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一號文件”有何高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16-01-30 07:4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日前,隨著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農民增收又有了新的“主心骨”和“錦囊計”。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以來,農產品生產重量輕質、流通環節成本過高、獲取貸款支持較難等等都是制約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今年的“一號文件”對此開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藥方”。

增產為啥不增收

“農民很辛苦,生產了非常多的農產品,但收入為什么上不去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產品沒能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例如,我們的牛肉、棉花、大豆、橡膠等很多農產品都需要大量進口,就是人家的成本比我們低、質量比我們高。可以說,‘一號文件’首次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納入其中,就是要使農戶在自身資源稟賦的基礎上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系李秉龍教授對本報記者這樣描述當前困擾農民增收的“坎兒”。

仔細閱讀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不難發現,盡管“供給側”一詞只出現一次,但卻有很多具體措施是圍繞它提出的。比如,在農業技術上,提出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和工程,重點突破關鍵技術;在農產品附加值上,提出促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培育一批農業領軍企業和國內外知名品牌;在產業融合上,提出依托農村綠水青山、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旅游觀光、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新興支柱產業……

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看來,農業供給結構改革,就是讓品質不高的農產品從市場出清,提高優質產品的供給。他舉例說,在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方面,農民可以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這樣一來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品質,售價也會提高,這對農民增收會產生直接的積極影響。

流通“梗阻”須打通

農產品供給的質量上來了,農民增收就萬事大吉了嗎?答案顯然并不那么簡單。這就好比一個人,即使有養分充足的新鮮血液,但如果血管堵塞、血脈不暢,那各個臟器也不會得到充足的營養,整個人也難言健康。可見,有了優質的產品,簡便高效的流通環節同樣重要。

“現在讓很多人深有感觸的一個現象就是,農副產品在城市里售價并不便宜,但農民卻沒有因此多賺錢。這是因為我們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處于分割狀態,冷鏈物流發展不足,優質生鮮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轉移的過程中成本還非常高,實體店和超市拿走了相當一部分利潤。”李秉龍分析。

對此,“一號文件”提出,健全統一開放、布局合理、競爭有序的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在搞活流通中促進農民增收;同時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完善流通骨干網絡,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此外,“一號文件”還特別指出要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

金融“活水”要跟上

農業升級若缺資金,農民增收就沒信心。專家指出,隨著農業現代化不斷發展,農業領域生產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由于農業領域所固有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普通銀行對涉農貸款一向比較謹慎,這也是此次“一號文件”專門強調“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記者在福建省閩北山區采訪時就發現,當地已形成一種“銀行——企業——茶農”的共贏模式。具體來看,當地政府支持的企業負責向茶農收購茶葉,并以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向建設銀行南平分行申請貸款,從而保證茶農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貨款。與此同時,建行則主動利用旗下電商平臺為茶葉進行推廣、尋找銷路。如此一來,茶農不缺資金,企業不愁貨源,銀行則降低了風險。這一模式下,近3年來建設銀行僅在武夷山地區就支持茶企118家,受益農戶近千戶。

“一般商業銀行在涉農貸款上比較謹慎是理性選擇,因為農業問題非常復雜,不可抗力因素多。目前,金額支持方面主要有合作社、政策性金融、保險等形式,以龍頭企業銜接銀行與農戶是其中比較成功的一種。”李秉龍表示,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金融支持農民增收這一問題,則有賴于政府、金融機構、企業、農戶各方因地制宜,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模式。(王俊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傅義洲
回到 頂部
/govweb/jsonTag/tp/s2013_1456450318478.json
/govweb/jsonTag/tp/s2014_1456450318781.json
/govweb/jsonTag/tp/s2015_1456450319018.json
/govweb/jsonTag/tp/s2016_1456450319238.json
/govweb/jsonTag/tp/s2017_1456450319331.json
/govweb/jsonTag/tp/s2018_1456450319425.json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