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一體化“升值升級”——專家談東亞合作系列會議成果

2019-11-09 08:10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

11月2日至5日,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并正式訪問泰國。出訪期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翟崑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總理此訪對于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尤其是東亞地區整體經濟合作與發展,起到了“保溫”和“升溫”的作用。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記者吹風會上提到本次系列會議實現了6方面的“升值升級”,即合作機制、區域經濟融合、互聯互通、創新合作、人文交流、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翟崑認為,本次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是一次整體性和系統性的“升值升級”。整體性是指中國和東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創新發展等各個領域都實現了制度化的合作升級和價值升級。系統性是指上述領域可以相互支撐,相互賦能,使得東亞合作價值得到系統性升級。

翟崑表示,合作機制不斷升級和完善是東亞合作最主要的特征。東亞合作起步早,領域廣,與時俱進,實實在在,這為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升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區域經濟融合是東亞合作的初心,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加強金融、財政和貿易合作而誕生的。互聯互通是東亞地區近年來興起的新型務實合作內容,中國提出以互聯互通為核心的“一帶一路”倡議,東盟也制定了《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在本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中,中國與東盟發表聲明,表示將進一步對接上述發展規劃,為本地區實現全面互聯互通注入新動力。創新合作是東亞合作的基因,東亞合作本身就是地區性的制度創新。近年來,科技創新在東亞合作框架下廣泛興起,中國起到了帶動引領、擴散轉移的作用。人文交流是東亞合作的基本推動力,也是文明互鑒和文化交流的基礎。比如,雙方游客往來加深了彼此了解,更促進了民心相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則是中國與東盟磋商制定的地區性規范,為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發揮積極作用。上述這些領域相輔相成,可以對東亞地區各方面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

翟崑表示,這次合作升級和升值有助于突破東亞合作瓶頸。東亞合作從1997年至今,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1997年金融危機后,東盟國家與中日韓各國初步達成一個地區性的合作框架,東亞首次成為一個實行制度性經濟金融合作的整體,地區價值實現了“從0到1”的升級。

第二階段是2005年以后,東亞合作進一步突破了地域限制,吸引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美國和俄羅斯加入,域外國家加入擴大了合作對象,擴展了合作內容,使得亞太地區大國均參與其中。

此后,東亞合作進入一段比較長的瓶頸期,還受到了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等的沖擊。為此,東盟和中國等國家進一步推動達成RCEP,力圖進一步整合本地區經濟,但一直難以突破。

在11月4日的RCEP第三次領導人會議上,15個成員國已經整體上結束談判,有望在明年簽署協定,等待印度今后在時機和條件合適時融入。這雖不是一次完美升級,但的確是一次突破性升級,東亞的地區性價值再次提升。(記者 田士達)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