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為民眾打開“一扇窗”

2017-03-01 18:21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體: 打印

打造“透明政府”的重要推手
——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為民眾打開“一扇窗”

李克強總理曾指出,“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全部都要公開預算”,“財政的錢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都要讓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會監督!”隨著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老百姓對政府如何花納稅人的錢這一問題越來越重視。為切實推進地方預決算公開,財政部監督檢查局(以下簡稱“監督局”)連續兩年組織全國35個專員辦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以下簡稱“地方財政廳局”)聯合開展了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從已知情況來看,這一檢查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有力推動了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引起了社會各方和廣大群眾的高度關注。

打開“窗戶”接受群眾監督

預決算公開是建立現代預算制度的基礎,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徑。將財政資金的來龍去脈、支出政策及效果公諸于眾,一方面有利于通暢公眾的監督渠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為公民更好地參與國家治理提供便利條件;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動政府管好“錢袋子”,避免預算資金分配的隨意性,遏制尋租行為,防止暗箱操作,促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進而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推進干部清正和政府清廉。

2007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492號),首次確立國家預算應該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2013年頒布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明確預決算信息應當以適當方式進行公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預算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規定預決算必須公開,明確成為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法定義務。

“在此背景下,從2015年起監督局按照財政部黨組部署,以預決算公開情況為突破口,監督檢查各地貫徹執行新《預算法》情況。”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連續兩年檢查覆蓋面達到100%

據悉,2015年底首次開展的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檢查,涉及各省(區、市)、地(市、州、盟)、縣(市、區、旗)三級所有負責編制政府或部門預決算信息的單位或部門(涉密部門除外),檢查覆蓋面均達到100%,涉及預算單位258296個。檢查內容主要是預算和決算公開情況,包括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情況。

為了確保檢查效果,全面反映地方預決算公開的真實情況,監督局擬定了詳細的檢查方案,從預決算公開的完整性、細化程度、及時性、公開渠道等四個方面,設計了數十項檢查指標,由檢查人員通過網上查驗和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逐一對照檢查。各檢查組提交的檢查表格就達52萬份。

檢查結束后,財政部將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的有關情況向國務院、全國人大做了專題匯報。依據檢查結果,對各省市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了量化打分,形成了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各省市排名情況向各地黨委、政府進行了通報。28個省市的黨政主要領導在財政部通報稿上作出批示。

2016年9月,財政部將地方預決算檢查的基本情況和典型案例向新聞媒體進行通報,并在財政部網站向社會公開。

2016年12月,財政部繼續組織開展了第二次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檢查方式和檢查范圍與上一年保持一致,檢查覆蓋面仍為100%。檢查內容在檢查公開的完整性、規范性、及時性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對預決算信息真實性的檢查。

地方預決算公開實現飛躍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通過兩年連續檢查,有力地促進了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的全面深入推進。”這位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具體的解釋:

其一,對預決算公開工作形成有效支撐。以往基層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的主體意識不強,工作阻力很大。全國性檢查以及后續通報,對公開工作滯后的地區和單位起到了有力鞭策,大部分公開不及時的單位在檢查進點之前突擊公開。在媒體公開曝光和中央領導批示后,各地進一步加大了整改力度,各項措施迅速到位。

其次,促進了預決算公開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地方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明確從2017年開始縣級及以上財政部門搭建統一公開平臺,將預決算公開情況納入地方財政工作考核體系。各地也紛紛出臺措施,對預決算公開進一步規范。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預決算公開檢查,財政部門也探索出了對《預算法》執法檢查的新模式,通過檢查各級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信息的真實性,把預算執行的各個環節串起來,擴大各個專項檢查成果的利用。

通過連續兩年的專項檢查,各級政府和部門極大地增強了自主公開意識,對規范公開形式、完善公開內容、提升公開成效等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得到了社會公眾的積極評價和認可。

預決算公開覆蓋率顯著提升。在公開率方面,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國有36638個預算單位未公開2015年預算,56481個預算單位未公開2014年決算,占比分別為14.48%和22.27%。而根據2016年檢查數據初步統計,約900個預算單位未公開2016年預算,約1000個預算單位未公開2015年決算,下降幅度近98%。而政府預決算公開率在2016年達到100%。

預決算公開的規范化逐步加強。目前,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的完整性、規范性和及時性等各項指標的達標率均超過90%。已公開的預決算信息全部通過網絡公開,90%以上的地方政府搭建了本地區預決算公開統一平臺,統一方便公眾查詢。在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的過程中,各省市均建立了預決算公開信息的定期匯總上報制度。多個省市主動細化公開內容,如按地區、按項目公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隨部門預算一并公開項目支出預算、政府購買服務信息、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繼續使用的上年結轉資金等內容。

預算公開難:難在何處

檢查發現,不同級次之間、政府與部門之間、部門相互之間在預決算公開的公開率、完整性、細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主要表現為:省級好于市縣、政府好于部門、政府部門好于黨群部門;公開率仍存在“死角”,盡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三令五申,仍有少數使用財政資金的單位未公開部門預決算;內容完整性不夠,主要體現在部分市縣政府未公開政府性基金預決算、國有資本經營預決算等情況;細化程度欠缺,主要體現在部門預決算未對“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進行說明;預決算信息真實性有待提高,個別地方政府存在虛收空轉的問題,有的部門“三公”經費公開不真實。

為何會出現上述問題?這位負責人剖析了主要原因:

一是認識不到位,接受社會監督意識淡薄。個別地方領導和預算部門負責人對預決算公開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過程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缺乏主體責任和接受社會監督意識,甚至對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存在抵觸情緒,覺得主動公開預決算是自找麻煩,對預決算公開抱有“盡量不公開、少公開”的應付態度,導致預決算公開拖延、失真。

二是對上級部門存在攀比心態,上行下效問題突出。檢查發現,有的地方預算單位以“比照上級部門”為理由拒絕公開預決算信息,地方政府和財政部門對此也力不從心,影響了預決算公開工作的整體推進。

三是社會關注度提高和監督氛圍的營造需要過程。目前,新聞媒體十分關注中央預決算公開信息,而對基層政府、部門預決算關注度較低,社會公眾對基層預決算公開的關注度不高,相當一部分基層單位預決算信息公布后,點擊量僅為個位數。社會關注度不高導致政府和部門的主動公開行為缺乏外部監督和動力,同時監管部門對預決算公開工作的監督力度十分有限,人大、政府、紀檢、審計、財政等對于預決算公開情況未采取有力措施和問責機制。

立規建制 標本兼治

通過分析檢查取得的成績和暴露的問題,這位負責人對于進一步做好預決算公開工作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首先,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公開的主體責任。建議地方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本地區預決算公開工作的指導和考核力度,進一步明確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主體責任。地方人大、政府、紀檢、審計、財政等應形成合力,對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監督和問責。

其次,加強預決算公開的規范化建設。建議明確細化預算編制的要求,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和政府收支分類體系,以全面詳細地反映預算收支情況。完善統一預決算編制軟件,通過軟件將需要公開的數據進行調取,保證預決算公開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最后,分層次確定預決算公開的重點。針對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分層次確定預決算公開的側重點。他舉例說,比如省、市兩級政府應著重公開對下級政府的稅收返還與轉移支付信息,逐步明確到項目;區縣一級政府應著重公開社保、教育、衛生、涉農補助等民生方面的預決算收支明細,逐步細化到人頭。各級預算單位應著重公開“三公”支出、所承擔的職能以及資金項目分配指南。

這位負責人表示,2016年地方預決算公開檢查的情況目前正在審理和匯總當中,有關情況將擇機向社會公布。今后一個時期,財政部將堅持每年組織開展地方預決算公開情況專項檢查,每年定期向地方黨委、政府通報全國地方預決算公開度排行榜,向社會公開曝光檢查發現的典型案例。財政部將以預決算公開為突破口,著力推動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作者 劉明中)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