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一份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專家學者解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1-03-01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

2月28日,《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正式發布。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這一年,我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根據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結果,中西部22省(區、市)建檔立卡戶全面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飲水安全也有保障。建檔立卡以來,98.9%和93.8%的建檔立卡戶分別享受過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政策,實現了脫貧增收的可持續性。國家貧困縣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2020年初,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關鍵時刻,有關部門對2019年底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吹響攻克脫貧攻堅最后“堡壘”的沖鋒號。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方面最大規模的會議,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此后,全黨全國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信心百倍向著脫貧攻堅的最后勝利進軍。

下一步,各地應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全面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記者 黃俊毅整理)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

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逐季增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消費市場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等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見效,消費市場穩步復蘇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自當年8月份由負轉正后,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展現出我國內需市場的強大韌性與活力。

消費拉動GDP增長貢獻增強。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0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其中,最終消費占比達54.3%,消費仍然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在一季度GDP增速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二季度增速由負轉正,三四季度增速逐季加快。

消費拉動生產流通創新發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網絡購物、無接觸配送、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文娛、線上健身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實體零售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線上線下加快融合,我國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

隨著進口渠道不斷拓寬,免稅購物政策不斷完善,龐大國內市場需求帶動國際商品進口,境外消費加速回流。2020年,我國消費品進口額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8.2%,高于進口整體增速8.9個百分點;占進口額比重11%,比上年提升約1個百分點。(記者 馮其予整理)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

全年物價預期目標較好完成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2.5%,處于溫和區間,實現了既定目標。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生豬供給持續偏緊,洪澇和低溫異常天氣等多因素干擾下,取得這一成績實屬不易。

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保供穩價。一是統籌疫情防控與生產恢復。我國在短時間內控制住國內疫情,及時打出財稅、貨幣、產業等政策“組合拳”穩步推進生產恢復,確保物資供應穩定,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二是暢通供應體系。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國區分對待物流與客運,區域差異化精準防控,暢通物流運輸,實施減稅降費,加強國際協調,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三是推動生豬產能恢復。2020年國內生豬產能仍處于恢復期,供需關系依然偏緊,國內在嚴防非洲豬瘟疫情反彈情況下,通過財稅等政策提振養殖戶積極性,并適度增加肉類進口,同時在節日豬肉消費旺季,增加儲備凍豬肉投放,平抑豬肉價格,全年豬肉價格整體平穩運行。

2021年,CPI有望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一是國內生豬產能逐步恢復,有望帶動豬肉價格穩中趨降;二是國內宏觀托底政策保持靈活適度,政策力度與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注重政策質效;三是國內糧食連年豐收,儲備充足;四是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疫情對供給端影響減弱。(記者 李華林整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

居民就業預期目標如期實現

公報顯示,2020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比上年少增166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從就業核心指標數據看,2020年就業形勢逐季好轉,好于預期。

就業形勢在總體保持穩定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傳統行業受沖擊比較大,但新業態、新就業形態等大量涌現,對進一步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容量發揮重要作用。

居民就業預期目標能夠如期實現,與我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息息相關。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無論是宏觀經濟政策,還是具體就業舉措,都緊緊圍繞穩就業、保就業這一目標重點發力。比如,國家在宏觀層面不斷出臺減稅降費政策,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使得大量中小企業有能力保持正常經營,對穩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經濟企穩向好,今年就業形勢將出現明顯好轉態勢,但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做好今年穩就業工作,仍要緊緊抓住經濟增長這個牛鼻子。要進一步穩市場主體,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如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等,為企業提供更好發展環境。同時,還要高度重視對勞動力的培訓,使勞動者能夠通過提升就業能力來適應市場變化。(記者 韓秉志整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

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臺階

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經濟總量超過百萬億元,是個里程碑事件。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的結果;是長期不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年累月銳意進取的結果;是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結果。

經濟體量的持續增長,使中國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之一。在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危急時刻,中國經濟均能率先恢復增長,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動能,有力地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協作分工,有效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為世界各國恢復生產和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以更大力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設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積極吸引和擴大外資,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十四五”時期,中國還將繼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激發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這必將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發展動力。(記者 熊麗整理)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

研發投入彰顯創新驅動新格局

202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2.4426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4%。這反映出我國科技投入有了較大增長,全社會對科技的重視程度有了新提高。

2020年我國研發投入比上年增長10.3%,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增幅,體現了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速下滑,而我國科技研發投入大幅增加,說明科技創新驅動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過去,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比例長期在4%到5%左右徘徊。2020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504億元,占研發支出總數的6.16%,這是一個重要提升,說明我國在重視原始創新方面有了較大提升。

國際上對創新型國家有幾個公認的指標,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5%,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從目前公布的各項數據來看,我國基本進入了創新型國家行列。下一步,我們要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努力。當前,我國的研發人員數量世界第一,創新型企業數量也很龐大,這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建設科技強國,我國在研發投入方面還有改進空間,除了投入強度應進一步提升,基礎研究經費占比也應繼續提升。(記者 佘惠敏整理)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魏浩——

進出口貿易展現出強大韌性

202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實現了快速回穩、持續向好。我國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總體來看,我國進出口發展展現出強大穩健性、巨大活力和極強綜合競爭力。

一方面,出口對國內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越發明顯。2020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其中,出口貿易的作用不可忽視。不僅我國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而且貨物貿易凈出口在過去一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正增長,為國內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另一方面,進口對國內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凸顯。2020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國際市場份額達到了11.5%,這比歷史最高值大幅提升了0.7個百分點。中國進口不僅確保了國內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而且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大量出口的抗疫物資為世界各國抗疫和生產生活作出巨大貢獻。同時,我國大規模進口有力地支撐了進口來源國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了希望、支撐和信心。(記者 馮其予整理)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

金融政策調控更加精準有效

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72.7萬億元,增加19.6萬億元。從總量上看,2020年人民幣貸款比上年大幅多增,多項貸款余額增速加快,顯示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明顯加大,對保就業、穩增長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貸款投放節奏上看,在疫情沖擊效應較強的上半年,貸款投放規模顯著擴大,2020年6月末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速達到13%;下半年伴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V”形反轉,貸款同比增速穩步下調,體現了貨幣政策操作合理適度的基調。

在貸款結構方面,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沖擊,2020年宏觀政策堅守“不搞大水漫灌”底線,在顯著增強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商業性房地產貸款增速延續小幅下行勢頭。

從結果上看,2020年末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當年2月高點回落1個百分點,降至疫情發生前的水平。小微企業是我國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在穩住就業基本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這又與金融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密不可分。房地產方面,盡管部分城市房價出現一定幅度上漲,但從全國看,2020年末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格平均漲幅處于近年來的較低水平。這意味著,2020年在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同時,做到了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記者 陳果靜整理)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