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歐洲季”展現新趨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5-11-04 16:3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布魯塞爾11月4日電(記者 孫奕)近來,中國與歐洲高層互訪頻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訪問英國之后,荷蘭國王、德國總理、法國總統相繼訪華,中國外交“歐洲季”高潮迭起、亮點頻現。

    觀察人士認為,中歐關系在新形勢下呈現新變化、新特點,作為發達經濟體的歐洲正在積極調整與新興經濟體中國之間的相處模式,而雙方頻密互動為歐洲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帶來了良機。

    新機遇

    中歐合作當前的特點是著眼新領域、新市場、新標準。伴隨經濟轉型,中國正在向投資大國和消費大國轉變,誰能抓住中國經濟調整機遇和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態勢,誰就能引導未來。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指出,以中英合作為例,英國作為金融業和制造業大國,對待中國的投資和貿易態度較為開放,英國對中國的投資比對德國、法國、意大利投資的總和還要多。

    作為老牌工業發源地,英國產業面臨著改造和升級換代的問題,而如今的中國擁有技術、資金,在核電等新興領域擁有比較豐富管理和運營經驗,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中英雙方在核電等領域能夠取得豐碩合作成果,兩國政府同時鼓勵雙方企業深度參與高鐵項目。

    再看德國,在德國總理默克爾10月底訪華期間,中德決定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攜手,并就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探索三方產能合作等取得共識。

    王義桅說:“德國為什么要抓住中國?德國在低碳經濟、磁懸浮、創新科技等領域具備先進技術。而中國的技術市場化能力已經達到世界最強,歐洲如果不抓住中國這個新市場推廣技術,也難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德國在中小企業、精密制造領域獨具特色,而法國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優勢并不明顯,因此第三方市場合作成為中法合作的一個亮點。在法國總統奧朗德11月初訪華期間,法方表示愿同中方繼續落實好在核能、第三方市場合作等方面達成的成果。

    新標準

    專家認為,共同參與標準制定也是中歐合作的一大新特點。中德加深產業合作有助于推動產業新標準制定,而通過第三方合作,新興技術才能以標準為依托,進一步實現市場化和創新。

    “中國需要歐洲來爭取話語權。我們現在缺乏的是標準和話語權。”王義桅說,造船等產業在具體設置上需要遵循國際標準,而這些標準傳統上更符合英國、丹麥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產業發展往往造成挑戰。

    分析人士認為,從發展進程上看,歐洲已進入節約資源階段,因此倡導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目前中國正積極推動產業升級、低碳經濟、城鎮化,在多個領域中國可以向歐洲借鑒經驗,這也有助于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

    新議題

    歐洲與中國進一步協調與合作也會在國際舞臺發揮影響。中國將在明年主持二十國集團會議,主題聚焦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全球治理等,在這些方面中歐保持著廣泛對話。

    專家指出,歐洲在當前形勢下對美國越來越失望,美英特殊關系越來越不管用。作為全球性貿易大國,英國率先參與亞投行,充分表明歐洲國家對同中國一道共創國際新局面的期望,以確保更好實現自身利益。

    另外,在應對難民問題、氣候變化問題等地區或國際問題上,歐方日益看重中國的立場。默克爾在訪華期間,專門介紹了當前歐盟經濟形勢、克服難民問題、債務危機等情況,感謝中方給予的支持。

    “未來中歐有望在‘一帶一路’建設、歐洲投資計劃、5G產業、城市化、能源、智能城市、創新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歐方期待中國十三五規劃給雙邊合作帶來更廣闊空間。”歐洲智庫“歐洲之友”政策主管莎達·伊斯蘭說。

    毋容置疑,中國和歐盟自建交40年以來,不斷迸發出新的活力,始終沿著全面、穩定、務實的軌道持續快速向前發展。如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已經成為國際關系中最重要、最穩定、最具影響力、最富建設性的大國伙伴關系之一。

    展望未來,中歐關系難免會遇到一些波折,但在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同時中歐都在轉型并有意相互對接各自發展戰略的背景下,中歐關系將通過不斷深化、拓寬合作渠道來創造良性局面。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