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局答網民關于“科學營造混交林,明確相關獎補標準,讓森林更健康”的留言

2020-09-22 09:30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

來自四川宜賓的網民“張華杰”(手機尾號4246)說:營造混交林對保持生態系統完整、保護生物多樣性有重大意義。在實踐中,各地出于各種原因,在竹基地、茶葉基地、水果基地、花椒基地、藥材基地、菌類基地等建設中多營造純林,甚至毀掉原有森林,更換樹種來打造產業基地。因此建議:一、各地發展各類基地時,必須科學配置針闊葉樹種,適當混交。二、有關部門明確營造混交林的具體技術規范,如樹種、株行距、混交比例、撫育技術等。三、財政劃撥專門資金獎補營造混交林,明確營造各類混交林的補助標準。

林草局回復:

您關于營造混交林的建議非常有針對性,是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措施。

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十分重視營造混交林。2016年,修訂頒布了《造林技術規程》(GB/T 15776—2016),提出了“實行多樹種、喬灌搭配造林,避免大面積集中連自營造純林。”營造健康森林的原則,對營造混交林方面的樹種、密度、混交比例、撫育技術等環節都做了技術要求,為各地科學營造混交林提供了技術遵循。

(一)明確了營造純林的3條適用條件。一是培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速生豐產林、經濟林的;二是生態學特性適宜單一樹種栽培的;三是以景觀營建、科學研究等為目的需要單一樹種栽培的。

 (二)明確了混交林營造的5條適用條件。一是以防護為目的的;二是以培育大徑材為目的、需要長周期培育的;三是生物學特性宜混交、伴生的;四是單一樹種栽培宜引發病蟲、火災等災害的;五是造林地上有培育前途的天然幼苗幼樹較多的。

 (三)規定了混交林配置3點要求。一是應根據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立地條件,選擇適應性、抗逆性和種間相協調的樹種混交,宜針葉與闊葉、落葉與常綠、喜光與耐蔭、固氮與非固氮、深根性與淺根性、喬木與灌木樹種等混交;二是應根據立地條件、培育目標和種間關系等因素選擇點狀、行狀、塊狀等適宜混交方式,也可與造林地上已有的幼苗、幼樹隨機配置形成混交林;三是應采用多樹種混交。熱帶區、亞熱帶區造林小班,組成樹種宜5種以上。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區,面積1 公頃以上造林小班,組成樹種宜3種以上;面積1 公頃以下造林小班,以及半干旱區、干旱區、高寒區,組成樹種宜2種以上。

各省(區、市)可以根據《造林技術規程》的要求和各地混交林實際,制定更具體、更細致的地方標準和技術規定。

我局將繼續做好《造林技術規程》宣傳貫徹,根據實踐需要適時修訂完善,大力推進營造混交林,加強造林管護,不斷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二、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財政部印發的《中央財政林業草原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辦規字〔2020〕73號)要求,造林項目鼓勵和支持營造混交林。財政部聯合我局印發的《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財資環〔2020〕36號)明確規定,造林補助等按照因素法測算,資金切塊到省,各省可以根據本省區實際情況,統籌安排中央財政造林補助和省級財政資金,合理確定各類混交林的補助標準。同時辦法要求各地應當積極創新林業改革發展資金使用管理機制,可采用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營造混交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