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總局:抓改革——凝心聚力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

2016-12-20 10:25 來源: 稅務總局網站
【字體: 打印

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
抓改革——凝心聚力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

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稅收改革破浪前行,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舞旌旗,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擂戰鼓……面對標準高、節奏快、強度大的改革任務,全國稅務系統廣大干部凝心聚力,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形成推動改革的強大動力。

我們采寫了回顧2016年稅收改革發展及成效的系列報道,集中展現稅務系統廣大干部的精神風貌、改革情懷和驕人成績,催人奮進,傳播正能量,為加快推進稅收現代化建設聚力添彩!

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一)

抓改革——凝心聚力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

“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2016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0次會議上關于“四個有利于”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精準定位。

今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以壯士斷腕和敢啃硬骨頭的精神,敢闖敢試、大刀闊斧,全力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突破了一些關系稅收事業長遠發展的關口,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不斷夯基壘臺、積厚成勢,形成引領稅收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上下聯動 全方位掀起改革熱潮

2015年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7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隨后由中辦、國辦正式印發實施。這是1994年稅制改革后最為宏大的一場稅收征管改革,在中國稅收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緊盯改革謀布局。中央深改組第17次會議后,稅務總局把貫徹落實《方案》,扎實推動改革作為與組織稅收收入同等重要的“一號落實工程、一號督查事項、一號考核任務”,謀篇布局、序時推進、嚴考實督、全面發力。

作為全國稅務系統的“司令部”,稅務總局加強頂層設計,堅持上下統籌,推進內外協同,正確處理“統與分”“條與塊”“點與面”三大關系,匯聚推動改革的正能量,同頻共振、形成合力。一年多來,稅務總局共開展28次黨組會議、局領導專題會議和《方案》督促落實領導小組會議,將改革細化為96項具體任務并逐一推動落實落地,繪就了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對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事項,稅務總局以“任務清單”的形式“掛圖作戰”、按件銷號,亮硬拳頭碰“硬骨頭”,一個堡壘接一個堡壘去攻克,一個目標連一個目標去實現。

先行先試闖新路。推進改革創新,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必不可少,鼓勵基層探索的方法必須堅持。稅務總局確定5個綜合改革試點單位、7個專項改革試點單位,除重大體制機制改革外,其它所有改革事項皆可大膽探索,所有便利納稅人的改革事項皆可自主試點,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之后再在面上鋪開。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各試點單位不等不靠,以舍我其誰的改革精神,科學謀劃,大膽探索,精準發力,創造性地推進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地——

廣東省建設國稅、地稅聯合電子稅務局,每年可分流75%辦稅廳業務量,同時深化拓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實行增值稅電子發票,實現“在多家企業開展試點、覆蓋全部商品品類、面向全國個人消費者”三個突破;

青島市全面支持國地稅共建辦稅廳、互相進駐辦稅廳等合作服務方式,實現“一個窗口受理業務、后臺流轉銜接、前臺一次辦結反饋”的目標;

四川省試點提升大企業管理層級,加強跨區域經營大企業稅收管理,實施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推動稅務稽查改革……

為保證改革落到實處不“空轉”,稅務總局圍繞改革任務、重要時點、關鍵環節,組織“查哨查鋪”,開展實地督查、二次督查、交叉督查和自查自糾,明察暗訪了36個省市稅務局,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查認識、查責任、查作風。

凝心聚力積厚成勢。春風送暖花千樹,駿馬揚蹄路萬程。各省黨委、政府將《方案》落實工作納入當地全面深化改革總盤子,分管省領導親自掛帥,制定落實《方案》實施意見,央地攜手、條塊協作,共同把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一步一步往前推,一層一層往下落。

在廣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該省首個地方稅收改革文件——《關于廣東省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省長朱小丹、常務副省長徐少華10次多作出明確批示,指導推進廣東深化征管體制改革;

在湖北,時任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專門聽取匯報,指示努力加強國地稅合作,盡快出臺實施意見。2016年3月15日,全國首個省級實施意見《湖北省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出臺。

政府搭臺,稅務唱戲,凝聚起最廣泛的改革推進力,共同下好稅收征管體制改革這盤大棋。目前,31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均以黨委、政府名義正式印發了落實《方案》的實施意見。各地也相繼出臺或修訂地方法規和行政規章,推進稅收法治建設,構建稅收共治格局。

從頂層設計抓謀劃到上下聯動齊推進,從稅務部門到社會各界,中國稅收征管體制改革重頭戲正在轟轟烈烈上演。

齊頭并進 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

“改革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讓全社會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果……”這是黨中央規劃的改革路徑,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靶心,敢向稅收領域多年積弊亮劍開刀,精準施策、全面發力、齊頭突破、縱深推進。

——“三合”推動國地稅合作進入新境界

1994年確立的國稅、地稅征管體制經過二十多年的運行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職責不夠清晰、執法不夠統一、辦稅不夠便利,納稅人辦稅“兩頭跑”、國地稅“兩頭查”等問題。

《方案》指明了解決路徑,即在堅持國稅、地稅機構分設的基礎上,對現行征管體制進行完善,進一步“分好工”“服好務”“管好稅”“合好作”“治好隊”“聚好力”。國地稅合作,成為2016年稅收高頻熱詞。稅務總局連續出臺10多份制度文件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持續升級《國稅、地稅合作工作規范》,列明51項合作內容,將合作事項固化到稅收征管業務信息系統——金稅三期工程之中;編制50萬字的《國稅地稅合作業務指南》,推動國地稅合作形成“1+1>2”的增值效應。

“服務深度融合”是方便納稅人的最佳切入點。各地采取國稅、地稅互設窗口、共建辦稅服務廳、共駐政務服務中心等方式,構建“前臺一家受理、后臺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的服務模式,逐步實現納稅人“進一個廳、到一個窗、上一個網、辦兩家事”。截至目前,全國各級國稅局、地稅局互派干部13928名;共建聯合辦稅服務廳9151個,超過總數的七成,同比增長83%;共設聯合辦稅窗口總量超過3.55萬個;31個省份開展線上聯辦,16個省份聯合提供移動辦稅服務。

“執法適度整合”是解決“多頭查”問題的制勝一招。各地國稅、地稅局通過聯合確定稽查對象、聯合進戶執法檢查、統一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等18項具體措施,減少對納稅人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僅今年1-10月份,國地稅就共同確定聯合稽查對象15378戶,聯合進戶檢查14834戶,占比超過96%。

“信息高度聚合”是升級稅收治理能力的關鍵一步。依托金稅三期工程,共享應用雙方內部涉稅信息,聯合采集第三方涉稅信息,共同開展風險識別分析、經濟稅收分析和協同監督管理,推動稅收管理方式由“以票控稅”向“合作管稅”和“信息管稅”轉變。截至目前,全國稅務系統國地稅部門共享信息244億條,一方面夯實了國地稅合作信息基礎,有效解決納稅人資料重復報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比對增加稅收收入569.69億元,堵漏增收成效明顯。

國稅、地稅相互委托代征,有效加強了地方零散稅收和自然人二手房增值稅收入的管理。今年以來,地稅局的6543個辦稅廳和1883個代征點設置2.3萬個代征窗口,代征增值稅270.16億元,國稅局在代開發票環節代征地方稅費310.65億元。

“我們舉全局之力,倒排工期、有力推進,主動向國稅部門移交稅務電子檔案數據,嚴格按照營改增時點和標準,做到一戶不差、一頁不丟、一天不誤!”北京市地稅局局長楊志強的承諾擲地有聲,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為國地稅深化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國稅、地稅“明確職責、深度合作、一體建設”的生動格局正加速形成。

——便利化改革推動納稅服務踏上新征程

便利辦稅是老百姓最切實的期盼。

圍繞“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最大限度規范稅務人”這一目標,稅務總局出臺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意見,推出10類31項便民辦稅舉措,著力解決納稅人辦稅多頭跑、納稅成本較高等問題,打響了改革的“當頭炮”。

目前,簡并申報繳稅次數、推出二維碼一次性告知等30多項成熟經驗已在全國推開。同城通辦、省內通辦、無紙化辦稅、免填單服務等措施的集中落地,讓服務更規范、辦稅更便利。各地稅務機關累計推出19項3737條辦稅便利化措施,持續提速納稅服務。如今,70%以上事項可即時辦結,報送資料減少40%,報送環節壓縮60%,辦理時限縮減50%。12366納稅服務熱線由“聽得見的納稅服務”提升為“能聽、能問、能看、能查、能約、能辦”平臺。12366上海國際納稅服務中心開通,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河南省國稅局倡導“八分鐘辦稅”;重慶市國稅局實現納稅申報“九表合一”,有效縮短納稅人申報時間;福建省國稅局力創全國辦理環節最簡、前置條件最少、審批時限最短辦稅環境;廣東省珠海市國稅局借鑒國際經驗,設立納稅便利化指數定位服務需求。

針對各地辦稅標準不統一、執法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深入推行稅收規范化建設,實施納稅服務、稅收征管規范化管理,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并向社會進行公告,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服務一個標準、征管一個流程、執法一把尺子。

在推進重大稅收改革時納稅服務尤為重要。圍繞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開好票”“報好稅”“分析好”“改進好”四個階段,稅務總局先后出臺四個20條優化納稅服務措施,確保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落地生根。

稅務總局以“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為指引,熱情擁抱“互聯網+”的春天,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稅收工作深度融合,千方百計推動辦稅渠道和辦稅方式多元化,讓納稅人足不出戶辦稅、有網即可辦稅。北京市國稅局微信集群已有逾40萬人使用,年點擊2000余萬次,成為納稅人辦稅大平臺;深圳市國稅局電子稅務局承擔了97%的申報壓力,自助辦稅服務廳覆蓋80%辦稅業務……

“方便,能上網的地方都可完成有關納稅事宜;便捷,可24小時使用該系統;高效,辦稅流程操作簡單;省力,可減少往返于稅務機關時間和費用;安全,不會造成納稅人資料外泄。”中國機械工業第四建設工程公司財務總監張虹一口氣說了網上辦稅五大優點。

稅務總局積極構建眾包互助平臺,發展大眾導稅員,簽訂協議開發稅務百度專頁,上線“互聯網+稅務”應用廣場,供納稅人免費使用。這一系列極具技術含量的措施正在加快推進實現普惠稅務、智慧稅務的夢想。

——數據應用推動征管方式實現新轉變

加快建立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稅收征管體系是提升現代稅收治理能力的關鍵。

隨著納稅人特別是自然人數量不斷增加以及企業經營多元化、跨區域、國際化的新趨勢,傳統稅收征管方式的針對性、有效性不強問題逐步顯現,轉變稅收征管方式刻不容緩。

推動管理重心由主要依靠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后管理轉變,是稅務部門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關于放管服改革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此輪改革的重點內容。稅務總局大刀闊斧推動簡政放權和稅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87項稅務行政審批事項,如今取消了57項、調整了23項、僅保留7項,切實向自身權力開刀,以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

“放掉該放的,管好該管的,變政府部門‘管得過多’為‘管得更好’是關系改革成敗的關鍵。”河南省漯河市國稅局局長聞傳國說。

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稅務部門逐步用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分類分級管理,取代傳統“人盯戶”“票管稅”的人海戰術,抓好事中事后管理。同時,推行納稅人自主申報,全面還權還責于納稅人。完善事中事后管理體系,確保把該管的事項管住、管好,防范稅收流失。

稅務部門對企業納稅人按規模和行業、對自然人按收入和資產分類管理,運用大數據比對納稅申報,區分不同風險等級分別采取風險提示、約談評估、稅務稽查等差別化應對,集中優勢兵力打好高風險事項應對攻堅戰。

經濟發達省份因人少事多矛盾突出,成為事中事后分類管理的“先行軍”,嘗到了“人算”不如“云算”的甜頭。江蘇省國稅局取消稅管員制度,研發“數據情報管理平臺”,存儲系統內外73個部門290億條數據,建成包含模型、指標、項目、案例共計731項的風險識別庫,自動產生風險信息180多萬條,風險應對增收逾260億元。深圳市國稅、地稅局推行共享跨境稅源機制,從第三方機構取得跨境交易信息3萬余條,實施風險應對企業128戶,僅追補股權轉讓所得稅就達7.12億元。經濟欠發達地區緊跟云時代步伐,加快信息管稅建設。“我們緊跟云時代步伐,積極構建綜合稅收數據平臺,截至目前,利用內外部涉稅信息增加稅收3億元。”江西省新余市國稅局局長閔小姚說。

在具備一定大數據應用水平的基礎上,推進大企業稅收服務與管理改革這場“重頭戲”大幕徐徐拉開。稅務總局打破傳統屬地管理格局,將大企業稅收風險分析事項提升至稅務總局、省級稅務局集中處理,切實解決信息不對稱、能力不對等、服務不到位、管理不適應等問題,對占全國稅收近40%的1062戶大型企業,即“千戶集團”的風險分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深化稅務稽查改革是轉變征管方式的一大亮點。稅務總局建立健全稽查對象和稽查人員“雙隨機”抽查制度,推行先開展案頭風險分析評估再開展定向稽查的精準打擊模式,重點稅源企業每5年輪查一遍,既讓權力不再任性,也把稽查變作一柄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增強了精準性和震懾力。江蘇省蘇州市國稅局創新打造以“調查取證信息化、分析應對專業化、市縣稽查一體化”為特征的“智慧稅務稽查”體系,稅務稽查效能明顯提升。

稅務信息化建設也在2016年取得豐碩成果,為強化稅收征管提供了有力支撐。增值稅發票電子底賬已覆蓋所有增值稅納稅人以及所有發票,能夠逐一實時采集、存儲、查驗、比對發票全要素信息,從源頭上有效防范逃騙稅和腐敗行為。全面完成金稅三期工程建設任務,形成覆蓋所有稅種及稅收工作各環節、運行安全穩定、國內領先的信息系統,突破了區域、部門、行業間信息壁壘,為推進更廣范圍的稅收共治預留了廣闊的空間。

——協同共治推動稅收治理開辟新戰場

“過去受制于信息不通暢,很多案子查不到底,稅務部門所掌握的證據、所查實的結果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山東省煙臺市國稅局局長韓桂錦的一句話道出了心中的無奈。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說,稅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絕非一家之力、一地之功可以完成。加快建立健全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稅收共治格局,是稅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2016年,稅收共治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公安部派駐稅務總局聯絡機制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全國已成立615個公安派駐稅務聯絡辦公室;國家發改委、民政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外匯管理局等與稅務總局簽署信息共享協議;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中央文明辦等29個部門與稅務總局簽署《關于對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實施聯合激勵措施的合作備忘錄》;司法部支持稅務公職律師、稅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建設。

信息共享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島局面,是共治的應有之義。2016年,全國稅務部門從工商、財政、社保和住建等32個部門獲取股權轉讓、財政資金、養老保險金、土地出讓、房地產和建設項目等190多項信息,用于稅收數據比對。僅國地稅就比對共享信息222億條,增加稅收321.7億元。

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機制,是共治的重要形式。稅務部門為守信企業開通辦稅綠色通道,在資料報送、發票領用、出口退稅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減少稅務檢查頻次或給予一定時期內的免檢待遇。

稅務總局還與金融機構密切合作,在全國推廣“征信互認 銀稅互動”服務,向守信企業優先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和其他金融產品,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9月底,金融機構據此對9萬戶守信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400多億元。與此同時,進入稅收違法“黑名單”的當事人,將受到嚴格的稅收管理。稅務部門與相關部門依法聯合實施了禁止高消費、限制融資授信、禁止參加政府采購、限制取得政府供應土地和政府性資金支持、阻止出境等18項懲戒,讓誠信守法者暢行無阻,讓失信違法者寸步難行。

深度參與全球稅收治理,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稅收關系是國際協同共治的深層內涵。稅務總局與1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雙邊稅收合作機制、與金磚國家建立稅務局長會晤機制、成功舉辦稅收征管論壇(FTA)大會、推進執行《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和《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

未來在全球稅收治理中,中國稅務將牢固樹立大國稅務理念,以更大的責任和擔當,發出鏗鏘有力的“中國聲音”,提高我國在全球稅收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落地見效 多重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正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向縱深發展,發揮改革先導性作用,不斷釋放改革整體效能,擴大改革受益面。

——稅制改革加速市場動能轉換

離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個月之際,李克強總理在考察稅務總局時,反復強調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要求把營改增的紅利變成實實在在的紅包,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放水養魚,扶持企業發展。

稅務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百分百的雄心、百分百的匠心、百分百的決心,堅決打贏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攻堅戰,以產業政策為導向,激發市場活力。

2016年5-10月,四大行業累計減稅965億元,前期試點的“3+7”行業減稅939億元,因打通抵扣鏈條為原有增值稅企業增加進項抵扣966億元,再加上前四個月營改增減稅847億元,1-10月營改增累計減稅3717億元,預計全年營改增減稅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全面實現國務院確定的政策目標。數據顯示,由于打通了二、三產業抵扣鏈條,有利于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推動一大批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服務業稅收完成61704億元,增長8.2%,占全部稅收的比重達到57.3%,新舊動能轉換正在顯現。與此相對應的是,部分高端制造業稅收增長較快,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增速快于制造業整體增速8.4個百分點,反映出創新驅動催生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規范執法營造公平稅收環境

“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

廣東省東莞市國稅局虎門稅務分局局長張金良說,公平來自標準統一、依法辦事的權力運行。通過進一步統一自由裁量權與國地稅處罰標準,變“彈簧秤”為“刻度尺”,讓執法人員“對癥下藥”,杜絕“亂開藥方”,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2016年,隨著廣西、吉林、海南、大連、重慶等地出臺《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及其實施辦法,全國各省(區市)全部統一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實現了“一把尺子”執法,讓群眾在每項執法活動、每起案件辦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公平來自公正公開、不受歧視的辦稅體驗。稅收執法管理同樣“不患寡而患不均”。政府部門執法中出現矛盾,往往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不得當造成的,稅務部門主動削掉權力,主動向社會公告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接受監督。

“‘家有黃金,外有斗秤’,隔壁鄰居生意咋樣大家心里都有譜,每戶定稅亮堂堂的,再說不公平,就說不過去了!”湖北省荊州市荊中路勁霸男裝店老板介紹說,荊中路每個店都懸掛《納稅人信息公示牌》,標明項目面積、從業人員、每月國地稅定稅、稅管員姓名及監督電話等。

各地還積極探索“柔性治理”“說理式執法”“約談式執法”等剛柔并濟、法情交融的新型稅收治理模式,展現出溫情執法的一面。

——減稅降負增加納稅人獲得感

“減稅”讓納稅人享受政策之利,壯大發展之力,進一步增添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近年來,稅務部門的減稅力度持續加大。增值稅起征點由月銷售額5000元分步提高至3萬元,2016年惠及近3000萬戶納稅人;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標準由年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分步提高至30萬元,已覆蓋所有小型微利企業。同時,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范圍、對生物制藥等領域實施更為優惠的加速折舊、資源稅改革清費立稅及針對重點特殊就業群體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協同發力,發揮了稅收涵養稅源、調節經濟、公平稅負的作用。

除了減少納稅人的稅收負擔,稅務部門還致力于減少納稅人的辦稅負擔。如今,領(開)票、申報基本實現網上受理,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實現了開票和抄報稅的遠程辦理,納稅信用高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依托電子底賬也取消了增值稅發票認證。

“以往每個月都要跑幾趟稅務局,自行掃描認證五六百份發票,經常有發票無法通過認證的事。現在只要做好確認勾選操作,就能足不出戶辦理,省時又省心。”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財務會計武女士說。

發軔于海南省的“省內通辦”,已經推廣至湖北、重慶、湖南、北京等地,納稅人可以在全省(市)辦理大多數涉稅業務,為“全國通辦”打下了基礎。“如今省內哪兒都能辦稅,這好像給我們公司專門定制的服務!”華爍科技公司總部和分公司在兩個城市,財務人員要分別到兩地辦理涉稅事項,實行“省內通辦”后公司財務部長馬麗格外開心。

——嚴管善待激發改革內生動力

廣東省珠海市國稅局局長曾天翔說,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深化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是一場觸動利益的深層變革,必然會遇到種種阻力和困難,需要改革闖關者輩出、改革先鋒者奔涌。

稅務總局黨組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要求把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最難得機遇,用改革成效來檢驗“學得怎么樣”“做得是否合格”,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理解、投身、支持、參與改革,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時勢造英雄。在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面上線金稅三期工程和全面實施資源稅改革密集落地的改革大年,全國稅務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充分發揚馬上就辦的精神,馬不停蹄地投身改革戰場,涌現出一大批夙夜在公、忘我奉獻的勤奮稅務人,為稅務鐵軍講政治、有激情、敢擔當的優良品質添加了最美的注腳。

“慶幸我們能全程參與營改增這一改革盛事,在火熱的實踐中盡情揮灑才智、磨礪品行,以敬業奉獻、創新服務、持續提升納稅人滿意度的實際行動,為人生增添一筆厚重的精神財富。”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鄧勇說。

稅務總局黨組把改革創新精神融入績效管理和數字人事工作之中,發揮其推動改革的作用。在4.0版《稅務績效管理》指標體系中,覆蓋了需要本年度完成的所有改革事項,并充分運用績效考評結果,選任那些能夠服務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的“改革促進派”,做好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同時,以素質提升“115”工程為抓手,扎實推進稅務領軍人才選拔工作,打造更多“高精尖缺”人才,深耕厚植人才基礎,建設一支銳意改革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帶動稅收工作整體躍升。

改革關頭勇者勝。面向未來,廣大稅務人正鼓足干勁、奮發進取,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愚公移山的實干作風謀劃改革、推進改革、落實改革,堅決完成黨和人民托付的光榮使命,服務國家治理、惠及國計民生。

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