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銀監會副主席談關于銀行業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prettygoddess.com   2009年05月25日   來源:銀監會網站

 銀行業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

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在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

“中國金融高峰會”上的發言

(5月19日)

各位來賓、各屆朋友:

    很高興參加第十二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中國金融高峰會”。下面我就本次會議的議題“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談幾點思考和認識。

    一、從國際金融危機看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

    眾所周知,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產生于單一的信貸產品——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在危機之初,大多數的金融監管者和市場投資者都沒有預期到單一產品的危機會擴散為跨地區、跨市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并引發經濟衰退。時至今日,從實踐層面上看,各國政府(特別是危機中心國家)一直持續使用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企穩市場,力求盡快獲得短期效果。從理論層面上看,對于金融危機成因以及現有金融體系重大缺陷的反思開始密集地展開,梳理經驗教訓,以鏡鑒未來。我國銀行業在本輪危機中沒有受到直接沖擊,原因之一,得益于宏、微觀審慎的發展戰略和監管原則。但我們不能因此置身事外,僅做危機的旁觀者,而是應抓住時機從危機中汲取重要經驗,完善自我,避免重蹈覆轍。

    (一)宏觀經濟體系的制度缺陷催生了市場泡沫循環,并失去自我校正能力

    泡沫是危機的前奏,泡沫的破滅是危機的根源。以美國為先導的金融危機離不開美國宏觀經濟失調導致的流動性過剩。其演進和強化的五個主要過程值得檢討:一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貨幣當局長期執行的低利率政策為流動性泛濫創造了空間。在宏觀經濟層面上,由于美國戰略上向高科技產業轉移,IT等新技術推動下的產業升級和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支撐了供給增長,使得過分寬松的貨幣政策沒有立即轉化通貨膨脹,但實際上過剩的流動性已經不斷在經濟中積聚;二是透支消費型經濟模式不斷被強化,企業和家庭的負債得到了流動性充沛的金融體系的有力支撐,全民通過過度負債虛增市場需求;三是過度復雜的金融創新模糊了銀行、證券、保險行業之間的防火墻機制,大量場外市場的建立打通了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傳導通道。同時,復雜金融創新從技術上將金融機構風險資產從表內轉移到表外,資本約束監管被有效規避,金融機構的實際杠桿率大大提升;四是金融資本過度集中于房地產、能源、場外市場等領域,催生價格泡沫,金融機構扭曲的激勵機制鼓勵短期投機行為,不斷延續泡沫的放大;五是監管機構過于信奉市場自我調整能力,在監管技術方法上也滯后于金融創新和全球化的進程,不能及時識別市場泡沫和約束投機行為。

    (二)堅持審慎原則是銀行業經營發展的應有之義

    流動性過剩造成了市場風險預期的下降和風險溢價的下降,誘發了投資和投機沖動,造成了經濟的非理性繁榮。但危機爆發的事實表明,流動性過剩支撐下的非理性繁榮是不可持續的。在泡沫積聚的過程中,失去政府和外部力量的及時干預,市場會陷入價格上漲-投機-價格上漲的惡性循環中,不斷強化泡沫程度,而失去自我校正的能力。金融業是這次危機的核心,超高杠桿率的金融機構(如: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兩房)是受沖擊最直接,也是遭受打擊最嚴重的。但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影響最大的仍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銀行。銀行業是吸收社會存款的特殊金融機構,其負債與社會公眾有著密切聯系,同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相比,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容忍度更低。這一本質特征決定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具備更審慎的經營策略、更嚴謹的風險管理以及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從美國的危機案例來看,自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廢止,新金融法案生效以來,受商業利益驅動,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經營領域過多地介入到高波動性市場(如:股票市場、衍生產品市場),自我設計的防火墻機制沒有得到有效堅持或被刻意規避,在表外大量對外擔保,很大程度上偏離了銀行業的客觀規律。事實證明,充足的資本、穩健的經營、適宜的流動性仍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并不因金融技術的進步而陳舊過時。這是商業銀行面對此次危機得到的警示。

    (三)金融創新是“雙刃”工具,風險與收益并存

    金融創新是金融機構變革機制、流程,創造新型金融服務和產品,提高競爭力的行為,是金融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路徑。然而此次金融危機中也有諸多誘因與不審慎、不負責的金融創新相關。一些金融創新行為不僅未能發揮有效的風險對沖作用,反而進一步放大了市場波動性,通過高杠桿衍生工具膨脹出規模數倍于基礎資產和實體經濟的“虛擬金融”,并且對實體經濟產生直接影響(如:金融資本對石油期貨的炒作進而對油價產生的影響),造成整體上的經濟失衡。過度復雜的金融創新形成了交易雙方的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在非標準的資產證券化技術下,經過多次打包、多次分割的結構化產品已難以識別其風險特質,傳統的信用評級機制已不能準確提供風險溢價參考,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交易價格也必然是模糊的,扭曲的,甚至是錯誤的。在風險與價格水平不對等的條件下,風險也不可能按照市場機制的意愿轉移給最佳接收者,從而導致更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過度承擔風險,并在危機來臨時迅速崩潰。危機再一次告誡我們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收益與風險并存。沒有金融創新,金融市場將失去效率和活力,但缺乏有效制衡的金融創新很可能產生更大的風險。

    二、我國銀行業金融創新的主要實踐

    隨著我國市場機制建設不斷深入,我國銀行業金融創新活動審慎推進,產品創新和服務能力穩步增強。個人理財業務規模保持快速增長,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整體收益狀況良好。2008年,全部83家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理財產品銷售總額3.87萬億元。銀行卡、電子銀行和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等穩健發展。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工作平穩推進。商業銀行設立租賃公司、參股信托公司等也取得重要進展。

    但同時,我國銀行業仍處于改革發展階段,與成熟金融市場國家的商業銀行相比面對著許多不同的問題。在許多領域還存在創新不足甚至創新空白。一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還需要進一步系統地研究自身金融創新定位和重點,不斷完善金融創新配套體制和嚴謹創新流程,降低偶發式、嫁接式的創新比重;二是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活動趨同性明顯,某些領域的產品同質化問題還比較嚴重,需要進一步構建自主創新能力;三是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于金融創新風險的關注和研究能力還需要加強,有必要建立貫穿始終的創新風險管控機制;四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活動需要履行必要的社會責任,投入更多的力量履行公眾教育的職責。

    本次金融危機也給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實踐方面提供了重要啟示,包括:首先,金融創新的根本出發點是服務實體經濟,必須立足于滿足市場的真實有效需求;其次,金融創新要與金融體系的發展成熟水平相適應。金融市場成熟程度是由市場基礎設施、市場參與者、和市場對外關聯度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金融創新需要與金融市場的發展水平相匹配,與市場參與者的認知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相適應;第三,金融創新的推動和發展應符合投資者的根本利益。金融創新需要服從投資者的長期利益,堅持金融創新適宜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實際的風險承受能力。

    三、中國銀行業金融創新監管的主要原則和方向

    銀監會堅持“保護銀行業公平競爭,提高銀行業競爭能力”的法定目標,將“促進金融穩定和金融創新共同發展”作為六條良好監管標準之一。中國銀監會根據銀行業發展實際,在監管實踐中始終堅持有利于金融創新健康、有序發展的原則和方法。

    一是積極倡導商業銀行在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時遵循基本原則和行業慣例,堅持“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創新基本準則,要求做到“認識你的業務”、“認識你的風險”、“認識你的客戶”、“認識你的交易對手”。

    二是強調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密不可分。明確了“鼓勵與規范并重、培育與防險并舉”的創新監管原則。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必須加強自我約束,提高風險自我管控能力,將金融創新活動的風險管理納入全行統一的風險管理體系之中。

    三是加強監管有效性建設,提高創新監管效率。銀監會成立以來,積極推進監管機制改革,堅持市場準入、現場檢查、非現場監測協調并行,構建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相協作的矩陣式監管架構,制訂了《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金融衍生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市場風險管理指引》等文件,不斷增強監管的敏感性、及時性、專業性和有效性。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銀監會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經濟主題,開展有益創新,更好地為宏觀經濟服務。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開展金融創新。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增強對國家戰略政策的理解和研究,明確自身在各經濟領域的發展戰略。對于符合國家經濟政策導向的(如:農村金融、小企業信貸、科技自主創新、消費金融等領域),要加大金融創新的力度,提升金融支持的質量和水平;對于屬于國家產業政策著力壓縮和淘汰的領域(如:“兩高一剩”產業),應根據風險狀態做出審慎調整和戰略性退出,減少風險暴露。

    (二)持續提高針對金融創新活動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加強自我約束,防范金融創新中的風險,合理評估創新產品中的內在風險,綜合測算潛在成本和收益,平衡短期和長期利益。

    (三)加強投資者教育,提升金融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認知能力。在金融創新活動中及時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培訓與創新產品的基本知識,提示相關風險,同時幫助投資者樹立理性的投資觀念。

    謝謝大家。最后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相關鏈接
· 銀監會聯合科技部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支持
· 中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解讀個人小額消費也能貸款
· 銀監會就《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