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多舉措提升林木覆蓋率和自然濕地保護率

2018-06-22 09:15 來源: 新華日報
【字體: 打印

我省多舉措提升林木覆蓋率和自然濕地保護率
推進國土綠化 扮靚綠水青山

20日上午,記者來到鹽城市大豐區沿海林場,只見昔日的鹽堿荒灘如今生機盎然。大豐區沿海林場成立于2014年,經過4年多建設,累計投入3500余萬元,栽植苗木110余萬株,建起萬畝“綠色護堤”。

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推進綠色江蘇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隨著造林空間日益減少,如何進一步擴大綠化面積成為難題。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后,我省對國土綠化工作高度重視,多措并舉提升我省林木覆蓋率和自然濕地保護率。

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是提高林木覆蓋率的重要手段。我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1+3”重要功能區建設需求,扎實抓好長江和沿海生態防護林工程建設,提升河湖庫等防護林建設水平,進一步完善農田林網,構建林網化與水網化相得益彰的森林生態屏障。加快丘陵崗地、荒山、灘涂植被恢復進程。

去年,全省國土綠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動國土綠化與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有機結合,全面提升森林綜合效應。“三化”建設推動我省林業建設發展“量”到“質”的轉變,為建設美麗江蘇持續添彩。

作為江蘇楊樹主栽區,宿遷率先在全省開展楊樹更新改造,近兩年更新改造33.16萬畝,培育推廣珍貴化、彩色化、效益化樹種,提高生態景觀效果。去年,全省植樹造林46.7萬畝,新建“三化”示范村和綠化示范村651個,新栽珍貴用材樹木3151萬株。

我省開展“千村示范、萬村行動”綠美鄉村建設活動,蘇南、蘇中、蘇北分別確定村莊綠化覆蓋率目標值,進一步提升林木覆蓋率。今年,我省已新建381個綠美村莊,占今年年度目標76%。截至去年底,全省林木覆蓋率達22.9%。預計今年底,我省林木覆蓋率將達23%。

濕地是“大地之腎”,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自然濕地保護率是我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的重要指標,去年,自然濕地保護率又納入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去年1月,我省出臺《江蘇省濕地保護條例》。《條例》施行后,各地越來越認識到濕地保護的重要性,全省自然濕地保護率穩步提升。

蘇州市建立濕地生態補償機制,對沿太湖、陽澄湖、澄湖的生態濕地村進行補償,去年完成106個濕地村補償檔次劃定工作,同時,各縣(市、區)逐步擴大濕地生態補償范圍,提高沿線農民主動參與濕地保護工作的積極性。蘇州自然濕地保護率從2010年的8%提高到去年的56.4%,列全省第一。

我省創新保護方式,構建自然濕地保護體系。通過建設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水源保護區等保護形式,實施重要和典型濕地、水禽棲息地、重要水源區等自然濕地搶救性保護。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建2處省級濕地公園、5處濕地保護小區,新增自然濕地保護面積3.3萬畝。目前,全省擁有省級以上濕地公園66處,濕地保護小區313處,自然濕地保護體系逐步完成。

我省已啟動省級重要濕地劃定工作,將自然濕地保護率、濕地恢復面積、濕地保有量等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設區市;加強全省濕地公園建設管理,嚴格濕地保護考核監測統計;成立全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建立濕地保護專家庫,為全省濕地保護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截至去年底,我省自然濕地保護率達48.2%,預計到今年底,這一數字將達49%。(記者 許海燕)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
一分快3-开户