:一是契合了國際貿易投資的新趨勢。從上海的外資引進情況來看,這兩年80%以上是服務業外資。二是契合了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特征。

    服務業領域的開放,一方面將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各類要素自由流動,當然也帶來各類主體的快速集聚。要素流動和主體集聚必然帶來更加充分的市場競爭,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力,從而帶動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

    上海自貿區的核心是制度創新,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的一些制度安排將有力促進包括商業存在和跨境交付等服務貿易模式在更高起點、更大空間上充分發展,也有利于集聚各類中高端人才,提高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培育中國的服務品牌,也就是培育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新優勢。

    在這個過程中,上海將按照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總體部署,有序推動上海自貿區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服務業的開放必然對政府職能轉變帶來直接而深刻的挑戰,特別是從對原來的有形貨物監管到對無形服務的管理。自貿區建設不僅關注開放,也關注企業進入后、如何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這將直接推動政府工作職能和工作方式的轉變。服務業開放將推動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從政府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角度來說,應當考慮著力點在哪里。剛才,周司長從商務部角度闡述了下一步對服務貿易發展的重點工作考慮,我們將認真學習,結合上海的特點認真研究,推動上海服務貿易的結構優化和水平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有一個問題請問周司長,剛才在培育商務新優勢中介紹了培育服務貿易發展的意義,人腦加電腦的服務外包行業,我重點問一下,2014年商務部對服務外包行業有什么樣進一步的推動措施?

    周柳軍:新的一年我們將會進一步加大對服務外包的支持促進力度。具體來講,工作措施上有幾個方面:一是加強統籌規劃,我們要總結這幾年來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成功經驗,摸索規律,抓緊啟動和做好 “十三五”期間服務外包發展規劃。從產業規模、結構、重點、方向、市場等方面統籌謀劃,使新一輪的服務外包發展能夠在較高起點上取得新的快速發展。

    二是推動政策創新。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復函,也就是國辦函【2013】33號文,加快國際營銷網絡的建設,盡快推動出臺服務外包領域所得稅政策,同時還要把基層在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安全保護等方面的做法,進行總結推廣。

    三是營造良好環境。編制好每年一度的《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指導行業發展。發揮服務外包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開展企業接包能力評估,建立健全企業信用評估體系,規范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健全服務外包人才認證體系,完善初級人才標準,完善與服務外包特點相適應的外匯和通關等貿易便利化措施。

    四是強化基礎工作,包括開展示范城市的綜合評價,完善服務外包產業的統計、監測、理論研究等。

    五是開拓國際市場。服務外包,特別是離岸國際外包主要由國際市場的需求決定,所以市場要多元化。市場開拓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在為中國服務外包的人才優勢、環境優勢、基礎優勢等感到自信的同時,還要花力氣拓展一些潛在的發包國家,開拓潛在市場。在鞏固已有市場的同時,要開拓新興市場,使國際離岸外包的規模更大,質量更好,結構更優,同時做好在岸外包和國內市場的深度開發工作。

    以上這些措施要落到實處除了主管部門和企業共同努力外,也離不開新聞媒體的關心、支持,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各位媒體朋友更多關注像服務外包這樣的重點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因為它不僅涉及大學生就業,涉及整個高端服務行業的提升,也涉及在國際上樹立中國服務的品牌。這兩年各地在發展服務外包過程中已經涌現出一批非常有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希望大家多多宣傳和報道。

    法新社記者:關于文化出口領域,剛才周司長提到商務部會同有關部委從財政支持、營業稅、所得稅優惠、金融扶持等角度出臺了促進文化出口的支持政策,我們想問一下具體的力度有多大?有沒有去年的數字可以分享?剛才顧主任提到要在上海自貿區重點聚焦國家文化、貿易基地建設,請問貿易基地現在計劃的規模會有多大?主要會進行哪些文化產品的交易?有沒有具體的計劃可以介紹?外資的問題,不知道仇司長有沒有獲得全年外商投資數據可以給我們提供。謝謝。

    仇光玲:全年外商投資數據要等到后天,現在只有1—11月的。

    周柳軍:我簡要介紹一下我們在文化貿易方面所做的工作。這幾年在中宣部等部門的牽頭協調下,商務部從職能出發,發揮促進協調作用,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了文化貿易工作機制,與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等部門建立了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相關工作部際聯系機制,發揮各部門合力,推動文化貿易做大做好。這項機制對于確定年度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確定支持方式、支持方向,引導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支持重點企業走出去。從2007年開始,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指導目錄》。根據這個指導目錄,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兩年認定一批國家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到目前為止,已認定了三批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2011—2012年度,認定了重點企業485家,重點項目108個。從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對符合條件的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給予了資金支持。2009年以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目錄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利用財政、金融、便利化等綜合性促進手段來支持文化貿易企業發展。既有對企業扶持的共性的措施,也有針對文化企業特殊的政策,每個年度認定,認定完之后做重點的支持,特別是一些現在處在培育期的,但又有濃郁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特色的,像山西的剪紙,這兩年文化出口增長非常快。我們各地都有類似這樣的承載著傳統文化底蘊,又與現代的文化載體相結合的、有競爭力的企業和項目,得到了支持和幫助。

    三是搭建貿易促進平臺。2007年以來,商務部積極參與主辦深圳文博會等展會。借助京交會平臺,舉辦文化貿易展區和論壇。利用非商業性境外辦展資金,組織國內企業參加日本東京電玩展、德國科隆游戲展等,推動文化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利用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為文化企業搭建出口信息平臺。組織各類文化貿易培訓班,培養文化貿易人才隊伍。

    四是建立了文化貿易的統計制度。謝謝你的關心。

    顧軍:我做個簡單補充。外高橋文化貿易基地是2008年在國家商務部和國家文化部的支持和指導下建立的,目的有兩個:1.怎樣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使外高橋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出海口。2.怎樣促進優秀的外國文化從外高橋登陸中國,實際是中外文化的交融和會聚。外高橋文化貿易基地建立后,在文化貿易開拓方面做了積極探索。比如,文化版權的交易,優秀藝術品的保稅倉儲和拍賣,優秀文化曲目的境外演出,中國優秀圖書的境外出版發行等。從2008年到現在,外高橋文化貿易基地得到了長足進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文化領域的對外開放,將會為文化貿易基地的發展帶來強勁助推力:各類文化貿易主體的集聚,將使整個文化貿易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此外,本土文化貿易主體“走出去”的渠道也將進一步暢通,這將為中國文化大發展帶來正能量。百聞不如一見,我自己曾去過外高橋文化貿易基地三次,每次都受到新的啟迪,在此也歡迎各位新聞界朋友到外高橋文化貿易基地去看看。謝謝。

    姚堅: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鏈接
· 商務部發言人:預計近期牛羊肉進口量將快速增長
· 商務部:現代服務業成我國對外開放新熱點
· 商務部稱去年我國服務貿易額將超5200億美元
· 商務部召開會議研究規范節慶論壇展會活動等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